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青
[摘要]現就語文閱讀之于孩子生命的重要性。閱讀使孩子明事理,閱讀使孩子能感悟人世間的復雜情感,閱讀能促使孩子人情練達,從而提高孩子的情商,閱讀教會孩子如何處理人際交往。閱讀的重要性對大多數家長來說認識還不夠,要認識到閱讀的起始年齡和嬰幼兒時期閱讀的重要性。所以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給孩子成長創造芬芳的土壤。做一個不僅僅關心孩子生命健康的家長,更要做一個關注孩子生命成長的家長。
[關鍵詞]閱讀;語文素養;家庭教育
一、引言
北京市教委2016年11月13日正式發布《北京市中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改進意見》今后北京中、高考語文試卷將增大古詩文、現代文閱讀量。《語文學科改進意見》首次對語文教學如何提升學生聽說讀寫能力進行全面說明。有專家評價說,本次學科教學改進意見的提出,標志著學校學科教學將出現革命性的變化。一語中的,指出了今后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北京的教育教學改進,很快將蔓延到全國的教學改進。這不啻為教育教學上的一個重磅消息,也是中高考家長所特別需要關注的。當然語文的教學改進,需要我們學校教師切實改進教學目標,教學方法,適應學生中高考的考試要求。但是語文考試更像冰山一角,大量的積累和閱讀都在看不見的私下,而且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所以語文考試考的并不是學生單單在學校的學習水平,更是學生十幾年來的綜合讀寫能力的體現,所以更需要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
二、語文閱讀之于孩子生命的重要性
首先,閱讀使孩子明事理。孩子嬰幼兒時期,雖然不會閱讀,但是家長可以通過給孩子講故事,讀書,讀文章,特別是給孩子讀傳統文化故事,智慧哲理故事等等,讓孩子從嬰幼兒時期,就接受文化的熏陶,和心靈的啟迪,孩子也會從中學會明白人世間的道理,為孩子長大后的閱讀和做人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可以說,家長這時候給孩子的閱讀,奠定孩子一生的基礎。
第二,閱讀使孩子能感悟人世間的復雜情感。孩子閱世不多,所以很多情感無從體會,可以通過閱讀,讓孩子來透過文字感世,從而明白世間情感。經歷書中人物的悲歡離合,體味人世間的倫理道德。為孩子長大后辨析理解世間的各種道德情感打基礎。
第三,閱讀能促使孩子人情練達,從而提高孩子的情商。人是有頭腦的,能夠思考問題。閱讀更能讓孩子學會不自覺的正確的看待世界,讓孩子的智力得到很好地發展。讓孩子養成積極進取的心態,思維想象力等得到提高。能夠體會人情世故。讓孩子的學習更加積極,對世間的認識更加正確,能夠以積極的正能量來看待身邊的人和事。語文的閱讀理解和作文也會提高。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做一個心靈健康的人。
第四,閱讀教會孩子如何處理人際交往。這是很重要的一點。一個人在社會上的幸福指數很大一部分來自于人際關系。孩子從書中積累獲得的人際交往經驗,會不自覺地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為孩子將來走上社會輕松處理復雜的人際交往奠定基礎。
總之,閱讀能使孩子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求知欲、思考力、表達力的形成及處理問題的方式等方面,都表現出明顯的優勢。臺灣中央大學洪蘭教授曾說:“孩子一生的基礎在于小學的閱讀。三年級以前是learn to read,三年級以后是read to learn”。
正因為從嬰幼兒時期的閱讀對于一個人各方面的成長是如此的重要,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才會導致班里有一部分學生,即使進入初三,也極其不情愿讀書,懶地讀書,對讀書沒有一點興趣。仍然是不明事理,對世間人情一概不能理解。他們的語文閱讀能力極差,教師怎么指導和訓練,這部分學生,就是在閱讀上沒有長進。
