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揚
(武漢市洪山區婦幼保健院,湖北武漢430074)
孕前梅毒血清檢查對流產率及胎兒缺陷的控制作用
劉 揚
(武漢市洪山區婦幼保健院,湖北武漢430074)
目的探討孕期梅毒血清檢查對流產率與胎兒缺陷的控制效果。方法選取本轄區接受孕前梅毒血清檢查的300例孕婦為觀察組,使用梅毒螺旋體明膠凝集試驗(TPPA)、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TRUST)兩組方法做梅毒血清學篩查。另選同期未接受孕前梅毒血清檢查的300例孕婦為對照組,對兩組女性的流產率及胎兒出生缺陷情況進行觀察。結果TRUST檢測陽性5例為陽性,陽性率為1.67%,TPPA檢測陽性人數7例,陽性率為2.33%。觀察組患者檢測結果為陽性女性均接受抗梅毒治療,徹底治愈后再受孕。兩組女性妊娠結局顯示,觀察組流不良妊娠結局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新生兒預后結局顯示,對照組先天梅毒兒6例,占2.00%,觀察組無先天梅毒兒,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孕前接受梅毒血清檢查可指導梅毒感染女性接受治療,經治愈后再受孕可保證胎兒安全,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也能改善新生兒預后,值得臨床推廣。
孕前;梅毒血清檢查;胎兒缺陷;妊娠結局
梅毒為梅毒螺旋體感染引發的性傳播疾病,可侵犯人體神經、皮膚黏膜、心血管等,并累及全身各個臟器,從而導致患者死亡。梅毒可通過血液傳播與性傳播,孕產婦感染梅毒螺旋體后可通過胎盤傳播給胎兒,從而造成流產、早產、死胎、新生兒先天梅毒等[1]。有數據顯示[2],全球每年有130萬先天梅毒兒出生,且發生率呈不斷上升趨勢。孕前血清學篩查是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的重要項目,通過對女性梅毒螺旋體進行篩查,判斷是否存在感染,一旦發現感染可立即治療,經治愈后再受孕,可提高人口質量,降低胎兒缺陷發生率。本研究通過對比,觀察孕前梅毒血清篩查對妊娠結局與新生兒預后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本轄區接受孕前梅毒血清檢查的300例孕婦為觀察組,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28.5±6.2)歲;經產婦125例,初產婦175例。另選同期未接受孕前梅毒血清檢查的300例孕婦為對照組,年齡21~34歲,平均年齡(28.1±6.6)歲;經產婦121例,初產婦179例。兩組孕婦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梅毒診斷方法孕前梅毒血清學診斷[3]:(1)梅毒各期臨床癥狀與體征:I期梅毒表現為淋巴結腫大、皮膚局部損傷,血清學反應多為陽性;II期梅毒主要為皮膚黏膜損傷,呈對稱性、多樣性皮疹,形成梅毒性白斑,血清學呈陽性;III期梅毒表現為各器官永久性損傷。(2)TPPA試劑由日本富士公司提供;TRUST試劑由上海榮盛生物技術公司提供。采集血清標本同時應用兩組方式檢測,嚴格按照說明書內容進行操作。
新生兒先天梅毒診斷[4]:(1)新生兒母親為梅毒患者;(2)具有斑丘疹、肝脾腫大、斑疹、脫皮、腹脹、貧血、血小板減少等癥狀;(3)存在各期梅毒臨床癥狀及體征;(4)TRUST滴度≥母親TRUST滴度4倍。
1.2.2 治療方法孕前梅毒血清檢查診斷為梅毒感染者接受治療,給予頭孢曲松鈉2.0 g+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1次/d,連續治療14 d,治療后每3個月復查一次,根據TRUST檢查結果判斷是否再用藥,完全康復后再受孕。
1.3 觀察指標(1)記錄觀察組孕婦孕前梅毒血清檢查結果。(2)記錄兩組孕產婦流產、早產、死胎、足月產等妊娠結局。(3)對出生后新生兒進行隨訪,判斷新生兒先天梅毒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均錄入SPSS20.0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梅毒血清檢查結果TRUST檢測陽性5例為陽性,陽性率為1.67%,TPPA檢測陽性人數7例,陽性率為2.33%。見表1。

表1 梅毒血清檢查結果分析
2.2 妊娠結局分析兩組女性妊娠結局顯示,對照組不良妊娠結局明顯較觀察組高,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孕產婦妊娠結局對比[n(%)]
2.3 新生兒缺陷對比新生兒預后結局顯示,對照組先天梅毒兒6例,占2.00%,觀察組無先天梅毒兒,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新生兒預后結局對比[n(%)]
