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柳儷葳+黃澤燁
摘要:產學研合作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和加強應用型高校內涵建設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介紹了高校產學研合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切實加強產學研合作,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產學研合作;教學質量;“雙師型”教師隊伍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5-0-01
當今,一所高等院校,尤其是應用型院校辦學效果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地方經濟對人才的需求與高校培養的學生素質和規格能否有效契合,兩者契合度越高,一般來說其辦學效果越好。可以說,產學研合作已經越來越成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和加強應用型高校內涵建設的必由之路。產、學、研相互結合的作用就是要在最大限度上縮減高等院校的教育功能與市場的人才需求之間的差距,使學校的人才輸出與市場的人才需求相結合.那么,本文就談一談目前高校產學研合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切實加強產學研合作,提高教學質量。
一、產學研合作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產學研合作教育已經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各高校在產學研合作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問題。
(一)政府層面
在產學研合作過程中,政府一方面應該發揮其宏觀調控作用,為學校和企業提供有效地指導,為雙方搭建合作平臺;另一方面,應該提出有效地政策激勵保障措施,尤其在市場機制尚未完善的情況下,政府應發揮其行政職能,從政策上激勵合作。例如,德國出臺政策明確了企業在教育中的義務,要求企業參與到教育過程中去,將此作為企業評估的標準之一,并與稅收優惠政策掛鉤,以激勵企業參與教育的熱情。而目前,我國各級政府的指導力度不夠,高校在整個產學研合作過程中從發起、策劃到組織、實施都是主角,這樣難以維持長久、穩固的合作關系,致使目前一些學校的產學研合作還停留在淺表層次。
(二)學校層面
1.缺少配套的管理體制和組織保障。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產學研合作工作的組織機構是科研處作為校級管理協調機構,各二級學院作為具體執行機構,缺少真正針對產學研合作的獨立設置的機構,更沒有專職人員負責這項工作。產學研合作的相關管理制度文件一般散見于其他科研管理文件中,針對產學研合作專門的規章制度是比較少的。
2.缺少“雙師型”教師。盡管近幾年來,產學研合作教育已經成為各大高校熱議的話題,但是仍有不少高校教師沒有給予產學研合作教育足夠的重視,只顧埋頭教學,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授課內容不結合企業和社會的需求,科學研究不結合市場,導致教學內容脫離社會需要,教學工作無法與時俱進,科學研究無法滿足企業需求,制約了產學研合作,更制約了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三)企業層面
毫無疑問,企業要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進行產學研合作,需要企業提供實習場地、設備、挑選員工指導學生實習,這些人力、物力的消耗需要企業自己承擔。而且在我國相當一部分企業是以簡單勞動為主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需要人才的層次偏低,即使是一些發展較快的企業,也只是依靠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和技術,企業對于科學技術研發和人力資源開發的積極性較差。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不需要任何投入就可以獲得它所需要的人才,當然也就不愿意為教育投入人力、物力。
二、如何切實加強產學研合作,提高教學質量
(一)產學研合作的長效機制
在產學研合作中,應該加強政府的統籌協調和保障作用,比如各級教育部門應該建立專門負責產學研合作教育的機構,負責校企合作平臺的搭建;盡快完善現有法律和政策,明確企業、學校、政府在產學研合作中的權利和義務,制定稅收傾斜等獎懲措施,激發企業參與教育的積極性;政府應該給予學校和企業雙方一定的經費投入和利益補償,應將產學研合作所必須的資金納入政府財政預算范疇,設立產學研合作專項資金,用于補償企業為教育付出的人力、物力成本,給予貢獻突出者獎勵等。因此,只有在經費上、法律政策上、組織機構上給予高校產學研合作以充足的保障,形成長效機制,才能保證產學研合作不會流于形式、浮于表層,從而維持校企長久、穩固地合作關系。
(二)推進全方位的產學研合作
1.發揮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作用
為了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推動高校產學研合作教育的發展,高校可建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所謂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就是一個由企、事業單位的專家和學術專家組成,針對教學改革、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建設、企業實踐教學等教學研究的學術組織,是指導專業教學改革、專業建設的工作機構。該委員會要根據“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思想,有計劃地開展人才需求調研,定期召開專業咨詢論證會,認真探討新時期高等教育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邀請企業管理層與學校一起進行專業開發、專業調整、課程設置、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以及實踐教學體系的完善,從而保證教學效果既符合教育發展規律也滿足企業發展需求;要積極促進校企合作平臺的搭建,共建實習、實訓基地,使畢業生素質與社會需求相適應。
2.打造優秀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一支既懂教學又具備嫻熟的專業技能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產學研合作的必備條件。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有兩種方式:一是從企業聘請專家作為兼職教師。二是教師到企業參加掛職頂崗實踐,這是實現校企合作最有效的方式。高校應將頂崗實踐作為一種長效機制貫徹下去,將其納入中青年教師的培養計劃,確保中青年教師每年至少有1-2個月時間到與其專業相關的企、事業單位鍛煉,這樣才能深入基層了解行業、企業的發展趨勢,真正掌握現場第一手資料,積累實際工作經驗,實現教學內容與企業技術零對接,杜絕空談理論。只有從書本中去實踐,再回到書本中,才能真正培養出企業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朱旭榮.高職產學研合作長效機制研究[J].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3).
[2]邱鏞妃.推進高職院校產學研合作的對策研究[J].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5).
作者簡介:于 洪(1982-),女,河北石家莊人,河北傳媒學院科研處,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柳儷葳(1978-),女,河北石家莊人,河北傳媒學院馬列部副教授,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
黃澤燁(1987-),女,河北石家莊人,河北傳媒學院馬列部講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