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晉芬++高鳳琴
【摘要】由于激活和構建圖式在大學英語聽力理解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學聽力教學中也越來越重視圖式理論的應用。本文以圖式理論為依據,闡述了圖式在聽力理解中的作用,并具體探討如何幫助學生在聽力中建立和運用圖式。
【關鍵詞】圖式 激活 應用 大學英語聽力
【Abstract】Because of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activating and building schemata on improv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nowadays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applying schemata theory in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This paper tries to focus on how to help students to build and apply schemata in their listening based on the relevant theory.
【Key words】schemata; activation; application;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聽”不僅是獲得語言的基本途徑之一,也是保證語言規范和加強語言實踐的重要手段。然而這一語言技能恰恰是我國很多英語學習者的弱項。影響聽力理解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語言背景知識對外語聽力理解有著顯著的影響,其次是語言水平。因此學習者對聽力材料無法理解,有時并非語言、詞匯、語法等知識點的障礙,而是忽略了與聽力材料相關的背景知識,即圖式。本文以圖式理論和聽力教學研究取得的成果為基礎,探討了如何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運用圖式理論加強學生背景知識的學習,指導學生的聽力模式,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聽力圖式,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
一、圖式理論與英語聽力教學
圖式作為一個心理術語是從英國心理學家Barlett開始,他認為:“圖式是對過去經驗的反映或對過去經驗的積極組織”。這里的圖式實際上就是學習者儲存在記憶中的信息對信息起作用的過程。他認為人們的記憶不是死記硬背的心理過程,人們在理解、吸收、輸入信息時,對新信息的解碼、編碼都依賴于人腦已存在的信息圖式、框架或網絡。現代圖式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Rumelhart是現代圖式理論創始人之一,他把圖式理論解釋為“以等級層次形式儲存于長時記憶中的一種相互作用的知識結構或構成認識能力的建筑砌塊。”認知結構的代表人物、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豐富和發展了圖式理論,認為圖式具有整體性,同時圖式也可以發展。人在與圖式相互作用中,圖式隨著大腦不斷接受新信息而變化發展,當新舊信息不斷交錯時,圖式可以被重新建構。
根據圖式理論,背景知識在聽力理解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黃建玲認為,口頭語篇本身并不含有任何意思,相反,口頭語篇知識給聽者提供了如何從背景知識中提取或構建意圖的方向。也就是說,含義是聽者頭腦中世界知識和口頭語篇信息交互摩擦的結果,而聽者頭腦中固有圖式是決定聽力理解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以“喬布斯”為例,人們對他的認識可歸納為以下幾個相互嵌入的圖式:1)美國社會精英, 計算機業界與娛樂業界的標志性人物;2)蘋果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3)iPod、iTunes、iPad、iPhone風靡全球的電子產品。聽到有關語篇時,以上相關既存圖式就會在大腦中與語言信號相互作用,產生可理解意義。下面以《大學體驗英語視聽說教程》第一冊的Unit 1聽力材料為例:
Steve Jobs is the co-founder and CEO of Apple Inc. and former CEO of Pixar Animation Studios. He is the largest individual shareholder in Walt Disney. His name is associated with innovative products like the iPod, iPhone and iTunes. He is a much respected corporate leader whose management style is studied worldwide. His attention to design, function and style has won him millions of fans.
Jobs was born in San Francisco in 1955. He became interested in computers when he was a teenager. In 1974, he got a job as a technician at the video game maker Atari. He saved enough money to backpack around India and then returned to Atari.
