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各行各業對木材的需求量增加,廣西開始大面積的植樹造林,其中主要種植的樹種為桉樹,桉樹因為具有生長速度快,成活率高,以及產量高,還有經濟效益顯著等優勢,在廣西被廣泛且大面積的種植,但是,隨著桉樹整體種植面積越來越大,以及桉樹種植時間的以久,產生了諸多問題。鑒于此,筆者基于當面桉樹大面積種植產生的問題,重點分析大面積種植桉樹對生態所產生的影響,通過深入的研究與論述,為大面積種植桉樹人工林提供更多的幫助與借鑒。
【關鍵詞】:生態環境;桉樹;經濟效益;大面積種植
桉樹種植與其他樹種的種植一致,具有良好的生態效應,同時,桉樹還是一種經濟作物,它的生長速度快,生長周期短,并且存活率高,在廣西被廣泛種植,廣西桉樹的種植時間較早,到目前已有幾十年之久,但是,隨著時間的推進,桉樹品系不斷研發,種植遍布廣西各地,特別是桂南地區,桉樹的種植最為普遍,總體種植面積最大,廣西大面積的桉樹種植,由個人經濟林,以及集體經濟林,桉樹的種植規模面積逐漸擴大,桉樹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也愈加明顯,引起人們的關注與思考[1]。鑒于此,文本圍繞這一題目,展開分析與研究,對當前廣西桉樹大面積種植而言,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1桉樹小群落種植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1.1對大氣環境的影響
桉樹是喬木的一種,桉樹樹種的適應力強,桉樹生命力頑強,具有良好的耐熱性、耐旱性,在高溫缺水的條件下也可以快速生長。桉樹的大面積種植,特別是針對于廣西的干旱地區,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一方面,桉樹樹林具有防風固沙的作用,能夠保護種植地固有的植被,保證其在生長過程中,不受到風沙的影響,與此同時,桉樹樹林,還可以減小種植地范圍內的晝夜溫差,并能夠形成良好的生態循環系統,增加大氣降水,為種植范圍內其他植物的健康穩定生長保駕護航。除此以外,桉樹樹林能夠大量的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并且釋放大量的氧氣,能夠有效提高空氣質量,對應對溫室效應有著積極影響,可以有效緩解當地由于溫室效應所產生的生態問題。將桉樹種植在城市當中,亦或是種植在城市周邊,則桉樹扮演的角色是城市綠化林,對城市而言,可以有效的改善城市空氣質量,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由此可見,大面積種植桉樹,對提高空氣質量有著積極作用。
1.2對土壤環境的影響
桉樹適應力強,生命力頑強,因此,將桉樹種植在土壤貧瘠、土地退化地區,桉樹也可以健康、快速的生長。在植被退化地區種植桉樹,對該第而言,能夠切實增加土壤承受的生物量。舉例而言,雷州半島是著名的植被退化區域,當地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環境惡化,森林覆蓋率低,在1954年以前,僅有7%的植被覆蓋率,2000年,當地開始大面積的種植桉樹,形成桉樹人工林,到2017年,桉樹面積約為200萬公頃,目前,當地的森林覆蓋率已經提高18%,達到60%,同時,當地的生態環境得到改善,有明顯的好轉[2]。除此以外,桉樹在生生長過程中,還可以切實改善土壤結構,恢復土壤生機,同時,桉樹還可以起到涵養水源的作用,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最后,根據相關的研究并參考相關資料,發現與其他樹種相比,桉樹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的礦物營養成分較少,這對土壤的恢復而言,有著重要影響,由此可見,桉樹具有改善土壤質量的作用。
1.3對水環境的影響
桉樹在成長過程中,需要人為為其施肥和噴灑農藥,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化肥與農藥必然會有一部分殘留無法被桉樹全部吸收,殘留的農藥化肥,一部分在地表水的流動中消失,而另一部分會隨著雨水的下滲進入地下水,但是,根據相關研究,發現種植桉樹,不會對當地的水環境產生不良影響,對水資源質量也沒有不利影響。根據相關部門的檢測數據分析,桉樹種植周圍的水體當中,各項指標均符合標準,無論是河流還是溪水,都符合相關標準,其水質功能也都符合要求。由此可見,在桉樹種植地區,在施肥與噴灑農藥過程中,只要進行有效的控制,合理施肥,合理噴藥,其殘留的部分,對當地的水環境不會造成不良影響,因此,桉樹種植地區,要格外注意這一問題。
2大面積種植桉樹對生態的積極影響
通過調查研究的結果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大面積種植桉樹,對種植地的生態環境會產生一定影響,并且所產生的影響,是持續的、深遠的,其中,在涵養水土、凈化空氣、調節氣候、以及固碳釋氧等方面有著顯著的生態影響。
2.1固氧釋碳
桉樹在生長過程中,需要進行光合作用,這一過程中,桉樹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同時,會釋放出大量的氧氣,研究發展,每公頃種植面積的桉樹,在其生長過程中,能夠吸收9噸二氧化碳,生態效益顯著[3]。
2.2凈化環境
