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智勇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深化,對初中語文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語文教學不僅是教會學生具備基本的語文知識,更需要的是陶冶學生的生活情操、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進而為學生的長久發展奠立良好的基礎。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其主要是利用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來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在初中語文教學階段應用微課教學方式,不僅能達到豐富語文教學形式的目的,還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微課 初中語文 教學 應用 初探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6-0034-02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各種網絡信息技術已經充斥著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對提高我們生活質量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微課作為網絡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的主要產物,其在我國的教育事業中得到了普遍的適用,逐漸成為我國現代教育中的主要教學手段。將微課教學方式良好的運用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可以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一、微課教學開展的基本思路
微課主要是通過教師將自己擅長的教學內容錄制成相應的視頻來開展教學活動,并對視頻內容予以相應的編輯。然后將這些編輯好的教學視頻放置在網絡上,供學生下載學習。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將有效的教育資源集中到一起,特別是教育資源較為發達的區域,可以將這些發達區域的教育資源共享到教育發展較為落后的區域,從而達到教育資源共享的目的,也實現了學生自我全面、系統的學習。另外,現代的微課教學方式還將教學資源予以了一定程度的延伸,將微課的應用內容擴展到課件、練習題和教學反思等方面,使得初中語文的教學資源得到進一步的整合及完善。學生可以依據自身的學習目的及任務在教學資源庫中進行微課教學視頻及練習題目的查找,以此豐富自我的學習過程,進而營造出一個全面、系統的學習情境。
二、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實踐方法
(一)運用微課來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力
初中語文的教材課文都是比較經典的文章,其內容較為精美、情感比較豐富。但是,由于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很多文章描繪的場景其都無法準確而充分的理解到。這主要是由于文章描繪的情感和場景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相差太原,學生因此也就無法理解作者的創作情感了,使得教師在開展教學是存在一定的詮釋難度,進而影響到了初中語文教育的教學效果。因此,為了能妥善解決該問題,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微課這種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通過微課這些形象生動的視頻錄像,圖片文集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包含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提前制作好的微課視頻,將課文中的內容以圖片或者是短片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漆,以此加強學生對文章內容的視覺感應,進而提高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能力。
(二)運用微課來拓展學生的知識層面
運用微課來拓展學生的知識層面,主要是通過語文教材知識的延伸來擴充初中學生的知識面。新課程改革指出初中語文教學應該更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也要求學生要有充裕的課外閱讀時間。但是隨著我國學生的教學壓力的不斷上升,課外閱讀這一改革要求已經逐漸形同虛設,使得學生的知識接受層面較窄,甚至有些人認為讀書會將人讀傻。因此,為了豐富初中學生的學習內容,拓展學生的知識學習范圍,教師應對初中語文教材的教學重點進行引導和啟發,并在此基礎上將課堂教學知識延伸到課外知識層面。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堂教材上的知識點,還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內容,豐富學生的人生閱歷。
(三)運用微課幫助學生更好的感受文章意境
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使用微課教學方式中的影音演示來開展教學活動,會比死板的文字和無聊的陳述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更能提高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的參與熱情,充分感受到文章包含的意境。特別是在古詩詞的教學活動當中,教師通過微課的情境創設功能,對古詩詞中的場景進行再造,用面對面的形式將古詩詞中包含的場景呈現給學生,讓學生能直接感受到文章中的詩詞意境,也能幫助學生更快的進入到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當中。
(四)運用微課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
寫作作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其也是初中語文教育中的難點和重點。初中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和創作能力仍為完全形成,使得學生在準確表達和充分表達自身觀點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導致很多學生對寫作這部分的語文教學積極性較低。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微課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將某個寫作主題全方位和立體化的展現給學生,以此方便學生對寫作主題的理解,也大大吸引了學生對寫作課程的興趣。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微課視頻來收集和整理作為素材,最終創作出一篇良好的文章,提高學生對寫作教學的自信心和熱情。
三、初中語文微課的實際運用案例
某西部城市第六十五中學的教師為了能更好的研究微課教學方式在我國初中語文中的適用路徑,利用空余的時間,通過上網學習的方式,并最終在自己所授的班級內開展了一次微課的教學實踐活動。
教學目標:教學生理解和掌握修辭手法中的比喻技巧
前期準備:首先,為了能讓學生做好前期的預習功課,該教師事先提前錄制了一個關于比喻的教學視頻,但是由于錄音沒有處理好,導致錄音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在教學視頻中出現了較大的雜音,學生在后來的課堂上反應聽不清楚教師的教學內容。通過教師提前錄制的視頻,讓學生對比喻這種修辭手法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
具體的設計內容: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向學生提問:什么是比喻?通過各位學生的積極發言,然后解釋:比如作為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用與A相似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者說明A事物。如果使用這樣比較生硬的解釋,部分學生肯定無法理解。因此,該教師通過用實例的說法向學生解釋該詞語的含義:在藏語中,拉薩是圣地的意思,那么,這湛藍的天空就是圣地的窗簾了。并在多媒體上將該比喻實例語句展現出來,然后通過PPT來展示,被比喻的事物(也就是本體)天空,并配上拉薩天空的圖片。然后指出做比方事物(也就是喻體)拉薩的照片。指出在該比喻句中,將天空與拉薩之間的關系從平淡變得生動,從抽象變得具體。指出在比喻中作者使用的是明喻的方式,教師借此向學生闡述了另外兩種比喻(暗喻、借喻)的含義。接著,教師為了能加強學生對比喻的理解,鼓勵學生自己創造比喻句,通過學生自己的創句來加強自身對比喻這中修辭手法的運用和掌握。
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教師對該節課堂的教學知識點進行了總結比并指出理解比喻句的技巧:首先,象字前后要有兩個不同類的事物;其次,這兩個事物要有相似點,同時具備就是比喻,否則就不是。
最后,教師對該次微課教學方式的嘗試進行了總結和概括:首先,其自己制作的微課視頻過于粗糙,教學設備仍較為低端,有些學生的移動終端甚至不能打開該視頻文件。但是,微課視頻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學生課前預習的積極性。很多學生在課堂上能就教師提出的知識點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有些學生甚至跑在了老師前面。但是,教師對微課教學方式的運用較為淺顯,還需要對微課教學方式的設計、錄制有進一步的提升。
結論
綜上所述,微課作為當前我國初中語文教學中普遍應用的教學方式,其既能新課改對語文教學提出的新要求,也能大大提高初中語文教育的教學效益,達到推動我國全面素質教育的目的。可見,微課教學方式在我國初中語文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各教育學家應對此予以深入的研究和充分的應用。
參考文獻:
[1]淺議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吳瑩.中學語文.2015(36)
[2]如何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發揮微課“點化”作用[J].覃燕.廣西教育.2015(33)
[3]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趙世波.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