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石
【摘要】目的:探析DHS與PFNA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4年2月-2016年10月期間的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數字隨機法將其分為兩組,其中給予對照組DHS治療,而觀察組則運用PENA治療,對兩組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分析。結果:兩組均順利完成手術,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治療優良率高,但是組間比較無差異(P>0.05);相比較對照組而言,觀察組的手術時間短,且術中出血量少,組間對比差異明顯(P<0.05);但是兩組的骨折愈合和下地活動時間比較無差異(P<0.05)。結論:與DHS相比,臨床上給予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PFNA治療,可以獲得滿意療效。
【關鍵詞】DHS;PFNA;股骨轉子間骨折;老年
【中圖分類號】R68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6--01
股骨轉子間骨折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劇,我國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的人數越來越多,并且90%的髖部骨折發生于65歲以上老年人。當前臨床上在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時,手術是常用的一種方法,有多種多樣的術式,包括人工關節置換術、股骨近端髓內釘(PEN)、動力髖螺釘(DHS)、股骨近端抗旋轉髓內釘(PFNA)以及股骨近端解剖鋼板(PE-LCP)等,其療效也存在著一定的區別。因此,本文對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采用PFNA與DHS治療的臨床價值進行了探討,如下報道。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2月-2016年10月期間的80例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隨機法分為兩組,每組40例。對照組年齡63-80歲,平均(71.3±8.5)歲,其中22例為男性、18例為女性;觀察組中16例為女性、24例為男性,年齡65-81歲,平均(71.5±8.6)歲。兩組的性別比、年齡等一般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術前準備
所有患者均行常規檢查,排除手術禁忌癥,積極治療并發癥,對血糖、血壓進行控制等。
1.2.2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DHS治療,操作如下: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后,取仰臥位,墊高臀部,選擇大轉子外側作為手術入路,做一個縱行切口,切開筋膜、肌肉,在直視下對骨折進行復位,將主釘打入,上好DHS鋼板,運用螺釘進行固定,對傷口進行沖洗,常規留置引流管,關閉切口,結束手術。
1.2.3 觀察組 觀察組則運用PFNA治療,操作如下:給予患者全身麻醉后,取仰臥位,運用牽引床對患肢進行牽引,經C臂檢查確認復位滿意后,選擇大轉子上緣4-5cm處作為手術入路,做一個縱行切口,長度約為3cm,運用手指將肌層分開,對大轉子頂點進行探查,于其偏后髓腔內將導針置入,開口,擴髓,將PFNA主釘置入,經C臂對插入深度和遠端方式進行調整,在近端瞄準器的輔助下降螺旋刀片擊入,在遠端瞄準器的輔助下降一枚交鎖螺釘置入。C臂機透視骨折端對位對線均良好,運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徹底止血后,對切口進行逐層縫合,結束手術。
1.2.4 術后處理 兩組均術前預防使用頭孢一,二代抗生素,止痛,抗骨質疏松,預防血栓等治療,術后3天至一周復查術后X線片,3月內每4周復查1次,扶雙拐,DHS待骨折愈合時進行部分負重鍛煉PFNA早期行部分負重鍛煉,骨折愈合后完全負重,當骨折線消失,負重無疼痛時表明骨折愈合。
1.3 觀察指標 分別觀察和記錄兩組的各項臨床指標,包括術后骨折愈合時間、下地活動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手術時間等。
1.4 療效判定標準 運用Harris髖關節評分將治療效果分為四個等級:①優:骨折愈合,髖部無疼痛,髖關節功能恢復正常;②良:骨折愈合,髖部偶有疼痛,關節功能基本恢復正常;③可:骨折愈合,髖部疼痛明顯,無法下床活動;④差: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髖部疼痛難忍,無法下床活動[1]。
2.結果
觀察組的優良率為87.5%,高于對照組的85.0%,并且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手術時間和骨折愈合時間均較短。
3.討論
股骨轉子間骨折是一種常見的創傷,約占股骨近端骨折的一半,特別在老年人群中發生率更高。保守治療并發癥發生率和死亡率較高,近年來多主張行早期內固定治療。因為患者高齡,常伴有較多基礎疾病,再者老年人骨質疏松,如何良好固定,減少術中出血,又能縮短手術時間,內固定材料的選擇很關鍵。近年隨著內固定材料不斷發展更新,其中PFNA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脫穎而出。PFNA屬于一一種新型股骨近端內固定系統,是新改進的PFN(股骨近端髓內釘)系統,一方面繼承了原PFN的優點,生物力學特點相同,另一方面在具體設計上有所創新,令固定更有效、操作更簡單。髓內釘也存在它的不足,一方面近段擴髓容易引起髖部疼痛,另一方面可加重股骨近端骨折的粉碎程度,造成新的側壁骨折,而延遲骨折的愈合[15].Richard Stern[16]認為盡管內固定材料變化多樣,在把握治療原則的前提下,手術技術和操作細節才是決定治療效果好壞的第一位因素。在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臨床治療中,DHS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術式,雖然具有一定的療效,但是因為術后防旋能力有限,如果處理不當,容易出現諸多并發癥如內固定斷裂、松動等,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相比較DHS術而言,PFEN具有以下優點:①可以使骨折愈合和負重時間縮短;②具有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的優點;③操作簡單、出血少、手術時間短[2]。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優良率為87.5%,高于對照組的85.0%,并且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手術時間和骨折愈合時間均較短,這一結果與顧華[3]等研究報道一致,提示PFEN術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在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臨床治療中,運用PFEN術,能夠提高治療效果,使骨折愈合時間縮短,改善患者預后,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段文江,吳宇.PFNA與DHS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療效比較[J].創傷外科雜志,2013,12(11):41-44.
[2]朱定川,劉雷,高峰.DHS與PFNA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療效比較[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3,9(11):18-20.
[3]顧華,付建.DHS與PFNA治療老年不穩定股骨轉子間骨折的療效比較[J].川北醫學院學報,2012,03(10):288-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