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全勝
【摘要】力學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點,學生掌握力學知識的扎實程度,直接影響學生以后物理知識的學習。力學實驗可揭示力學本質,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力學知識點的理解,為學生更深層次物理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因此,高中物理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結合力學實驗特點,積極尋找有效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物理 力學 實驗 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5-0169-01
高中力學實驗內容較多,如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用木塊與彈簧對動、靜摩擦力進行演示、力的合成等,如何采取有效教學策略,提高力學實驗教學效率,使學生掌握探究問題的技巧,成為當前教師關注的熱點。
1.提高力學實驗趣味
提高力學實驗趣味,有助于短時間內抓住學生注意力,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力學實驗趣味性的方法很多,教師應注重擺脫傳統方法束縛,結合力學實驗特點,做好教學方式的創新。例如,在講解力的合成與分解內容時,教師可鼓勵學生相互配合完成實驗,即,一學生進行拉彈簧操作,另一學生負責記錄數據,而后進行分析、討論,詳細填寫實驗報告。同時,教師還可鼓勵根據所學,在明確實驗目的的基礎上,自主設計實驗方案,思考實驗過程,分析實驗結果,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在一旁進行引導、鼓勵,尊重學生的實驗成果等,當學生從力學實驗中獲得成就感,學習的情緒會更加高漲,一改以往沉悶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學習。
2.注重力學實驗改進
高中物理教材中給出一些力學實驗,很多學生較為熟悉,為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加深學生對力學知識的理解,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注重力學實驗的改進,通過改進更好的揭示力學規律,降低學生理解難度,切實掌握力學相關知識。以力的合成實驗為例,教學實踐中教師可分別從實驗教學引入、實驗步驟、實驗儀器等內容入手進行改進,具體改進內容如表1所示:
通過實驗的改進,無論在新內容的引入上,還是具體的實驗操作上,較教材實驗效果好。通過實驗引入的改進,引導學生改變兩根繩子提起礦泉水瓶的角度,感受繩子力量大小,可使學生更好的理解,當合力一定時,分力可有無數組構成。改進的實驗可操作性、體驗性、可視性更強。對實驗步驟的改進,讓學生掌握實驗從一般到特殊的探究方法,為以后物理實驗的學習提供依據。通過對實驗儀器進行改進,降低實驗操作難度,學生可自己進行實驗,實驗成功率大大提高。
3.加強力學實驗總結
為確保學生對力學實驗知識點深刻的理解,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注重力學實驗總結,通過為學生布置相關例題,了解學生對力學實驗認識程度,從而有針對性的加以指導,幫助學生及時彌補學習中的不足。當講解力的合成實驗后,教師可為學生布置以下題目:
例1:如圖1所示,橡皮條的一段在水平木板上進行固定,另一段系上兩根繩子,細繩另一端帶有繩套,使用兩個彈簧秤將繩套勾住,互成角度的進行拉橡皮條,那么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
(1)O點必須進行固定
(2)兩個彈簧秤應和木板平面保持平行
(3)橡皮條與繩夾角的平分線應處于同一直線上
(4)兩根細繩長度必須相等
其中正確的序號為:_______________。
此題目學生比較熟悉,根據實驗過程不難得出正確結果為(1)和(2)。而后教師在給出以下題目要求學生選擇:
例2:三根細繩被點O連接在一起(如圖2),細繩另外一端均有繩套。實驗中使用兩個彈簧秤分別將繩套勾住,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條,其中應注意的內容有:
(1)O點必須進行固定
(2)兩個彈簧秤應和木板平面保持平行
(3)橡皮條與繩夾角的平分線應處于同一直線上
(4)兩根細繩長度必須相等其中正確的序號為:_______________。
乍一看兩道題目非常相似,很多學生毫不猶豫的選擇了(1)(2),顯然這一結果是不正確的,為什么呢?
分析:兩道題目看似相同,其實是不同的,部分選擇(1)的學生,對等效替代法理解不夠深入,即,如使用三根細繩套,沒必要將O點固定,測量出三個力的大小并記錄其方向即可,而后使用矢量方法進行驗證,因此,該題目僅選擇(2)。顯然,學習力學實驗時,學生不能死記硬背,而應充分理解實驗原理,如此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正確解答出相關題目。
4.結論
高中物理力學實驗教學中,為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教師應根據力學實驗特點,結合以往教學經驗,采取針對性教學策略,一方面,注重提高力學實驗趣味性,即,創新教學模式,活躍課堂教學氣氛,采用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教學方式。另一方面,為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力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注重實驗的改進,并引導學生嘗試對其他力學實驗進行改進,在降低實驗難度的同時,更好的揭示力學規律。另外,力學實驗教學完成后,教師還應以例題的方式檢查學生所學,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有針對性的加以指導,避免學生走進學習的誤區。
參考文獻:
[1]齊殿達.高中物理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 學周刊,2016,(13):72-73.
[2]林晨曦.新課程標準視闕下高中物理實驗有效教學及其操作化[D].福建師范大學,2014.
[3]吳志山.基于新課程標準的高中物理實驗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