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華
[摘要]為了提高民族地區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推進漢語教學改革,提高少數民族運用漢語的能力,加強各民族之間的理解、文化認同與社會的和諧發展,新疆貧困地區少數民族雙語教師的普通話培訓就顯得至關重要。
[關鍵詞]新疆貧困地區;雙語教師;普通話問題;對策
為了提高新疆貧困地區少數民族教育質量,促進少數民族中小學漢語教學工作,教育部語言應用管理司、國家民委文化宣傳司委托新疆教育廳、自治區民族語言委員會在新疆伊犁師范學院舉辦了新疆貧困地區少數民族雙語教師普通話培訓班。下面筆者就根據我院的培訓情況及自身的教學實踐,對新疆貧困地區中小學少數民族教師培訓中出現的問題,粗略地談談自己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我院開展少數民族雙語教師普通話培訓工作的現狀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在新疆舉辦少數民族雙語教師普通話培訓的文件精神,根據我院的實際情況,我院黨委及培訓部門專門制定了相關的培訓方案。下面筆者以2011年第九期培訓情況為例作一簡單介紹:
此次培訓為期35天,參加培訓的雙語教師共40名,其中哈族37人,維吾爾族1人,蒙古族2人。培訓班學員都來自北疆基層的偏遠貧困地區,有阿勒泰地區、塔城地區、伊犁州等地。來自鄉、村一級的中、小學教師占總人數的85%,現正從事漢語教學的學員為92%。
根據學員的漢語水平、語音面貌實際情況進行分班教學,并且在入學前及培訓后對其普通話水平進行了測試評定,現將有關數據統計如下:
通過調查顯示,培訓對于普通話水平的提高是顯而易見的,其中有65%的學員提高了5-10分,22.5%的學員提高了10-15分,提高15分以上的有2位學員。當然還有2位學員的成績不太理想。另外,在課程安排上進行了精心策劃,主要以普通話訓練為主,包括語音發音訓練、聽力訓練、朗讀訓練、會話訓練和漢字書寫訓練五個部分。同時開設了政治思想理論和現代教育理論課,包括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教師職業道德與修養、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理論與實踐等相關課程。同時,聘請專家開展講座(漢語文化、中小學教師素養、中國小說鑒賞等),實踐課程有普通話水平測試輔導、漢語朗讀比賽、漢語演講比賽、漢字板書比賽等各種文藝活動、座談會等。
二、少數民族雙語教師普通話培訓存在的問題
(一)少數民族雙語教學定位模糊,不了解國家相關的語言政策
少數民族地區雙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雙語教學的定位問題。這不僅包括一部分學生,甚至有些老師對學習漢語都存在抵觸情緒和排斥心理。因此,在少數民族雙語教師普通話培訓前,一定要正確解讀國家語言政策,這是開展好雙語教學的前提。
(二)少數民族雙語教師專業技能不高,漢語水平有待加強
隨著全國雙語教學的開展和普及,新疆各地對少數民族雙語教師的各項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培訓中發現,一部分參訓的雙語教師經過培訓,漢語水平雖然有了明顯提高,但語言表達能力仍不盡人意,難以達到專業要求。所以,雙語教師必須要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的發展,不斷獲得新的專業知識,才能更好地在學科領域和教學領域取得優異的成績。
(三)語言環境差,不利于學習
我院培訓的學員大多來自新疆貧困地區,他們所在單位和所生活的區域,由于經濟相對落后,交通不便利,方言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語言環境較差,教師授課雖然是漢語,但并不是標準的漢語,尤其是語音極不標準。再者,在培訓期間,我院的大學生已經全部放假,雖然學員們從四面八方聚集在這里,進行封閉式的集中培訓,可是課堂時間有限,課下學員們仍舊使用本民族語進行交流,這也不利于他們學習普通話。
(四)獎懲機制不健全,培訓效果不明顯
目前,伊犁師范學院接收少數民族雙語教師普通話培訓的學員都是北疆偏遠貧困地區的在職教師,因為這些教師都有較穩定的工作和收入,故不存在就業方面的壓力,加之參加培訓的費用都是國家或地方的財政支出,因此在培訓過程中都有相應的補助,所以在經濟方面,沒有后顧之憂,學員對培訓沒有引起高度重視。另外,各地各單位及培訓學校也沒有建立相對完善的培訓獎懲機制,參加培訓的教師學得好壞不與任何指標掛鉤,使得他們沒有危機感,積極性不高。不僅如此,有些還把少數民族雙語教師培訓當成是假期的一種放松、旅游。參加培訓的也并不都是在一線從事雙語教學的老師,有些老師甚至漢語水平很低,這也使得培訓效果不理想。
(五)培訓課程的內容相對單一,致使培訓效果不佳
少數民族雙語教師在普通話培訓過程中存在的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就是培訓課程單一,主要強調提高其普通話水平,而忽略了教師自身的綜合素養,如漢語教學的技能、雙語課堂的規劃設計及目標完成的能力等,因此培訓的針對性較差,這也導致了參加培訓的教師學習積極性不高。
三、提高少數民族雙語教師普通話培訓的對策
(一)在少數民族地區,雙語教學的地位舉足輕重
