趙素華
摘要:數學作為一門強邏輯性、高抽象、系統(tǒng)性嚴密的學科,其與生活之間的聯系也是較為緊密的。數學作為一項解決學生實際生活困難的專業(yè)性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培養(yǎng)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應用思維,以此更好的在生活當中運用數學知識。而例題和習題教學方式作為一項有效提升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和應用思維的途徑,對其進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本文就將對初中數學例題與習題教學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例題;習題;教學;分析
目前我國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多弊端,特別是在數學例題及習題教學過程中,仍存在很多不足之處,無法充分發(fā)揮出例題和習題教學的真正效益。在教師方面,存在教學理念理念之后,很多教師為了追求高分,采取灌輸式教學方式,忽視了教學的魅力,無法發(fā)揮出數學的獨特的價值和作用。其次,很多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比較的落后,也比較的重視結果、輕視解題過程的教學,使得學生的收益有限。最后,教師沒有很好的把握教學內容,很多教師只是將教材的內容直接傳輸給學生,沒有充分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而在中學數學學習當中,解題作為一個最基本的學習活動,一直在初中數學教學當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目前我國很多初中生普遍都存在上課聽得懂教學內容,但是自己解決數學問題時卻不會分析和思考,無法將學習到的數學知識充分使用出來。為了有效緩解這些現象,本文將對初中數學例題和習題教學進行深入的探討,以此為研究該課題奠定一定的理論基礎。
一、例題及習題教學在教育當中的具體功能及作用
(一)知識功能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會設置一些具有針對性的習題來激發(fā)學生的解題熱情,并在舊知識與新知識之間構架起一座鏈接的橋梁,使得學生實現新知識到就舊知識的順利過度。另外,學生在獲取知識的時候會形成新的概念、方法和思想,這樣就會使得學生在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上存在不全面、不深刻的問題,這樣只能通過數學習題的方式來予以解決。同時,學生對習題的解決能力還是衡量學生掌握知識與否的重要參考標準。
(二)育人功能
通過數學例題及習題的教學方式,學生學會相關的數學基礎知識,掌握處理問題的數學技能,并在此過程中對學生自身的幾何直觀能力、分析思考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計算能力予以培育,同時,還能在潛移默化當中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精神、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識。數學例題和習題作為我國傳統(tǒng)數學的思想結晶,也體現出了我國數學文化的成就。因此,通過積極的數學例題和習題教學可以有利于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民族自豪感的培養(yǎng)。在學生探索更多解題方法時,還能積極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獨立思考和用于創(chuàng)新的品質。對于那些較為刁鉆的數學習題,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還能培養(yǎng)其堅韌不拔和鍥而不舍的精神。可見,數學例題及習題教學方式具有非常明顯的育人功能。另外,數學例題和習題還能充分體現出數學知識的獨立性、和諧性、形式上的合理性、結論的間接性,彰顯出數學知識的魅力與美感。
(三)評價功能
學習成績作為評定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主要參考依據,其也是鑒定和評定整個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一般,數學知識的評價成績都是通過解題活動來實現的,不僅可以直觀的評價出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水平,還能評定出教師的教學能力。通過設計合理、科學的數學試題,可以有效的考察、評價出學生與教師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能力。
二、提升初中數學例題與習題教學效益的有效途徑
(一)采取一題多解的教學方法,開拓學生的思考范圍
采取一題多解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方向去思考數學問題,進而找出多種解決數學難題的有效方法。在此過程,學生的思緒會變得更為開闊,學習思維也更具有發(fā)散性、靈活性和廣闊性。同時,學生也會對多種解題方法的解題速度、解題便捷性進行對比、分析,從而篩選出最適合學生的解題方法,并從解題當中求快、求巧、求優(yōu)。另外,通過一題多解的方式,也可以大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深刻性。
數學不同于其他的學科,其具有“千變萬化”的特征,可以實現同一個題目出現多種解題思路的現象。只有學生將一個題目中的已知條件、設問角度和求解目標稍加改善,便就可以成為一個全新的題目。此時,題目已知條件、設問角度和求解目標變了,學生審視題目的角度、思維方式也應該發(fā)生相應的改變。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數學知識存在一定的解題規(guī)律。對知識點相似或者相同的數學題目,其解題方法也會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學生就可以基于一定的解題規(guī)律,對同一類型的題目予以全面的解決。因此,教師在進行數學例題講解時,不能將解題思路局限于一個題目之上,應加強題目與題目之間的聯系,積極開展一題多變的數學訓練,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即便遇到了新題型也能從容應對、迅速解決。
(二)構建疑慮背景,更新學生的解題觀念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育也越來越重視,越來越注重教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系。因此,改革后的書籍知識點在生活當中使用范圍也越來越廣,各種數學問題也逐漸呈現出生活化、人性化和趣味化,很多省市重點中學的數學考題,都出現了立意新穎化的發(fā)展。這樣,就要求學生的讀題能力有所上升,使得學生面對此類題目時,不會感覺到無從下手,也能及時找到解題訣竅和線索。因此,教師在進行初中數學例題和習題教學時,應結合學生實際的生活情況,積極構建起疑慮背景,以此打破學生固化的解題思維,從而開動腦筋,從嶄新的角度來審視數學題目,最終又快、又好的解決該數學問題。
(三)注重對數學知識的靈活應變
隨著素質教育的落實,新教學方式、新課題層出不窮,并逐漸成為我國考察學生數學能力的主要途徑。這些創(chuàng)新性較強的數學題目,突破了以往數學大綱的限制,給學生的解題帶來一定的難度,使得學生無從下手。在此情況下,教師在習題和例題教學中時,應該注重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運用的靈活多變,鼓勵學生閱讀題目的方式來消化和理解課堂上教師沒有講解過得知識。然后通過分析手段和利用已得的數學信息來解決相應的數學難題。
三、結論
總之,例題和習題教學方式作為影響到初中學生數學成績的主要因素,其是影響習題教學的關鍵所在。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各項梯形,運用新課程的教學理念,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各種題型進行全面、深刻的講解,以此才能幫助學生獲取到更好的成績、進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解題能力,最終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石玲. 初中數學例題教學的效果分析[J]. 亞太教育,2016,(12):71.
[2]李素艷. 淺談初中數學例題中基本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有效性[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2):86.
[3]陳澤夫. 淺談初中數學例題教學[J]. 學周刊,2011,(0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