當學生聽到以上語音材料時,輸入信息與已知信息即大腦中關于“喬布斯”的圖式便自動聯系起來,學生的思維活動也豐富起來,因為喬布斯離世的很多電視報道,以及學生本身對蘋果品牌感興趣,產生相關聯想,激活圖式,并按照這些圖式,對新輸入的信息進行編碼、解碼、推理和整合,提取有關的信息,于是聽者就聽懂了。同時學生也吸收了有關“喬布斯”新知識,如年齡、家庭條件以及如何走上創業之路等相關信息。這些信息也被補充并儲存在大腦中,進一步擴大和豐富了“喬布斯”的圖式。
二、圖式理論的激活與具體應用
以往一些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英語聽力水平起著一定的積極作用。例如,在做聽力練習之前,教師有選擇地介紹一些文化背景信息或給予提示,使學生盡快進入狀態,在頭腦中建立新的圖式,為聽力過程中信息的激活與補充做好充分的準備。或者在做聽力訓練之前先組織學生進行group or pair play模擬練習,如到銀行存款、到醫院就醫、到火車站買票等。由于學生都有這方面的經歷或體驗,參與熱情很高,既存圖式較容易被激活。在激活圖式的基礎上,再進行相應的聽力訓練,學生會感覺比較容易,理解會比較準確。但是,如何幫助學生更加有效地激活圖式并引導學生建立新的圖式,仍是英語教師的的難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教師在幫助學生克服聽力恐懼感和排斥感的前提下,進行有效的聽前引導,同時幫助學生積極能動地構建圖式,來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
1.教師的引導性。有的學生認為自己聽力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詞匯和語法不好。這樣,在聽之前就受到自己不良情緒的干擾和影響導致自己對聽力產生恐懼感和排斥感。心理學家認為,緊張、焦慮、恐懼會妨礙大腦工作,導致思路阻塞,聽辨能力下降,記憶困難等不良反應。因此,幫助學生克服聽力恐懼感和排斥感是有效激活圖式的前提條件。要幫助學生克服聽力恐懼感和排斥感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一方面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知識,另一方面教授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幫助學生提升自信心,逐步克服對聽力的恐懼感和排斥感。
“根據語言學家的研究,聽力理解能力是人的記憶能力、思維能力、概括能力、預測能力、語言轉換能力的綜合體。”因此,聽力課實際是一門語言技能課,明確了聽力教學的這一本質,教師就會在選材和教學方法的設計上減少盲目性。通過教師合理選材和巧妙設計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聽前引導,在圖式理論指導下的英語聽力教學就能夠更加有效地激活和補充學生大腦中的相關圖式,幫助學生發揮圖式的預測、推斷以及選擇信息的作用,從而不斷提高其聽力理解水平。
2.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事實證明,學生在逐步克服對聽力的恐懼感和排斥感之后,教師的合理有效的聽前引導只能激活部分聽力圖式,學生的思維活動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圖式理論指導下的英語聽力教學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激發學生對聽力材料的興趣。學生除了在課堂上吸收教師對相關文化知識的介紹外,還需要積極主動地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課后大量閱讀報刊雜志,收聽英語廣播節目,收看英語的電影、電視,在英語學習網站收集圖片、文字、音頻、視頻等資料。通過多渠道、多途徑構建自己的文化圖式,激發自己對英語的興趣,不斷提高自己。同時還應該積極地通過自己已有的圖式對所聽取材料建立新的更多的圖式。筆者發現,在給學生推薦一些好的英語學習網站和電影、電視劇,如:http://www.bbc.com、Coach Carter (《卡特教練》)、Downton Abbey (《唐頓莊園》)等之后,不少學生會去學習和觀看,并會與其他學生就相關內容進行英語交流,這樣學生大腦中的語言圖式無形中就在不斷地增加和鞏固。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學生積極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逐步建立更多的英語圖式,聽力理解能力會逐步提高。
三、結語
聽力技能是一個綜合技能,包括理解、判斷、概括、邏輯思維能力。而聽力課的實質是一門語言技能課。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必須要求教師在聽力教學中徹底改變以往那種單一的聽錄音模式。在圖式理論指導下,幫助學生克服對聽力的恐懼感和排斥感,通過教師有效的聽前引導以及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來激活、補充和構建自己的英語圖式,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英語聽力水平。
參考文獻:
[1]吳劍,萬朵.圖式激活與對外漢語聽力教學[J].雞西大學學報,2011,11(1):51-54.
[2]Barlett,F.C.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
[3]Rumelhart,D.E.Schemata:The Building Blacks of Cognition.[A].In R.J.Spiro,B.C.Bruce & W.F.Brewer Theoretical Issu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C].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am.
[4]皮亞杰.吳福元譯.兒童心理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5]黃建玲.聽力理解中信息加工理論及其實踐描述[J].外語電化教學,2004,(4):34-35.
[6]何培芬.解碼理論在大學英語聽力中的應用[J].外語電化教學.2003,(6):25.
[7]王瑞昀,梅德明.聽力理解的認知與聽力課教學[J].外語電化教學,2004(1):18-20.
作者簡介:陜晉芬(1982-),女,漢族,山西陽城人,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譯理論研究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