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敏
(甘肅省蘭州交響樂團,甘肅 蘭州 730000)
莫扎特小提琴協奏曲的學習與演奏
楊 敏
(甘肅省蘭州交響樂團,甘肅 蘭州 730000)
演奏者們往往會孜孜不倦的對小提琴的演奏技巧這一課題進行研究,在藝術的演奏過程中,小提琴的弓法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對小提琴弓法的運用和掌握是國際、國內小提琴比賽的評分標準之一,所以現階段的藝術專家也在不斷的對這一領域進行研究和探索。技巧只是演奏樂曲的一個音樂手段,而音樂需要通過技巧來表達本身所具備的情感,莫扎特的作品有一定的演奏難度,一般來說只有專業學院才會讓學生們接觸莫扎特的作品。
莫扎特;小提琴協奏曲;學習演奏;方法探索
莫扎特的一生過得十分的艱苦,可是日常生活中的貧窮、疾病、妒忌……等并沒有打垮他,反而讓他積極地進行樂曲創作,把自己樂觀的情緒也融入到作品中。作為一位歐洲古典時期的作曲家,每位音樂人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都會對其作品進行研究,他的音樂風格具有很強的獨特性,音樂人在從初級到高級的學習過程中都會接觸到莫扎特的創作曲目,各式各樣的曲目能夠讓人從內心體會到音樂的情感。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對此進行了探討。
一個小提琴演奏家在對樂曲進行演奏的過程中,首先要對音色進行掌握,只有具備特色的音色才能夠很快的抓住觀眾的耳朵,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明亮清脆、富有力量、聚合、聲音集中、具有一定的整體性是樂曲音色需要具備的一些基本特點,就像軍隊列隊的時候一樣,必須要具有一定的整體性,每個人都必須飽含極強的精神狀態、意氣風發的面貌,才能夠把軍隊的氣質展現出來,在演奏的過程中,要保證每個音色都有特色。在運弓的過程中,第一個音都是比較有力量的,有“沖”出來的感覺,才能夠吸引聽眾的注意力,所以注意控制右手對弓運用也是比較重要的演奏環節。
莫扎特雖然生活比較艱苦,可是他樂觀幽默的性格有效地使樂曲風格活潑,演奏家在演奏莫扎特作品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平穩的心態,完整的對樂曲進行表達。比如說,在對莫扎特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學習的過程中,第一樂章第45節的最后一拍是要對后邊四個八分音符中的頓音進行連接的,演奏者在進行演奏的過程中,要避免拉得氣勢輝煌,雖然樂曲前邊情緒比較高昂,可是這里需要緩下節奏才能夠順利的對頓音進行連接。還有就是48到54小節的內容(如下圖),出現了很多連弓部分,這里要求演奏者要連貫的進行演奏。

在對樂曲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有的學生并不重視對節奏的把握,他們只看重是不是可以發出聲音,這樣是不能夠完整的表達樂曲內容的。在小提琴協奏曲學習的過程中,包含了節奏、音準、音色這三個要素,其中節奏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只有對它進行把握,才能夠準確的對音樂的基本性質進行掌握,如果一首樂曲只有音準而沒有節奏是不能夠吸引聽眾注意力的,也不能夠把樂曲所包含的基本內容完整的表達出來。例如,在對D大調進行學習的過程中,第二樂章的第7小節4組十六分音符的節奏比較難把握,所以教師可以采取打小拍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們慢慢訓練,按照沒4個音一個組的分組方式,讓學生們進行練習,熟悉之后,就可以對樂曲完整的進行闡釋,聽眾們也可以在演奏者的帶領下真正的對樂曲情感進行體會。
我們在聆聽小提琴協奏曲的過程中,往往會發現音樂素材所發揮出來的具有比較強演奏技巧的華彩樂段會非常有效的讓樂曲的內容更加的完整,讓樂曲更加的富有輝煌感。莫扎特創作的幾首協奏曲都包含了非常精彩的華彩樂段,比如說弗蘭科和約阿希姆,雖然篇幅不是很長,可是都比較輕盈秀麗、玲瓏剔透。因此,小提琴演奏家在對莫扎特的作品進行演奏的時候,一定要艱苦的練習,對自身的演奏技巧進行提高,保證在演奏的過程中不會嘩眾取寵。
在對華彩樂段進行演奏的時候,需要高超的演奏技巧,來保證一些特殊的運弓部分能夠準確的完成。莫扎特所創作的作品中,很少會用雙音及和弦,因此,演奏家在對莫扎特的樂曲進行演奏的時候,要注意三音同出,避免滾奏。比如說,第三協奏曲開頭的部分(如圖),要保證第一個和弦的爆發力,來吸引聽眾注意力,避免音符分解,讓樂曲能夠完整的被詮釋。

綜上所述,小提琴演奏藝術中最完善、最豐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體裁就是協奏曲。一名優秀的小提琴演奏者在演奏樂曲的過程中,首先要充分的對作曲家的創作意圖進行了解,對作品的風格進行把握,在對樂曲進行演奏的過程中能夠通過技巧把樂曲的情感內容充分地闡釋。在對莫扎特的作品進行學習和演奏的過程中,不僅是要對西方文化進行借鑒,還要演奏好本民族的作品,刻苦的訓練自身的演奏技巧,全面的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
[1]Z.費林斯基.史大正譯.如何演奏莫扎特小提琴作品[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
[2]張佳音.莫扎特小提琴作品的演奏特點分析[J].大眾文藝,2015(15):82-83.
J622.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