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淑君+王世友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5-0009-01
語言,這東西太神奇。看似人人都會,但要學好不是那么容易。
對每位高考生而言,書面作文,無疑是重磅炸彈。誰贏得高分,誰就意味著與競爭對手拉開檔次,尤其是高手。對于學校管理人員,誰言語利索,誰就意味著會贏得領導青睞;誰能寫一手材料,就意味著他能成為領導助手。
如何言語,才能取得成功呢?這是困擾我們大家的問題!其實不難,看你是否有心。我認為首先要養成卷面整潔的習慣,書寫出大小適中,雋秀怡人的文字。其次,用詞準確、經濟,不該多的,一字都吝嗇。其三,標點符號不能忽視,它能讓你語言眉目清秀。
“卷面整潔,文字大小適中,雋秀怡人”這句話說起來簡單,但真正做起來還是要花很長的時間。
“卷面整潔”。這是我們平時訓練時,要養成的良好習慣。不要讓“黑疙瘩”(涂得黑黑的文字)、“鐵柵欄”(把一行不要的字橫豎劃很多道,像鐵絲網)出現在文章中。平時練習要像高考生那樣,也不要使用涂改液,同時也要告誡自己,一定要養成這一良好習慣,對我們管理人員大有好處。假如你坐上了高管,簽字、寫報告;或當上了秘書,寫寫材料;或做了記者、作家,寫寫文章等等,都離不開干凈整潔的卷面。
“文字大小適中”。我們教師是否注意到:有的同學,字細如蚊足,放到投影儀上,熒屏出現的文字,如黑點,你說,這種文字,閱讀者會拿著放大鏡看嗎?當然不會。如果閱讀者是領導,他會如何看你;如果他是你的老師,他又會怎么看你。還有一些人,字碩大如斗,常“出格”。這文章看上去密密麻麻,讓人很不爽。因此,我們教師,管理人員,都有責任和義務指導好學生。
“雋秀怡人”,這難度就更大了。盡管有了電腦,我們書寫的機會少了,但還是有很多場合需要手寫。如高考作文,要想文字“雋秀”,我們的學生起碼要練練帖,描描紅,最后形成自己的文字風格。“怡人”,就是文字要漂亮,使所有的閱讀者賞心悅目。如能做到這點,是學生,意味著不多給點分,都過意不去。如是工作人員,達到了這種境界,你的審美能力肯定非凡,領導想不賞識你都不行。
語言研究,不能僅靠我們的教師,還要全社會共同參入,才能完成的這一課題。我曾跟同事打了個比方,就一篇優秀的報告,請兩位同仁(其中一人,文字雋秀怡人,另一人,文字潦草難辨)謄寫,你們說,給領導看了,會有什么結果?如果是兩位同學,你會很快得出答案:文字雋秀怡人者,當然是高分;潦草難辨者,就得看閱卷者的心情,給個什么樣的低分。
語言,用詞要準確、經濟。不該多的,一字都吝嗇;該潑墨時,洋洋灑灑,一瀉千里。大家都知道,語言是人類敞開心扉的交流的“媒介”,是人類搭架心靈橋梁的“鋼筋水泥”,是人類情感交集的“集貿市場”,是人類釋放悲喜的“管弦樂器”。如何淋漓盡致、美完地運用語言這門深奧的哲學,是一門高深莫測的學問。很遺憾,我們大多數人,很少研究它。他們當中,尤其是我們的語文教師,平常都認為把有限的幾本教科書教好,自己就勞苦功高了。
當然造成這種局面,我們的初中、小學教師也有苦衷,我們不這么做,行嗎?我們的教育行政部門拿著分數這把尺子,在給我們老師量長道短。因此,我認為教育行政部門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是他們手持考試的指揮棒,把考試的內容禁錮在“書海”中的一角“冰山”。我們不妨做個假設,小學六年12個學期,每期就算30篇文章,一共也只有360篇文章。如果學生把《三國演義》、《水滸傳》讀好了,難道還抵不了那360篇文章?更不用說《紅樓夢》《西游記》等文學作品。還有網上,如中國散文網、小說網等,也不乏優秀作品。為此,我想啊!老師們教教科書,千萬不要把它當成語文“全部”,要明白這只是范文。上好教科書,你是沒錯的,但你的腦子不能僵化,應以范文帶閱讀,讓學生們在知識的海洋盡情地遨游。如果我們老師能做到這樣,這是學生的大幸。學生的寫作,自然就行文如流水,文縐縐的。此時,不該多的文字,他會吝嗇如葛朗臺。該潑墨時,他會不惜筆墨,如一輪明月,一瀉千里。
老師,管理者,讓我們記住習總書記這句話:“空談誤國,實干興幫”。我們做教育,不要再空談了。要把語言教學和學習落到實處。用自己的智慧創造性地去解讀,把我們的下一代培養成社會合格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