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欣婷+蔡芳
【摘要】目的:探討異位妊娠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方法:對40例異位妊娠患者除良好的基礎護理外,還涵蓋心理護理、飲食指導、休息指導等全方位健康教育;采取科學、及時、有針對性的綜合護理干預。結果:通過對急診異位妊娠圍手術期患者術前術后的綜合護理干預后,40例患者滿意度高、均無并發癥、康復出院。結論: 科學、有效、有針對性的綜合護理干預是婦科異位妊娠手術患者身心康復的關鍵。
【關鍵詞】異位妊娠;圍手術期;綜合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6--01
異位妊娠又俗稱宮外孕,指受孕的卵子在子宮腔外著床發育。通常以輸卵管妊娠最為常見。造成異位妊娠的原因有:1.輸卵管炎癥;2.輸卵管發育不良或功能異常;3.受精卵游走;4.宮內節育器;5.內分泌失調;6.神經功能紊亂;7.輔助生育技術。異位妊娠的種類包括輸卵管妊娠(占90%以上)、宮頸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闊韌帶妊娠、殘角子宮妊娠、重復異位妊娠。異位妊娠是婦科嚴重的急腹癥[1]。護理實施過程中始終將患者生命健康擺在首位,不僅為患者提供良好的基礎護理,更通過與患者密切溝通創造了和諧的護患關系,為患者提供積極的心理護理和生活指導,取得患者及其家屬的積極配合和支持,確保了手術的成功進行,減少了并發癥,同時患者對護理人員提供的服務的滿意度顯著提高。
1.一般資料和手術護理
1.1 一般資料
對2015年-2016年收治的40例異位妊娠破裂、腹腔內出血的患者,年齡在17-44歲之間,這里有17-22歲患者10例,有13例為22-30歲之間的患者,有17例患者為30-44歲。所有患者術前均接受臨床癥狀、激素水平、B超以及陰道后穹隆穿刺等輔助檢查,均確診為異位妊娠,均未合并嚴重影響健康或不宜進行手術的疾病如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等血HCG值均在1000mIU/ml以上,選擇患者均為日間急診手術。
1.2 臨床癥狀
(1)停經史;(2)腹痛;(3)陰道不規則出血;(4)面色蒼白、血壓下降以及脈搏微弱;(5)陰道后穹隆抽出暗紅色不凝血:(6)彩超提示左側附件區或者右側附件區有不等大小的液性暗區;(7)HCG值均大于正常值。
1.3 治療
急診手術治療通常選用腹腔鏡探查。
1.4 圍手術期護理
1.4.1 手術前一般護理
讓患者絕對臥床休息,擇粗大的靜脈,建立有效的靜脈通路1-2,根據病情調節滴速,積極糾正休克、補充血容量。做好手術前各項相關檢查,交叉配血,做好輸血準備。吸氧、蓋被保暖,根據條件放置心電監護儀,囑患者禁食水,遵醫囑行皮膚準備、藥物皮試、術前各項備血、陰道準備、導尿等。
1.4.2 專科護理
隨機監測生命體征,觀察陰道流血,可用面積法等評估出血量,根據生命體征間接地判斷休克指數,根據休克指數采取積極應對搶救治療,觀察腹痛的性質、腹痛的持續時間,記錄尿量,遵醫囑給予輸液或補血,
1.4.3 安全護理
給患者佩戴好腕帶,加強陪護、巡視,防止患者發生墜床。
1.4.4 做好壓瘡危險性評估表、跌倒危險因素評估量表、靜脈血栓風險評估表的動態填寫,做好手術前后的干預。
1.4.5 心理護理:
異位妊娠不僅造成患者對手術產生劇烈疼痛的擔憂,而且患者
更擔心其會對自己今后的生育功能產生影響,因此患者內心充滿焦慮和恐懼。護理人員應密切注意患者情緒變化,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開導患者并就患者的疑慮進行耐心解答,用易于理解的語言向患者及其家屬講清楚手術的效果,降低他們的心理壓力,幫助患者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并取得患者及其家屬的支持和配合。
1.5 手術后的護理
積極預防術后并發癥,減少患者腹脹、惡心、嘔吐、肩背酸痛等并發癥的發生。
1.5.1 環境及物品準備創造舒適、安靜的環境,溫濕度適宜,備好心電監護儀、吸氧裝置等用物。
1.5.2 體位和活動手術回房麻醉恢復后可協助患者在床上翻身活動及肢體活動。次日取半臥位,鼓勵患者床上活動,預防腸粘連、下肢靜脈血栓、壓瘡、墜積性肺炎等并發癥。