梅毒是一種危害性極高的性傳播疾病,有數據顯示,我國梅毒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孕前發現病情,及時采取措施治療,可降低新生兒缺陷發生。隨著優生優育相關宣教活動的大力開展,使孕前檢查被大多數人所接受,而梅毒螺旋體抗體檢查是孕前檢查中的必檢項目。孕前檢查人群是梅毒發病率最高的群體,以潛伏期梅毒為主。經相關研究證實[5],梅毒可通過胎盤引發胎兒梅毒螺旋體感染,對胎兒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未經治療的I、II期梅毒傳播給胎兒幾率為100%,潛伏期可能性為80%~90%[6]。可見,孕前進行梅毒螺旋體抗體篩查對改善妊娠結局,提高人口出生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梅毒螺旋體血清學檢查包括有特異性試驗與非特異性試驗,其中TRUST為非特異性試驗,進行抗心磷脂抗體檢測,但是抗心磷脂抗體出現較晚,早期檢出率較低,部分梅毒晚期轉陰,以致其特異性與敏感性較低。TPPA是梅毒螺旋體檢測最準確的方法,通過將梅毒螺旋體包被于明膠顆粒中進行檢測,血清內存在梅毒螺旋體時形成顆粒凝集,從而起到診斷作用[7]。目前,TPPA為梅毒抗體診斷準確率最高的檢查方法,其特異性與敏感性達97%~100%。本研究選擇300例孕前檢查女性進行分析,結果顯示,TRUST檢測陽性5例為陽性,陽性率為1.67%,TPPA檢測陽性人數7例,陽性率為2.33%。主要為隱性梅毒,患者均無明顯體征及癥狀,經血清學篩查后發現。可見,孕前進行梅毒血清篩查,能盡早接受治療,避免對胎兒健康造成影響,控制不良妊娠結局發生。對孕前確診為梅毒感染者,孕期應加強復診,以降低病情復發影響胎兒正常生長發育。
梅毒會增加流產率與早產率,且新生兒先天梅毒發病率極高。有學者研究發現[8],母親梅毒滴度越高,圍產兒預后越差。孕前對梅毒女性進行規范化抗梅毒治療,不僅能避免病情影響胎兒,也可提高治愈率。孕期進行梅毒血清檢查雖然具有更高檢出率,但是其治療更為復雜,采取抗生素治療會直接影響胎兒生長發育,增加新生兒流產率,即使胎兒存活,其預后也相對較差[9]。本研究中多數為潛伏期梅毒患者,具有無體征、無癥狀、未主動就醫、具有傳染性等特點,只有經血清學檢查才能發現。對兩組孕婦妊娠結局進行觀察顯示,對照組流產、早產、死胎等發生率明顯高于觀察組(P<0.05),提示,孕前梅毒血清檢查可指導患者及時治療,從而避免梅毒感染影響胎兒,以達到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的目的。
有學者發現[10],母親為梅毒螺旋體感染者,其新生兒梅毒感染率為80%~100%。提示,新生兒梅毒感染率極高,需要加強產后隨訪。本研究顯示,對照組先天梅毒兒發生率明顯較對照組高(P<0.05),進一步證明孕期梅毒血清檢查對降低出生缺陷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孕前進行梅毒血清檢查是預防新生兒先天梅毒的關鍵,我國已經將梅毒血清檢查作為孕期優生健康檢查的重點篩查項目,對確診為梅毒患者立即實施規范化治療。加強妊娠合并梅毒的健康宣傳,增強自覺參與孕檢意識,從而降低不良妊娠結局與胎兒缺陷發生率。
[1]譚春梅.ELISA與TRUST法對孕前梅毒篩查比較[J].中國熱帶醫學,2012,12(10):1266-1267.
[2]石慧,林寧,王麗娟,等.江蘇省孕前優生實驗室梅毒血清學檢測室間質評結果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5,23(5):345-346.
[3]王奇玲,曾梅珍,鄭瑞華,等.新婚育齡婦女對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的知識、態度、行為調查[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13,21(9):599-602.
[4]索慶麗,胡晞江,胡睿,等.武漢市41709例孕產婦梅毒感染狀況的調查分析[J].重慶醫學,2013,42(1):57-58,110.
[5]張秀蘭,杜和春,張建軍,等.25例妊娠期梅毒胎兒臍血血清學分析及治療隨訪[J].浙江醫學,2013,35(8):681-682.
[6]林青,何偉豪,周藝瑩,等.妊娠期梅毒患者的治療時機對圍產結局及圍生兒預后的影響[J].中國性科學,2014,23(7):64-67.
[7]陳洪,鄧通洋,趙敏,等.浙江省瑞安地區育齡婦女孕前6種感染性病原體血清學調查分析[J].疾病監測,2013,28(8):664-666.
[8]陳建軍,張洪濤,孫祥,等.16316例孕前優生健康檢查TORCH檢測結果分析[J].安徽醫學,2012,33(9):1117-1118.
[9]邵順芳,秦燕君,盛少琴,等.妊娠合并梅毒感染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17):4351-4352,4355.
[10]張洪為,周攀,王華,等.某綜合性醫院新生兒先天性梅毒的臨床調查及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23):6134-613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