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佰揚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教育教學的有效性越來越受社會的關注。高中地理是一門具有綜合性、地域性、實踐性等特征的課程,對于高中生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將針對高中地理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并探討提高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的措施。
【關鍵詞】高中 地理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5-0180-02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事業的發展對社會和人們來說變得越來越重要。高中地理作為高中的一門重要課程,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更讓學生認知了這個世界,在這場教育改革的潮流中必然也會發生很大的改變。所以如何有效地提高高中地理教學的質量也成為眾多教育工作者思考的話題。
1.高中地理教學的現狀
1.教學模式單一,教學內容枯燥
當前,大多數地理教學依舊延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采取“灌輸式”、“填鴨式”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在課堂上,老師永遠占據主體地位,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發揮各自的學習特性,也難以獲取自己想要的知識。這是其一。其二,目前部分的教學過程都是相對枯燥的,由于地理教材中的內容受到篇幅和表現方式的制約,加上教師照本宣科的授課形式,難以滿足學生心中學習的欲望,導致學生對于地理教學逐漸失去興趣。同時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沒有合理充分的整合資源,只注重于課本上的理論教學,而缺乏實踐教學,學生對于很多東西也存在很多的不理解現象,導致學生地理成績不理想,從而轉移學習目標。
1.2師生缺少交流,課堂缺少氣氛
在高中教育教學中,大部分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并不融洽,因為部分教師需要給好幾個班級上課,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以完成教學任務較多,而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而學生也與教師并沒有過多的接觸。以致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并沒有太大的興趣學習,課堂上也缺少學習氣氛。
2.提高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的措施
2.1轉變教學觀念
隨著新課改的實行,要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就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運用新的教學模式教學。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一直都是占據主體地位,而往往壓制了學生的主動性,因此,在新的教學模式中,要將主體地位交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通過教學觀念的轉變,充分營造課堂氣氛,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從而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2.2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教師與學生是構成教學的主要因素,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最好的方法,所以,首先教師要樹立新型的師生觀,尊重和理解每一位學生,把學生當作自己的朋友。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全方位的了解每一位學生,并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同時要充分發揮教師本身淵博的知識和寬廣的胸襟來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敬仰,從而促進師生之間的關系。再者,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滿足各個層次的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多給予學生鼓勵,及時與學生交流和溝通,調節學生的學習情緒,幫助學生穩定持久地學習。最后,通過與學生之間建立的良好的師生關系,帶動學生一起學習,以最大限度促進學生學習發展。
2.3創設問題情境,活動教學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其包含的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數不勝數,在教學過程中,很多地理現象會令學生難以理解,摸不著頭腦,所以教師不能將地理教學局限于課堂、書本之上,而應該活躍學生的思維,以另一種更直觀、更形象的教學方式來幫助學生更加簡單明了地理解地理知識。創設問題情境無疑是一種既能夠活躍學生學習氛圍,又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方法。例如,在講解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這一節中涉及到的熱力環流的問題中,對于熱力環流的形成和變化相信很多學生都難以理解,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實踐中獲取答案。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等信息技術先給學生們講解以便熱力環流的過程和原理,讓學生們有個大致的了解,其次,將學生分為5個人一組的小組進行實驗, 教師先準備好實驗材料:一只長方形的玻璃缸,一塊塑料膜、一袋冰和一袋水加上一盒火柴。準備好相關材料之后,就開始讓同學們進行時間操作:(1)讓同學們首先把冰和水放在長方形玻璃缸內部的兩端,然后用塑料膜將長方形玻璃缸封住,再從塑料膜的一側剪開一個小洞,將燃燒的火柴放進去。(2)問題:火柴冒出的煙霧在冰袋和水袋上面是如何運動的。最后,教師再將學生拉回到所講的內容之上,結合實驗,講解熱力環流的原理和形成過程,那么學生就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同時,經過熱力環流的試驗后,對于這一章節中的氣壓帶和風帶以及氣候變化的內容,學生也會更加容易理解,教師也可以在講解這些內容時,再創設不同的情景,讓學生們在實踐中找出原理。在這樣一種情境下學習,既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又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思想意識和情感意志等方面都能夠得到升華。
3.結語
綜上所述,在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時代,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正確深刻地認識與理解現代教育的特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不僅僅在于地理教學需要有效的教學,對于其他學科同樣需要實行有效性教學,這樣才能夠促進教育事業的進步,才能夠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進行全方面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艾買提江·阿不都外力.新課程標準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實施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68(03):54-55
[2]李文.新課程標準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學策略有效性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4,37(21):44-48
[3]董紅霞. “走班制”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 ,2015,29(88):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