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生壽
【摘要】:在我國城市化速度的不斷加快的背景下,大量的工程項目涌現。對于施工企業來說,如何在施工過程中降低工程造價,減少成本支出,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是施工企業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本文首先介紹了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管理的主要特征,然后又提出了提高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管理的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管理探討
1、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管理的主要特征
1.1單體性
施工企業的生存條件就是向社會交付資質范圍之內的各類合格產品,而在完成這個產品的過程中,又往往會由于規模的不同、技術難度的差異、施工條件的制約以及市場競爭程度的影響,而呈現出不同的價格單體。由此可以看出,每一項不同的工程,都具有自身造價管理的單體性,而這個單體性又意味著施工企業所開展的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的獨特性,換言之,由于受到單體造價的影響,施工企業在實施工程造價管理的過程中必須采取不同的單體性控制和管理。
1.2市場性
從根本上來說,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管理總的控制標準是合同價格,而合同價格又是在招、投標的競爭中所形成的,其反映的是市場的供求關系以及企業與企業之間競爭的激烈程度,也就是說,如果市場競爭過于激烈,那么合同價格的構成就必然會表現得苛刻,相反,則會松弛。由此可以看出,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管理是在客觀市場競爭約束下所展開的工作,所以帶有競爭性、風險性以及優勝劣汰的市場性也是必然存在的客觀現象。
1.3網絡性
施工企業在完成建筑產品過程中,從橫向看,涉及到預算、勞動調配、材料供應、施工技術、機械配置、財務成本等諸多部門的相互配合,協力合作,相互約束完成的;從縱向看,要進行信息跟蹤,招標投標、合同簽訂、組織施工、竣工結算等各個階段逐步完成的。可見,在企業內部形成一個經緯交織的網絡結構。因此,施工企業的工程造價管理,不僅涉及到企業外的整個建筑市場環境,而且涉及到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以及建筑產品自身的特點。
2、提高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管理的建議
2.1做好工程量的統計工作
工程量的統計,是造價管理中一項最基本的工作,統計人員應熟悉施工現場的情況和概預算方面的知識,招標書中的工作內容、標準,合同簽訂的工作內容、標準,掌握一些施工常識,不錯算、漏算工程項目,與預算人員密切配合,善于發現可以進行索賠的因素,如實做好統計報量工作。
2.2做好工程實施中的索賠工作
工程造價管理人員應熟悉招標書中規定和合同文本之規定,善于抓住索賠機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最常見的索賠有;延誤工期索賠,變更索賠,趕工索賠,不可抗力索賠等。承包商不一定期望每一個索賠均獲成功,但不應放棄任何一個索賠機會。同時要注意索賠的程序和有關資料的整理,以作為日后索賠工作的有力證據。
2.3加強對材料設備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中,材料用量和材料價格對施工階段的造價影響很大。工程開工前,按照施工圖紙做好成本預算,提供詳盡的材料計劃,制定成本目標。對于材料采購,承包商深入市場調查,比較多家材料供應商的產品質量和價格,篩選出幾家質優價廉的材料設備供應商,和他們建立長期合作,及時了解材料、設備價格變化情況,特別是對大宗材料的采購,比如商品砼、鋼材、砂石等要多家比選,從中選優,要從源頭上把關,嚴格控制材料采購價格,降低材料采購成本;抓好材料用量控制,做好材料的進場計量驗收工作;實行限額領料和余料回收制度,減少材料消耗。
2.4建立良好的造價管理系統
造價管理部門在承包商內部應處于造價管理的核心地位,其它各部門應與其密切配合,材料采購清單及發票復印件、工程變更、技術交底、施工方案、生產計劃安排等資料都應遞交造價管理部門。然后由該部門的預算人員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比較,定期進行核算,當發現預算用量與實際用量有較大出入時,應分析是預算原因還是施工管理的原因,并相應采取補救措施。當存在投標中不可預見的特殊原因時,應結合合同有關規定及時合理地提出索賠方案。
2.5技術和經濟相結合
經濟與技術,雖是兩個不同范疇的學科,但在工程施工中,兩者結合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施工企業的技術工作,重點放在提高工程質量和保證建設工期上,這是無可非議的,說明重視社會效益的一面。但同時必須注重建設企業的經濟效益,如果一個企業沒有經濟效益,嚴重虧損,面臨生存的危險,那么我們的技術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
技術與經濟,兩者相輔相成,忽視任何一個方面,都會有不良后果。例如:我們制定的一項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如果為了搶工期,不惜代價地投人大量人力物力,雖然搶出了信譽,卻造成了虧損;如果為了保質量,不惜代價地提高建筑標準,雖然保證了質量,卻使工程費用大大超出了工程合同造價。反之,如果我們制定的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在考慮保證工期和質量的同時,也考慮到嚴格控制工程合同造價,厲行節約,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那么,我們就有雄厚的資金購買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從而更有能力使工程的工期和質量得到可靠的保證。因此,技術方案與經濟管理的結合,對加強工程造價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將起著重要的作用。
2.6重視施工的簽證,積極組織索賠
在施工過程就要重視施工簽證,積極組織索賠工作的開展,到工程結算時才能有理有據地進行總索賠。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要重視簽證,善于收集各種有利工自己的證據,如設計變更、趕工、不可抗力、招標文件或合同規定以外的工程均要讓建設單位或監理工程師進行及時的簽證工作。并及時提出索賠方案,以力求在結算時總體索賠成功,并為自己爭取到最大的利益。否則,會出現與建設單位、設計等單位的推諉扯皮現象。從而影響自己的聲譽和經濟效益。
結束語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工程投資的確定與控制變得更為復雜化,這就需要施工企業對工程造價的管理既要全面又要有側重點注意分析和充分利用建設周期中的重要信息,把握市場經濟脈搏,減少中避免建設資金的流失,有效地提高建設資金的投資效益。利用本文提出的工程造價控制策略可以有效的進行工程造價管理。
【參考文獻】:
[1]賀建民.論建筑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管理[J].山西建筑.2011(4)
[2]康曉琳.淺議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管理[J].科技信息.2013
[3]傅愛珍.對建筑施工企業中工程造價管理的探討[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