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帥+雷茗智+宋少婷
【摘要】目的:了解該地區孕產婦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毒的感染情況,探討孕產婦感染性血清標志物檢測的意義。方法:收集2014~2016年延安市人民醫院和延安大學附屬醫院7254例孕產婦血清,采用酶聯免疫法進行檢測,對高齡組(≥35歲)與適齡組(<35歲)的陽性率變化及連續三年陽性率變化趨勢進行分析。結果:2014~2016年孕產婦血清感染性標志物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抗-HCV)、梅毒螺旋體抗體(抗-TP)、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抗體(抗-HIV)陽性率分別為4.1%、0.7%、0.9%、0.06%,HBsAg陽性率明顯高于其他三項,兩兩比較中2016年與2014年相比抗-TP陽性率顯著增高;高齡組HBsAg、抗-HCV、抗-TP、抗-HIV陽性率分別為 8.8%、1.2%、1.9%、0.14%與適齡組相比HBsAg、抗-HCV、抗-TP陽性率顯著增高。結論:2014~2016 年抗-TP陽性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同時HBsAg、抗-HCV、抗-TP陽性率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高,因此應該加強本地區高齡孕產婦產前血清感染性標志物檢測。
【關鍵詞】孕產婦;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體;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中圖分類號】R4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6--02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梅毒螺旋體(treponema pallidum,TP)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均屬于乙類傳染病,一旦感染對人民群眾身心健康構成了極大的危害,尤其是孕產期婦女一旦被感染就可能通過垂直傳播途徑感染下一代,對社會和家庭構成極大的危害。近年二孩政策開放后,高齡產婦成為關注人群,如何保障母嬰安全,成為生育家庭的頭等大事,并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本研究中對某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7254例孕產婦進行以上4種傳染性疾病血清標志物檢測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延安市人民醫院和延安大學附屬醫院所有檢測HBsAg、抗-HCV、抗-HIV、抗-TP的孕婦共7254例,其中2014年1877例,2015年2776例,2016年2601例。年齡17歲~45歲,平均年齡29歲,根據不同年齡段將研究對象分為高齡組(≥35歲)724例和適齡組(<35歲)6530例。經統計分析不同孕周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試劑及儀器 所用試劑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診斷試劑盒、丙型肝炎病毒抗體診斷試劑盒、梅毒螺旋體抗體診斷試劑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抗體
診斷試劑盒,試劑均由北京萬泰生物藥業有限公司提供,試劑和質控品均為專用配套試劑和質控。所用儀器有深圳市匯松MB-580酶標儀、酶聯免疫加速儀、離心機、加樣槍、恒溫水浴箱、洗板機。
1.3 方法
1.3.1 檢測方法 HBsAg采用雙抗體夾心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抗-HCV、抗-TP采用雙抗原夾心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抗-HIV抗體初篩采用雙抗原夾心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
1.3.2 判斷標準 HBsAg、抗-HCV、抗-TP、抗-HIV結果由酶標儀自動讀取,檢測中cutoff值≥1為陽性,<1為陰性。以上所有試驗操作步驟及結果的判讀都按照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檢測標本的同時做室內質控,保證質控結果在控。HIV初篩陽性的標本送陜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確診為陽性者認為HIV感染。
1.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多個樣本率的比較采用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2014~2016年孕婦感染性血清標志物陽性檢測結果
HBsAg、抗-HCV、抗-TP、抗-HIV陽性率分別為4.1%、0.7%、0.9%、0.06%,HBsAg陽性率最高為4.1%,HBsAg、抗-HCV、抗-HIV陽性率各年度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抗-TP陽性率各年度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10.59,P<0.05)且呈逐年上升趨勢。2014年檢測出HIV陽性2例,2015、2016年分別檢測出HIV陽性各1例,經確診均為為陽性。
2.2 高齡組與適齡組孕婦感染性血清標志物陽性檢測結果
高齡組HBsAg、抗-HCV、抗-TP陽性率分別為8.8%、1.2%、1.9%與適齡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高齡組陽性率明顯高于適齡組陽性率。
3.討論
HBV、HCV、HIV及TP是較常見的傳染性病毒,主要通過血液、性交、母嬰等方式傳播,也可經產前宮內感染、分娩時產道感染和產后母乳喂養及母嬰間密切接觸導致胎兒或新生兒感染,因此孕婦在孕期和產前必須進行相應的血清標志物檢測[1]。
乙型肝炎是常見的,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傳染性疾病之一。本研究中,HBsAg陽性率明顯高于其它3項,說明本地區孕產婦以HBV感染為主。研究中HBsAg陽性率明顯低于陳彩菊[2]所報道的陽性率(15.9%)水平,可能因為地域不同,所引起的陽性率不同有關。2014~2016年HBsAg陽性率分別為4.1%、3.6%、4.7%,各年度間無明顯的變化趨勢,說明本地區乙型肝炎感染率呈較平穩狀態,而與劉影等[3]報道HBsAg陽性率有逐年降低趨勢不一致,因此應該加強本地區孕產婦早期乙型肝炎病毒的檢測,及乙肝疫苗的接種。
本地區孕產婦抗-HCV陽性率為0.7%與健康人群中的陽性率為0.7%~1.3%[4]相比,處于平均水平,雖然感染率不高,但從其對母嬰危害方面考慮,不能忽視對孕婦這種傳染病篩查的重要性,應做好早期預防、早期診斷,盡量減少母嬰傳播,以提高優生優育水平。
綜上所述,2014~2016年抗-TP陽性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同時HBsAg、抗-HCV、抗-TP陽性率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高,因此應該加強本地區高齡孕產婦產前血清感染性標志物檢測。同時需要增強本地區公民的婚檢和孕前檢查意識,大力宣傳HBV、HCV、TP、HIV傳播途徑,加強孕前及孕早期檢查,及時發現潛在傳染源,并且對已經感染疾病進行積極治療。
參考文獻
[1]周再穩,林玉.1885例孕婦傳染性疾病血清標志物檢測結果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2,33(22):2730-2731.
[2]陳彩菊.孕產婦血液中四種傳染病檢測結果分析[J].右江醫學,2013,41(2):235-236.
[3]劉影,肖亞雄,彭宇生,等.6316例孕產婦血清感染性疾病標志物及ALT結果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5,12(23):3554-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