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7-000-01
摘 要 新課程對體育課程有了全新的基本理念,“健康第一”、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關注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注意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等。這些理念要求體育教師對傳統的體育教學思想的挑戰和突破,有助于改革我們現有的體育教學模式和實踐。
關鍵詞 體育教師 教學觀念 教學方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誠然興趣是打開知識之門的一把金鑰匙,是學生學習生活中需要重點激發的要素。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難以持久,加上體育課又是在室外進行,來自外界的干擾較其它課程要多得多。因此,小學生體育興趣的激發與培養尤為重要,它是提高體育教育教學質量、增強學生體質、使學生健康成長的前提條件。
一、我國小學體育教學的基本現狀
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完善,小學體育課的開課率逐年增加,但是部分偏遠地區依舊體育教學資源落后,甚至還有沒有體育課的現象存在。而一些配備了簡單體育器材,有專門體育教師的課堂,又反應大部分學生對于體育課不是很感興趣。改變體育教學的現狀,就要搞清楚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同時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全面發展我國素質教育。
(一)雖然我國提倡素質教育已經很多年了,但是由于現行的只注重分數的升學制度,限制了其發展,尤其是貧困的偏遠地區,只注重智力發展的思想根深蒂固,分數高是他們改變現狀的唯一出路。致使很多學校沒有開設體育課,乃至開設了體育課的學校,也只是形同虛設,沒有實際開展教學活動,往往體育課都被文化課占據。
(二)偏遠農村學校往往沒有教學場地,或者教材產地年久失修,到處破爛不堪,學生很難開展體育活動;再者教學工具簡單;只是配備了籃球,排球等教具,體育器材嚴重不足。
(三)由于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領導對于教師隊伍的擴建,往往也是只針對文化課進行選拔,很少選擇或培養優秀的體育教師,有些學校設立了體育課,也往往是其他學科老師代課,造成了體育課被文化課盤踞,或是其他文化課老師對于體育課教學不夠了解,也不能帶動學生興趣。
(四)由于社會貧富差距的拉大,讓家長意識到好好學習是改變現狀,孩子走出農村的唯一出路,認為體育課無關緊要,本身孩子年幼并無辨別能力,受其影響,也會出現對于體育課不積極的表現,絕大多數學生沒有主動參加體育鍛煉的迫切要求。
二、注重對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
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和平時對很多優秀課的觀察與分析,認為要想提高體育教學效率;根據國家《體育課程標準》的要求,當前起碼應做好以下三點。
(一)教師要使學生充分認識到體育運動不僅對體育健康有益,而且對心理健康和智力提高也有益。身體健康是人生最大的“本錢”,人只有加強體育運動鍛煉,才能有健康強壯的身體,才能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和抱負。
(二)教師要發揮學校體育中的多種體育活動途徑的優勢,做到課內外結合,讓學生在校外活動中自覺按照一定的體育規范要求進行,實現課內與課外的有機結合,讓學生在校外活動中自覺按照一定的體育規范要求進行,實現課內與課外的有機結合。
(三)教學方法興趣化,教學手段多樣化。低年級的學生好動、好奇、好新鮮,厭煩過多的簡單重復練習。因此,教學方法比較枯燥,教師可采用拍手走、聽音樂走等形式來完成走步的教學訓練。
三、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和個體差異
學生的運動興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運動實踐中逐漸形成和發展的。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培養和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學生缺乏運動興趣的體育是沒有生命力的,是難已收到好的效果的,對于那些鍛煉價值高而娛樂性較差的內容,也要通過適當的組織和教法的改革來激發學生的學、練興趣。如:我在水平二的一節,(健身球)教學課上,先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玩健身球,學生能想出各式各樣的玩球方法、并愿意展示給老師和同學看,學生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玩中得到了體現,老師又加以指導和點撥,更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需要與興趣,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深沉次體驗,也給予了學生足夠的自主空間、足夠的活動機會,誘發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激發了其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將過去那種被動的、枯燥無味的身體鍛煉,變為主動的發現和探索,這種發現和探索有助學生學習興趣的產生。課堂教學效果將在學生身上產生深刻的影響,并延伸到課堂處,最終使學生逐步形成終身學習與鍛煉的意識。
四、注重教學評價的多樣性
在以往的體育教學評價中,體育教師往往是根據統一標準來衡量每一個學生,這樣評價的結果是只有少數學生能夠獲得鼓勵,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大多數學生卻成了失敗者。十個手指有長有短,那么,評價中就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因人評價。在新課改中評價被視為促進學生更好發展的手段,強化了激勵和發展功能,注重教?W評價的多樣性。如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課堂口頭評價、學習態度評價、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進行了解和分析,促使教師對計劃中的教學安排進行適當的調整,從而使每個學生都有發展的空間,都有成功感。
總之,我們體育工作者要認真學習《課程標準》,在教學中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大膽實踐,勇于創新,不斷提高體育教學效率。通過教學使學生懂得運動的快樂,懂得健康的重要,從而形成自覺、自主學習的態度,身體鍛煉能力得到提高,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鄭春華.小學體育課程新理念與教學新策略[J].教學與管理.2003(29):54-55.
[2] 周金石.新理念下體育教學模式的研究[J].教學與管理.2007(24):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