1.5.3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手術回房后給予吸氧(氧流量2L/分),心電監測生命體征。觀察穿刺點敷料,遵醫囑給予補液。
1.5.4 管道護理按照管道固定標準做好各種管道的維護,觀察并記錄引流液的顏色、性質、量,適時拔出尿管和引流管,同時需要做好尿道口和會陰部位的護理,每天使用溫水擦洗2次,以免引起泌尿系統感染。
1.5.5 腹腔鏡術后護理觀察患者有無腹脹、肩部脹痛等情況,并做好處置措施。
1.5.6 疼痛的護理減少各種醫源性刺激檢查,治療和護理操作應動作輕柔,術后合理運用麻醉止疼泵,教會患者家屬使用止疼泵的方法,做好疼痛動態評估及處置。
1.5.7 心理護理術后患者因疼痛、身體不適,會出現煩躁、焦慮等不適,應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齡等做好針對性各種方式的心理護理。
1.5.8 飲食護理囑患者咀嚼口香糖,每2h一次,每次15分鐘,直至通氣[3],術1日可進少量無奶無糖半流質飲食,通氣后飲食宜清談、少量多餐,逐步加強營養,進食高熱量、高蛋白質、高維生素以及易消化軟食,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1.5.9 切口護理術后嚴密觀察3小切口的生長情況,隔日給予換藥1次,注意有無滲血、滲液。腹腔鏡術后患者恢復時間較短,一般3~4d,小切口已經愈合。如果有感染時,小切口可能為假愈合。因此需做好出院指導,教會患者在家中如何觀察切口愈合情況,怎樣保持切口的清潔和干燥,如果有滲液,應及時就醫、妥善處理,盡早恢復健康。
1.6 出院護理
出院時,告知患者注意事項,囑咐患者避免過度勞累并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證營養以及禁止夫妻生活1個月,術后1周內盡量避免洗澡,以利于盡早恢復。囑患者下次妊娠時須及時來院檢查。
1.7 觀察指標
(1)并發癥發生情況:患者腹脹、惡心、嘔吐、肩背酸痛等
并發癥的發生情況。(2)護理滿意度:通過設計好的問卷調查,在患者出院前進行問卷調查并進行評分,95分以上為非常滿意,
2.討論
正常情況下,妊娠時受精卵著床于孕婦子宮體腔內,俗稱宮內孕。受精卵在孕婦子宮體腔外著床并生長發育則是異位妊娠,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宮外孕。絕大部分患者為輸卵管妊娠,據相關統計稱輸卵管妊娠占異位妊娠總數的90%以上。異位妊娠是婦科臨床常見的急腹癥,近年來異位妊娠的發病率逐年升高。異位妊娠手術治療方法有傳統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傳統手術方法主要采用切除輸卵管以確保患者生命,但由于傳統手術創口大、患者自身應激多、住院時間較長以及由于創傷大而導致患者恢復較慢,已不適應時代的需要。隨著近年來醫療科技的發展以及臨床手術水平的提高,腹腔鏡手術由于克服了傳統開腹手術創口大、患者自身應激多、住院時間較長以及由于創傷大而導致患者恢復較慢的缺點,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患者由于創傷小、應激少,恢復情況明顯好于傳統開腹手術,因此腹腔鏡手術治療異位妊娠得到廣泛的臨床應用。
通過對40例患者術前、術后綜合護理干預后,患者腹部疼痛評分均小于3分、無明顯腹脹癥狀、均在第2~3天正常通氣及排便,滿意度高,無壓瘡、跌倒、血栓等并發癥發生,痊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數為5日,在臨床上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鄭修霞.婦產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130~135
[2]趙福艷.婦產科手術期感染的預防及護理[J].中西醫結合護理,2016.2(3):79
[3]陳巍.腹部術后咀嚼口香糖對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陜西醫學雜志,2011.40(10):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