首先,認真解讀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頒布的《國家中長期語言文字事業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要讓工作在一線的少數民族雙語教師切身體會到,學習漢語與各少數民族語言并不矛盾,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學好漢語,不僅能夠更好地進行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同時對于本地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都有很重要的影響。再者,雙語教學并不僅僅是要開設兩種不同語言的語文課,它更應該作為一種交際工具,運用到其他學科學習當中。因此,要讓少數民族教師及學生對學習漢語有一個科學正確的認識。
(二)提高少數民族雙語教師的工作能力和教學水平
我們要明確雙語教學定位,加強對少數民族雙語教師培訓的認識,積極轉變教育教學理念,使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科專業知識,樹立漢語教學與學科知識共同發展的辦學思想,形成知識水平與專業能力齊頭并進的辦學觀念。endprint
(三)創設一定的漢語言學習環境,改進雙語教學方法
雙語教師所在學校應該創造多元化的校園文化,讓學生處處能看到漢語,隨時能聽到漢語,耳濡目染地使用漢語,循序漸進地讓漢語成為師生、學生間交流溝通的主要語言。其次,教師不僅要經常在課堂上鼓勵學生使用漢語,而且在課外也盡量用漢語進行交際,盡可能地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漢語學習環境。再次雙語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授課,可以更靈活地進行直觀教學,這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也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四)各地相關部門應加大對雙語教師普通話培訓的支持力度
首先,少數民族地方教育部門應認真貫徹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的教育精神,結合當地的具體實際情況,利用高校教師在教師培訓方面的優勢,加強高校與中小學校的聯系與合作,加快雙語培訓基地建設。同時,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及計算機的普及,利用互聯網拓寬培訓渠道,形成一種高效、不受時空限制的持續性的學習方式,增強培訓效果。再者,教育行政部門應適當加大少數民族雙語教師培訓經費的投入與政策的傾斜,保證雙語教師的普通話培訓工作能夠長期有效的順利進行。一方面,有關部門應該加大宏觀調控力度,適時進行干預和監督,使雙語教學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另一方面,有關部門應該根據當地實際酌情采取優惠政策,吸引和鼓勵大中專學生到這些貧困的少數民族地區工作,尤其是鼓勵本地區考出去的并且熟悉本民族語言的學生回鄉任教。
(五)制定獎懲機制,引入競爭機制
由于對雙語教師培訓之后的資格認定缺乏相應的政策規定,所以學員在培訓期間學習積極性不高,這使得培訓效果不明顯。所以,為了盡可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國家給予的資源,激發雙語教師培訓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習效率,有關部門應制定獎懲機制,引入競爭機制,來規范學員的培訓學習。一方面,嚴厲的懲罰措施能給參加培訓的教師一種無形的壓力,督促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進而提高漢語教學水平,讓他們意識到是為自己而學。另一方面,制定相應獎勵措施反而更容易激發學習者的積極性,使之起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完善獎懲機制是當前少數民族雙語教師培訓急需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它對于全面提高少數民族漢語教學水平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總之,漢語教學是少數民族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少數民族教育質量、促進少數民族教育發展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在少數民族地區,教師的隊伍建設更需要把培訓雙語教師作為重點來抓,建立一支合格高效的雙語教師隊伍,對大力推進本地區的中小學雙語教學,提高少數民族地區整體的教育教學質量,加強各民族之間的文化認同、各民族之間的相互理解以及社會的和諧發展都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尤其是作為邊疆地區具有重要地理位置的新疆來說,全面提高少數民族雙語教師的專業素養及雙語教學能力更是刻不容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