究其原因,就是,這些孩子對于文章中所表現的情感不能理解,也理解不了。因為,閱讀能力,考的不僅僅是學生對文章寫法上的理解,考的更多的是對文章主題,人物情感的理解,而學生從幼兒時期就沒有對世間情感的了解,沒有對人物命運的體會。從沒有在閱讀中對人物悲其所悲,樂其所樂。學生在這一方面是一片空白,錯過了閱讀的最佳年齡。所以這樣的學生,他們的眼睛是茫然的,他們的心靈是空洞的,教師常常提醒,他們常常忘記,就是從文章中體會不出,理解不了人物的思想情感。因為人的情感是種復雜的東西,沒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所以教師對這樣的學生,往往是教會了其一,教不會其二。并且他們還很容易受錯誤思想和行為的引導,人生之路容易走偏。這部分學生,思維性格都不夠好,在做人上有缺憾。學習上的自制力,自覺性上幾乎沒有。全靠教師天天的死磨硬靠,才能學一點。所以單單依靠學校教育,沒有家庭教育的積極配合,就能改變學生的說法,是非常不現實的。
認識到了閱讀的重要性對大多數家長來說還不夠,關鍵是更要認識到閱讀的起始年齡和嬰幼兒時期閱讀的重要性。本文也旨在論述嬰幼兒閱讀對于人生的重要性。
三、人生初期四個階段中閱讀的重要性
美國哈佛大學成長心理學教授艾里克森的個體發展的心理社會理論認為:人的自我意識發展持續一生,他把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劃分為八個階段,他認為這八個階段的順序是由遺傳決定的,但是每一階段能否順利度過卻是由環境決定的,每一個階段都是不可忽視的。本文著重探索人生初期四個階段中閱讀的重要性。
第一階段:嬰兒期從出生到1歲
這時的嬰兒就已經不再是一個不懂事的人了,不要認為只要吃飽不哭就行,這時的嬰兒,他的記憶和感知是非常強的,所以這時的家長就應該天天拿帶有強烈對比色彩,鮮艷的圖畫來引導嬰兒觀看,而且孩子也特別喜歡觀看,他會長時間不厭其煩的看,家長這時就要給孩子讀書,跟孩子講解圖畫的內容。因為這時的嬰兒盡管不會說話,但是他所接受的這些最初的信息會留在他的大腦中,為他以后的讀書,或者喜歡讀書,打下基礎。
第二階段:兒童期從1歲到3歲
這時孩子的身體成長很快,慢慢地他可以自由自在爬行、走路等。這時孩子和父母、同伴開始通過言語來交流。這時候是孩子學習語言的最好時機,家長可以通過實物、圖畫、動作來幫助孩子重復模仿大人的聲音,孩子容易記住理解這些語言。這時的孩子也是“看”書的最佳時期。因為這時的孩子,已經會用自己的語言,來看書,講故事,跟家長交流了。所以,這個年齡階段的讀書,家長千萬不能錯過。中國俗語說,三歲看大,一點都不假。而中國孩子,在這個年齡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托給老人來帶,部分年輕的家長也是自己貪玩,不去照看孩子更別說給孩子讀書了。所以錯過了孩子讀書的引導期。
第三階段:學齡初期從3歲到6歲
3—6歲的孩童,語言改變了他們與世界的關系。通過對話,兒童每天吸收大量信息,他們有極高的想象力,對故事、影像有極大興趣。因此,這個階段父母,幼兒園的老師對他們有極大的影響力,有些家庭教育好的孩子已經會獨自讀書了。家長在這個階段就是強化和引導孩子讀書,幫助孩子讀書。這個年齡階段是孩子讀書的關鍵期。
第四階段:學齡期6歲到12歲
孩子開始接受教育、學習讀、寫等。學校是孩子的社會,對他們有極大的影響,家長在孩子的這一時期必須和學校的老師積極配合,當然這時對孩子的影響依然是家庭生活大于學校生活。這是孩子閱讀的黃金期。也是閱讀的最后一個重要時期。因為孩子到了初中,課程很多,中考的壓力很大,孩子真的沒有多少奢侈的時間讀書。若家長再錯過了這一時期對孩子的科學閱讀和大量指導,將會給孩子一生造成難以彌補的缺憾,家長們將會遺憾終生了。
蘇霍姆林斯基說“對一個家庭來說,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如果根壞了,花朵肯定會枯萎?!边@個道理,非常淺顯,都能理解。無須贅述。
我們還可以把父母比作葡萄樹,我們的孩子就是枝子。這顆葡萄樹繁茂旺盛,枝子長在上面才會茂盛結果。因為我們平時看到的葡萄樹,它要不就是靠著葡萄架,要不就是靠著一些殘垣斷壁。若葡萄架搭的很高,它就爬的很高;如若葡萄架搭的很低,它就爬的很低。這不正像我們的孩子,小時候完全的依賴父母的教導。所以父母修養豐富各方面素養高,也就是給孩子成長搭的架子高,孩子才多結果子,才會生命豐富素養高。
四、總結
但是,今天依然有很多父母,忽視家庭教育,矮化家庭教育,認識不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從而放棄了自己應該承擔的最關鍵最重要的責任。豈不知任何事業的成功,都無法彌補孩子教育的失敗。孩子教育的關鍵期錯過無法補救。而從小讀書與不讀書,會造就孩子完全不同的人生!所以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給孩子成長創造芬芳的土壤。做一個不僅僅關心孩子生命健康的家長,更要做一個關注孩子靈命成長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