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 玲
(四平市婦嬰醫院產科門診,吉林四平136000)
產科病房護理中的風險及護理對策
蘭 玲
(四平市婦嬰醫院產科門診,吉林四平136000)
目的探究在產科病房實施護理風險干預對產科臨床護理質量的影響,分析產科臨床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及其處置對策。方法擇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產科收治的260例產婦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產婦的就診時間順序隨機等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各130例,參照組產婦行產科常規護理,研究組產婦行產科護理風險干預,比較兩組產婦的護理效果,以及并發癥發生狀況。結果研究組產婦的護理效果指標均顯著優于參照組,研究組產婦的各類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產科病房中實施產科護理風險干預工作,針對產科臨床護理中存在的風險因素施加相應處置手段,對于改善產科住院產婦的生活質量,降低各類并發癥的發生可能性,具有顯著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在臨床實踐中予以推廣運用。
產科病房;護理;護理風險;護理對策
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在部分住院產婦的病房護理工作中運用了護理風險干預,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擇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產科收治的260例產婦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年齡21~39歲,平均年齡(28.61±4.27)歲,其中包含初產婦190例,經產婦70例,按照產婦的就診時間順序隨機等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各130例,兩組產婦的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護理方法參照組產婦行產科常規護理,研究組產婦行產科護理風險干預,其具體內容如下:(1)建構輕松安靜的分娩病房環境:產科住院病房中的絕大多數孕產婦都缺乏分娩實踐經驗,同時經產婦相較初產婦往往會表現出更加顯著的心理壓力(形如緊張、焦慮、抑郁、恐懼,以及孤獨感等)狀態。鑒于上述情況,產科護士應當切實加強與待產婦的交流和溝通,幫助其預先實現對分娩過程的系統全面了解,同時針對待產婦家屬實施產后基本護理工作實施要點的宣傳教育,針對待產婦及其家屬提出的各類問題和困惑,及時給予針對性的解答和反饋,并在及時處置待產婦心理情緒問題的基礎上,有效改善護患關系,提升產婦依從性。(2)通過實施護理風險評估提高預見性護理控制工作的實踐水平:在待產婦住院初期,護士應當全面收集其一般性臨床資料,包括基本生理體征,既往病史,歷次產前檢查結果報告數據等,并在針對上述一般資料展開全面分析基礎上,聯合產程預先檢測結果中評估揭示的風險因素項目展開系統個案討論,在此基礎上制定形成針對特定產婦個體的專有化護理風險管理實施方案,并以此提升產婦圍產期護理工作的綜合質量,降低產科住院病房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可能性。要切實為圍產期產婦提供人性化的護理服務支持手段,根據產婦院內日常活動的特點,在住院病區及其周邊區域設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標志(形如防滑標志,感染區域警示標志等),降低產婦因院內意外因素發生風險性事件的可能性,并結合產婦群體的日常生活需求,以及行為習慣偏好施加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手段,切實提升產婦圍產期住院期間對臨床護理工作的配合度。(3)切實加強產科護理工作人員的護理專業知識技能培養工作力度。產科臨床護理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實踐過程中,應當不斷提升自身對護理學基礎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的學習掌握水平,同時要不斷提升法律知識學習掌握能力以及法律意識建構層次,并以此提升對產科臨床護理實踐過程中各類風險要素的預防和控制能力,確保產科護理風險控制工作能夠順利實現預期目標。產科護士,尤其是新入職護士,要積極參與醫院定期組織的產科護理知識技巧專題研討會和座談會,并以工作周為單位,及時總結產科臨床護理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并制實施針對性的解決處置手段。要系統全面學習掌握新生兒護理工作的操作技巧,并將其積極引入運用于產科護理實踐工作過程中,切實減少產科病房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可能性,提升新生兒群體的生命安全水平。(4)產科護士應當積極做好與產婦家屬的交流溝通活動,重點指導產婦及其家屬掌握基本的新生兒喂養知識技巧以及風險預防手段,保障新生兒的最佳生命發展狀態。
1.3 臨床評價指標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指標和并發癥發生狀況。
1.4 統計學方法針對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數據選擇統計學軟件包SPSS19.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的護理效果指標比較行產科護理風險干預后,研究組產婦的護理效果指標均顯著優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的護理效果指標比較
2.2 兩組產婦的不良反應狀況比較行產科護理風險干預后,研究組產婦的各類不良反應發生率就顯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的不良反應狀況比較
產科護理與醫院一般護理工作相對照,本身具有一系列特殊性,由于產科護理工作本身面對著一系列的風險因素,因而通常也容易導致護患矛盾發生率顯著提升[1-2]。為切實提升產科臨床護理工作的開展質量,應當積極探索并運用開展產科護理管理工作的針對性方法,為改善產科住院產婦的生存質量提供保障條件[3]。
產科臨床護理實踐過程中本身涉及了多個類型的風險影響因素[4]。由于產婦自身在分娩知識的認知方面存在局限性,因而在產婦家屬不良行為干預的合并作用下,勢必會導致產婦在圍產期過程中出現以過度恐懼、緊張,以及焦慮等為代表的一系列負性情緒[5-6]。在此基礎上,分娩產婦實際發生的異常分娩事件(比如巨大兒、多胎分娩、軟產道,以及胎兒位置異常等情況)、胎兒宮內窘迫、以及新生兒窒息、非正常胎動、胎心率異常、羊水胎糞污染、產后大出血和尿潴留等都是臨床常見危險因素[7]。有學者研究報告了產科護理工作人員素質技能的建設發展水平對產科護理工作質量的深刻影響,護理服務操作流程的不規范性和護換關系的建設障礙能夠給產科護理工作的質量水平造成嚴重的不良干預和影響[8]。
本次研究過程中,研究組產婦的護理效果指標均顯著優于參照組,研究組產婦的各類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上述研究結果充分證實了針對產科病房住院產婦行產科護理風險干預的良好效果,值得推廣運用。
在產科病房中實施產科護理風險干預工作,針對產科臨床護理中存在的風險因素施加相應處置手段,對于改善產科住院產婦的生活質量,降低各類并發癥的發生可能性,具有顯著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在臨床實踐中予以推廣運用。
[1]朱凌馨.產科病房的護理風險與護理對策分析[J].大家健康,2013,7(1):108-109.
[2]潘峰.探討產科病房護理中的風險及護理對策[J].中國民康醫學,2013,25(8):115-116.
[3]魯文君.產科病房護理中的常見風險及護理策略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3,8(27):265-266.
[4]朱婧雅.產科病房護理中的風險因素及護理分析[J].大家健康,2015,9(3):211-212.
[5]吳蘭.產科病房護理中相關風險因素及其對策探討[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19):180-182.
[6]朱燕.產科病房中護理風險分析及護理對策[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60):174,182.
[7]王書麗.產科病房護理中的風險因素分析與處理[J].中國社區醫師,2015,31(34):165,167.
[8]駱綺云,陳向紅,張少璇.產科病區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管理[J].當代醫學,2012,18(12):133-134.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