森林被稱為自然之肺,具有凈化的作用,能夠凈化空氣中的污染,人工大面積種植桉樹,形成的桉樹生態林,能夠有效改善較低污染程度的空氣,一定程度上,可以吸附空氣中的二氧化硫、臭氧,以及粉塵等污染成分,在桉樹生態林的作用下,可以對空氣進行過濾,對污染物進行阻隔處理,有效減少空氣中的污染成分。除此以外,桉樹樹林還能起到殺菌、降噪的作用,對環境而言,有著良好的凈化作用。
2.3森林防護
大面積種植桉樹,所形成的桉樹生態系統,還具有保護農田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保護農作物,提高農產品產量,與此同時,減少和降低其他因素對農產品產量的不利影響,從而促進農產品的增產增收。初次以外,桉樹樹林與其他樹種的樹林一樣,還能夠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而種植在海岸周五的桉樹樹林,能夠幫助海岸居民抵御臺風所帶來的不利影響,讓當地居民能夠安居樂業,最大限度的減少臺風帶來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由此可見,森林防護的現實意義顯著[4]。
2.4調解氣候
桉樹屬于喬木的一種,具有喬木的屬性,一方面,能夠有效的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另一方面,還能夠縮小桉樹影響范圍內的晝夜溫差。與此同時,桉樹樹林還能夠有效遮擋炙熱的太陽光,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桉樹樹林內土壤、空氣的升溫,能夠小范圍的調解局部氣候,從而對大氣氣候產生有效的調解作用。
3大面積種植桉樹對生態的消極影響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大面積桉樹種植,對于生態而言,有著積極的影響,與此同時,也必然存在消極影響。通過有關調查與研究,可以發現,大面積桉樹種植對生態的消極影響中,影響力最大的存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導致水分消耗,二是導致土壤肥力下降。此外還有導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樣性減少等諸多消極影響,下文重點對水分過量消耗以及水土肥力下降進行分析。
3.1用水量大
大面積桉樹種植,所產生的桉樹樹林中,桉樹數量多,且種植密度大,與此同時,桉樹自身的生長速度快,因此,桉樹和其他的樹種相比,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這是無法避免也不可逆轉的[5]。但是,桉樹被廣泛的種植,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還包括桉樹自身具有耐旱性,在生長過程中,對水的需求量較少,所以,桉樹的大面積種植,對種植區域而言,不會造成嚴重的水資源緊缺問題,也不會產生大范圍的影響。
3.2可能引起土壤肥力下降
桉樹大面積種植,形成桉樹樹林,前文已經闡述,桉樹生長速度快,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和吸收的礦物質營養與其他樹種相比較多,對桉樹種植地的土壤而言,會導致土壤的肥力下降,與此同時,在按住成材以后,會被砍伐,而土壤中的養分,也隨著桉樹的砍伐而流出生態系統,土壤肥力下降,則需要人為對土壤進行干預,對桉樹種植地的土壤施肥,增加桉樹樹林的養護費用,對生態效益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
總結:
綜上所述,本文對大面積的桉樹種植進行分析與探究,桉樹的大面積種植,對生態的影響利大于弊,能夠有效的改善土壤結構、調解局部氣候,還能夠改善水環境,可以說大面積桉樹種植對種植地的生態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人們對大面積桉樹的某些認識是錯誤的,因此,可以在全國范圍內,尤其是一些植被退化、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的地區進行桉樹種植,通過桉樹林,幫助該地區恢復生態,重新煥發生機。在種植過程中,要注意合理種植,合理施肥,充分體現桉樹大面積種植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王賀亞.基于3S技術的廣西典型水庫集水區桉樹人工林及其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時空動態格局研究[D].東華大學,2016.
[2]范文斌.海南島兩種重要人工林生長對土壤肥力的影響與響應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3.
[3]黃雪蔓.南亞熱帶桉樹人工林不同經營模式土壤碳動態變化及其調控機制[D].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2013.
[4]鐘瀚濤.不同造林撫育措施對桉樹林地水土流失及土壤水分的影響[D].廣西大學,2016.
[5]王興友.西盟縣土地利用生態安全時空分異特征研究[D].云南大學,2015.
作者簡介:彭良富(1987.7-),男,漢族,廣西桂林人,大學本科,林業助理工程師,從事營林生產技術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