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東
摘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高中英語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在整體上的共同進步,但是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學困生占有較大的比例,影響著高中英語教師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本文在分析高中英語學困生形成原因的基礎上,重點就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學困生轉化策略研究探討。
關鍵詞:高中英語;學困生;轉化工作
高中生的英語學習,由于容易受到高考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習基礎差的學生容易 “跟不上”教師的授課節奏,當淪為學困生后,個人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更是難以得到保持。究其原因,既有教師在授課模式上的缺陷,也有學生不會“學英語”的原因,如沒有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因此,高中英語教師需要充分把握高中生的英語學習心理以及學困生的形成原因,并采取有針對性的轉化策略,幫助學困生盡快走出英語學習的困境,提高英語學習的學習效率和成績。
一、高中英語學困生的形成原因
1.英語基礎差,與初中英語教學的銜接不好
英語作為中學生的必修課,在初中階段和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存在很大的關聯性,對于很多英語基礎差的高中生來說,由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做到對學生學習基礎的充分考慮,制定銜接性較好的教學策略,所以容易導致部分學生喪失英語學習的熱情。
2.沒有掌握正確的英語學習方法
英語作為一門集知識性、應用性、實踐性于一體的學科,在學習上需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一定的學習技巧,但是由于有些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缺乏對成績落后學生的有效引導,導致部門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沒有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沒有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所以看似學習很用功,但是學習效率非常低下,久而久之,可能直接影響到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心。
3.學習動機不明確、動力不足
高中生的英語學習,由于會面臨著高考方面的壓力,所以容易陷入應試教育的誤區,而對于哪些不愛學習、整體成績又較差的學生,經常課上不認真聽講,課下不認真完成作業,有的學生甚至受社會上非主流價值觀的影響,考不上大學英語“無用論”對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比較大,使得部分學生沒有樹立英語學習的正確動機,也就逐漸喪失了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教學評價機制上的不健全
在高中英語課堂上,有的教師沒有堅持科學的教學評價策略,大多教學評價還是以應試為導向,對學困生的關注度不夠,有時會刻意的挖苦學生,甚至用一些侮辱性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對學困生的失望之情,有的學生甚至會因為自尊心受到傷害而產生相應的厭學心理和學習上的焦慮情緒。
二、高中英語學困生的有效轉化策略
1.堅持以生為本,做到“因材施教”
在高中英語課堂上,學困生的比例雖然不是很多,但是學困生的產生原因卻是不盡相同,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中不能走標準化路線,而是要充分顧及到學困生的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要對學困生進行合理分組,分別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和評價策略。例如,在高中英語關于“問路”的英語情境對話教學中,對于學困生,教師要首先保證學困生掌握相應的英語詞匯,學會靈活運用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How can I get to...?”等簡單的句式,在此基礎上再制定更高的教學目標,這樣才能讓學困生體驗到學習英語的成功與快樂,不斷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與熱情。
2.創新教學方法,激發英語學習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對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入為主的,強化首次認知對后繼學習能否順利進行至關重要。所以針對學困生英語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實際,高中英語教師可以在教學方法的創新上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讓學生在英語學習的一開始就樹立起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這對學生后期的英語學習將會大有裨益。例如,在詞匯教學中引入“單詞接龍”游戲;運用“角色扮演”激發學生的對話興趣等,都可以提高學困生英語學習的愉悅感,提高英語學習的主動性。
3.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加強情感上的引導
高中生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這也容易造成學生英語學習壓力的增大,所以學困生在學習上出現落后狀況或者因壓力過大導致心理失衡,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關鍵是英語教師要有一個充滿愛心和包容心的心態,多同學困生進行情感上的溝通,做到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準確了解和全面把握,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真正做學困生的良師益友。例如,高中英語教師可以在學習之余主動接近學困生,和他們談心,主動的去關心學生、愛護他們,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英語學習動機,端正英語學習的投入,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4.健全教學評價,重視學習學習自信心的培養
高中英語課堂上的學困生普遍存在學習自信心不足的情況,所以高中英語教師如何更好的開展教學評價工作就顯得更加重要。對此,高中英語教師一定要堅持以激勵性評價為主的原則,積極挖掘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學習潛力,尋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對學生進行及時激勵,讓學生明白只要在英語學習上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夠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
三、結語
鑒于高中英語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相對復雜的,而且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所以高中英語教師要充分顧及到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個體差異,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給予學困生更多的關注和關愛,消除學生內心學習英語的疑惑,打開學困生英語學習的心智之門,提高學困生轉化工作的成效,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在英語課堂上集體進步與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