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峰
【摘要】目的:本文將會根據社區全科門診中的64例外傷患者進行分組治療,分別運用改良后的清創術和傳統的清創術進行治療,比較兩種方式的優劣性,從而為社區全科門診選擇有效的清創術,獲取更好的療效。方法:根據患者自身的意愿,我們將其分為試驗組以及對照組,兩組的人數略有差異,使用改良的清創術有34人,而剩余的則為傳統的清創術。在實驗過程中,會記錄兩組在傷口清洗前后以及縫合傷口之前所反映的細菌檢出率。結果:兩組對患者進行清洗之前所反映的細菌檢出率為78%和77%,其中P大于0.05.而在清洗之后試驗組為85%,而對照組為97%,P小于0.05.在縫合傷口之前,試驗組的細菌檢出率變為0%,而對照組保持在18%的水平,P小于0.05.結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治療外傷有著重要的作用,有效的選擇清創術可以幫助減少感染現象的發生,并且試驗結果表明改良后的清創術對于促進患者傷口痊愈有較大的幫助。
【關鍵詞】清創術;社區衛生服務;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R1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6--01
引言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醫療服務中不可或缺的醫療機構。當面臨外傷大出血、休克等現象時,由于無法及時的送院治療,因此必須進行現場搶救,特別是對于心跳驟停的患者如果不在第一時間進行治療很容易造成生命危險。外傷清創術是外科手術中較為常見的方法,清楚掉傷口周圍的異物,切除壞死或感染的組織,縫合傷口盡可能的降低感染的可能性,有利于受傷部位的及時修復[1]。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傷口在清創過程中如果操作不當容易引起二次感染,為此,社區全科悶著改良了傳統的清創術,并對其深入的應用,產生的效果較為顯著,具體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實驗收取的主要是開放性的損傷患者,共計64例,其中男41女23.他們的年齡跨度較大,分布在4到86歲之間,其中有33例的患者出現四肢損傷的現象,頭部損傷共計21例,剩余的為軀干損傷,他們均在出現受傷后12小時之內來醫院就診。
1.2 分組方法
對患者的分組主要根據其自身的醫院來進行,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其中試驗組有34例患者,采用的改良后的外傷清創術;而對照組共30例,則是使用傳統的外傷清創術。比較患者的受傷程度、就診持續時間以及其各自的家庭情況,是否有外傷史等方面目前并無顯著差異,P大于0.05.
1.3 清創觀察方法
1.3.1 傳統的清創方法
首先,使用準備好的無菌紗布來覆蓋傷口,利用軟毛刷來蘸取專用的肥皂水清洗皮膚,然后用生理鹽水洗凈肥皂水,更換毛刷,再次沖洗傷口,最后使用無菌紗布擦干傷口,去除蓋上的紗布用生理鹽水再次清洗。在進行清創時,現對傷口部位做常規麻醉處理,在一次進行皮膚消毒、鋪巾、失活組織、血塊等,將異物殘留去除干凈。清創步驟完成后,用生理鹽水再次清洗傷口,然后消毒進行I期縫合。
1.3.2 改良的清創方法
首先,先運用二到四層的凡士林油紗布來覆蓋創面,在加之普通的無菌紗布,之后的清創方法與傳統的清創術相同。然后,進入到消毒步驟后,用0.3%的顛覆溶液浸泡傷口,大概在1-2分鐘之間,然后再進行I期縫合。
我們會運用棉拭分別在對照組和試驗組進行取材,計算比較兩組患者在傷口清洗前后以及縫合傷口之前的細菌檢出率,然后對兩種方法的優劣性做出初步判斷。此次計算方法會使用到統計學的SPSS軟件,采用的檢驗方法,檢驗水準為P小于0.05.
2.結果
通過對兩組的細菌檢出率的比較,我們發現試驗組和對照組在清洗傷口之前為78%和77%,差異不大,而在清洗之后兩者表現為85%和97%,然后縫合傷口之前試驗組的細菌檢出率歸為0,而對照組依然殘存了18%。
3.討論
社區衛生服務中有兩項比較明顯的特點[2],一種是其服務的對象非常廣泛,另外一種則是社區服務的綜合性較強。社區服務中包含預防、治療、康復等綜合內容,并且結合院內外的服務來加強其管理的適用性。社區衛生服務是隨著目前醫學模式的改變而沉淀下來的,它也是醫學實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衛生服務承擔的是初級性的衛生保障,也是最開始與人群接觸的機構,因此,可以說社區衛生服務是目前醫療衛生體系中最為基礎的核心部分。
尤其是對于外傷患者來說,社區服務可以給他們提供及時的治療,避免出現傷口感染現象。由于外傷的產生充滿偶然性,因此常常讓人防不勝防。一旦出現外傷事故便會引起出血,進而產生感染,如果沒有及時的治療手段,則很容易造成患者的外傷感染,進而導致出血性休克甚至是死亡。因此,社區全科門診承擔著較大的責任,患者一旦出現外傷出血狀況,需要救助者及時作出判斷,采取有效的措施預防病情的進一步惡化,先做簡單的處理,才能為后續的治療爭取時間。
外傷清創術看起來是一項較為簡單的工作,但是實際操作中還是需要極為細致的處理。清創術是一種治療外傷的常規方法,在官場試驗組在傷口清洗前后以及縫合前所表現的細菌檢出率,我們可以發現患者的傷口被清洗后反而出現了檢出率增加的現象,并且在縫合之前依然存在著部分細菌,這說明傳統的清創術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其目前的效果并不能夠有效的防止感染的發生。如果沒有做到 的處理,便很容易導致傷口的2次感染,這也是傳統清創術使用時的弊端[3]。
為了解決這個缺陷,我們通過不斷的實踐和探索,改良了過去的清創術并將之應用到時間中。通過對比試驗的結果我們可以分析,改良的清創術和傳統的清創術在患者處于幾乎相同的細菌水平時進行處理,在清洗傷口會后試驗組的細菌開始低于對照組,并且縫合之前,試驗組的檢出率已經歸零,這說明兩者在比較時具有較為顯著的差異性。
因此,為了防止傷口出現二次感染,改良后的清創術在這類問題上有較為顯著的效果,并且降低了細菌的檢出率,促進傷口的有效愈合,這類方法也值得在社區的全科門診中進一步的推廣和應用。
4.結語
社區服務中心作為醫療服務機構中最基礎且最核心的部門,在外傷處理上有著重大的作用,合理科學的應用清創術可以有效的減少感染的發生,并且通過實驗表明,改良后的清創術與傳統的清創術相比明顯具有顯著的效果,應該在未來被進一步深入的應用。
參考文獻
[1]朱小穎,夏海暉,匡莉,尹麗婷.社區全科醫生轉診服務體系的現狀和問題與發展對策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5,16:1888-1892.
[2]劉建瓊,任文,史煒,劉穎,王戰坤,任菁菁.依托綜合性醫院的社區全科門診就診情況分析[J].浙江預防醫學,2013,04:71-72+80.
[3]茍紅兵,潘調茹,何穎,李雅潔,楊珊.徹底清創術對面部外傷感染愈合的影響[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13:3176-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