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乃云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6-0144-02
時代的不斷發展,使得教學工作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小學高段的數學教學工作當中,應該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培養,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不過,現階段,語文科目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比較強,而在數學科目的學習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就比較差。所以,提高小學高段數學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非常重要
一、小學高段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前提
(一)小學高段學生要具有一定的知識能力
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一項必要的前提,那就是學生的知識能力。學生只有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意識,其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夠有效的提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能夠幫助學生養成必要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能夠通過自身的能力來解決數學問題,也就會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信心。長時期的數學知識的積累,能夠使學生在面對相類似的問題時,可以更好的思索問題,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小學生要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
在小學高段數學教學過程中,想要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有一個必要的前提,就是小學生需要有自己的思維,并時刻保證自己的想法。小學高段的數學教學內容,有較強的綜合性,也比較豐富和復雜。所以,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時,作為數學教師,應該為他們提供解題思路,并讓學生根據解題思路,并掌握解題方法,這樣就能夠對不斷變換的題型進行解答,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不斷的開發,也就能夠發現新問題,掌握新的解題思路,這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意義非常重大
(三)學生需要學會主動學習
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學生一定要學會主動學習。只有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才能夠有效的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投身到數學學習中,讓學生更能夠積極主動的思考,有效的開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小學高段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需要學生主動的參與,還需要教師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學生只有在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氛圍中學習,才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小學高段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要策略
(一)創造有效的自主學習氛圍
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需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所以,作為數學教師,應該采取一定的措施來營造良好的數學教學環境。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能夠幫助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在一個極為和諧的教學氛圍中積極主動的思考,也就將數學課堂教學氛圍變得十分和諧與融洽。作為數學教師,筆者會先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尊重學生的特點,并重視學生之間的差異,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更好的獲取數學知識,也能夠提高數學學習效果,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采用開放的教學模式
1.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提問
為了提高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需要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上對問題的解答中,也就需要學生在課堂上提問題。所以,筆者在數學課堂上,會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質疑和提問的過程,應該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在數學教學工作開展的每一環節中,都應該讓學生提問問題,并讓學生大膽的提出自己的疑惑。在教學工作的最后一個環節,筆者還會讓學生將自己本節課中最大的疑問提出來,并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進行解答,筆者還會對學生的特點盡心分析,并針對學生的特點及時地對自己的備課計劃進行調整,進而有效地引導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這也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加強對學生的實踐教學
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深入發展,加強了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小學高段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實踐教學工作,并讓學生能在實踐的過程中加強對自身的教學情感的形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數學教學相關的知識和內容,設計相應的教學實踐環節,并讓學生通過實驗和操作等方式,來逐漸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獲取能力,也應該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不斷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并通過操作和實踐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高段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關鍵。所以,作為小學數學教師,筆者會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斷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并改善數學教學模式,有效的發散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自主學習,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