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2分段式”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對高級應用性人才的需求而產生的一種高職教育辦學模式。本研究以學前教育專業“3+2分段式”培養為例,通過量性研究,查找“3+2分段式”培養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3+2分段培養 培養模式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5-0023-02
“3+2分段式”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對高級應用性人才的需求而產生的一種高職教育辦學模式。“3+2分段式”辦學模式,是指初中畢業生在中職學校學習三年,然后部分或全部轉入掛靠的高職院校深造兩年,畢業以后享受與3年制普通高職畢業生同等待遇的教育模式。在現實培養過程中,由于中職、高職兩段式分校辦學,在教學和管理等方面出現不銜接或脫節的問題,影響了“3+2分段式”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
2015年9月份,我院迎來了“3+2分段式”培養的第一批學生,到目前為止,共兩級學生轉入我院接受后兩年段的學習。為此,筆者以我院學前教育專業為例,對此兩屆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情況進行調查與分析,查找“3+2分段式”高職教育銜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為同類院校實施“3+2分段式”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提供借鑒和啟迪。
一、對象和方法
1.研究對象
抽取我院13級學前教育專業“3+2”學生114人和中職、高職任課教師20人,分別發放學生問卷和教師問卷。發放學生問卷共計114份,回收108份,剔除無效問卷4份,實際有效問卷為104份,問卷有效率為91.2%;發放教師問卷20份,回收20份,剔除無效問卷4份,實際有效問卷為16份,問卷有效率為80%。
2.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
采用自編的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分為學生問卷和教師問卷。學生問卷由2項命題組成,教師問卷由3項命題組成。
(2)訪談法
對學校相關部門的負責人、任課教師和班主任等人員進行訪談,所采集的信息與問卷調查相互印證和補充。
(3)統計法
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篩選后,采用Excel2003對數據進行分析與處理。
二、結果與分析
1.生源流失較嚴重
隨著近幾年教育的發展,“3+2分段式”高職教育在考生和家長的心中受到了重視,招生比較理想,但在完成3年中職階段學習后,升入高職階段的生源卻流失嚴重。由表1可知,我院學前教育專業“3+2”學生完成3年中職階段學習后,升入后兩年高職階段學習的升學率僅為65.5%,生源流失率為34.5%。盡管教育部門對“3+2分段式”學生學籍管理有明確規定,但在執行過程中并不嚴格,同時高職院校缺乏對3年學籍的監管力度,面對生源流失情況也無可奈何。
2.課程體系銜接不緊密
由表2,“3+2分段式”高職教育的課程設置銜接性調查問卷中可知,教師回答“完全體現”的占12.5%,“基本體現”的占43.8%,“個別體現”的占25%,“沒有體現”的占18.7%。在對“哪些課程在中高職銜接方面做的不夠”進行調查時,教師回答“公共基礎課”的占18.7%,“專業基礎課”的占37.5%,“專業實踐課”的占18.8%,“專業技能課”的占12.5%,“專業拓展課”的占12.5%。在對“中職2年和高職3年的課程是否順利銜接”的調查中,學生回答“銜接緊密”的占23.1%,“課程銜接出現重復現象”的占13.7%,“課程銜接出現脫節現象”的占44.2%,“課程設置隨意”的占19%。
3.教師之間缺乏交流
由表3可知,在對“教師在講授專業課時,教學內容安排是否循序漸進”的回答中,學生回答“教師充分考慮我們原有知識基礎,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的占19.2%,學生回答“教師基本關心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的占54.8%,學生回答“教師不關心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的占30%。在“你們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是否進行交流”的回答中,教師回答“經常交流”的占12.5%,回答“偶爾交流”的占37.5%,回答“沒有交流”的占50%。
三、結論與建議
“3+2分段式”高職教育在教學計劃、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管理等方面均存在中職、高職兩段式銜接不力或脫節問題。銜接不力或脫節問題已經導致人才培養質量下降,影響了“3+2分段式”的辦學優勢和高職院校的辦學積極性。如果不能夠及時、有效地解決中職、高職兩段式銜接問題,“3+2分段式”高職教育將受到很大的沖擊。
為此,筆者提出如下建議:
1.重視銜接問題對“3+2分段式”高職教育的消極影響。
“3+2”高職教育兩段式銜接問題,從客觀方面來看,辦學時間短、經驗缺乏、以及中高職異地辦學為交流、溝通和監控帶來困難;從主觀上看,相關部門沒有給予高度重視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由于“3+2分段式”高職教育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辦學模式,需要分校、分段進行培養,加之學生人數所占比例比較小,學校管理層往往沒有給予過多關注。中職、高職學校只有充分認識兩段式銜接問題對“3+2分段式”高職教育的影響,才能采取積極的措施。
2.加強中高職院校的通力合作。
“3+2分段式”高職教育銜接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合作辦學的中高職通力合作。
首先,要加強教學計劃的銜接,正確定位“3+2”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中職、高職學校聯合制定教學計劃并建立滾動修訂機制,統籌安排和整體設計兩段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按照“3+2”高職教育的特點設計課程體系。
其次,加強教學內容的銜接。教學實施過程中,經常性組織教研活動,加強中職、高職學校認課教師的交流與溝通,共同開展教學研究,緊密銜接課程教學內容。高職院校提前介入中職學校教學管理,規范學籍管理,防止生源流失。
最后,加強教學質量監控,建立升學選拔機制,保證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謝一風.芻議“3+2”模式高職教育管理問題及對策[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4(4):4-6
[2]張新民.五年制高職初論[J].有色金屬高教研究,2001(1):107-112
[3]蘆京昌,范敏.浙江省中高職銜接機制及操作研究[EB/OL].(2008-06-02)[2009-10-05].http://studa.net/zhiya/080602/14180692-2.html
作者簡介:
汪梅(1988年12月-),女,陜西渭南人,渭南職業技術學院助教,學前教育,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