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陳鶴琴先生就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種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必須是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闭纭毒V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兒教師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喚醒家長的主體意識,有效地達到教育目的。
為了讓我們的藝術活動能發揮出它的藝術價值,讓孩子真正地從中感受到活動的樂趣,前期的經驗和準備是非常重要的。發揮家園合作的有效性,提前豐富幼兒的經驗、激發幼兒對學習的興趣、提前讓幼兒感受的藝術等,為藝術的開展做好充分的前期鋪墊。
一、走進大自然,欣賞秋之美
1.帶孩子走進大自然,觀察各種各樣的樹葉,感受樹葉靜態和動態的美。
2.帶幼兒去菊花園欣賞菊花。引導幼兒講述菊花的顏色、形狀等。
大自然是秋天最美的寫實,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師。利用周末,家長帶孩子走進大自然。秋風中,小樹葉時而隨風飛舞,時而沙沙作響。林間小道,樹葉小路婉轉蔓延,大手牽著小手,走上樹葉小路上,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一路走下去,仿佛一首樹葉交響樂,歡快極了。再如,帶孩子游“菊花園”,菊花園中絢麗多彩的菊花;有的花瓣兒像松針,有的宛如媽媽的卷發,有的像一把小傘;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朵朵簇擁,孩子興奮的穿梭在花叢中,輕輕地撫摸花瓣、低頭聞聞花香、微笑著與花兒合影、快樂地和花兒一起舞蹈……這是和爸爸媽媽一起的愉快經歷,不僅賞到了秋菊的絢麗多姿,鏡頭下還留下了許多個快樂的瞬間。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僅豐富了幼兒對秋天美的感知、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也增進了親子之情。
二、親子合作,表現秋之美
1.利用不同的樹葉,和孩子一起制作樹葉貼畫。
2.和幼兒一起用繪畫的形式表現不同顏色、不同形態的菊花。
周末休息或者晚餐后,拿出之前撿回的各種各樣的樹葉,和寶貝一起將這些樹葉進行拼貼,制作樹葉貼畫。制作前,和寶貝一起看看這些大小、形狀不一的樹葉,說說像什么,想象可以用這些樹葉制作成什么:動物、植物、小船、小橋等。在制作的過程中,孩子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很高。
餐后和孩子一起回憶賞菊的情景,引導幼兒用語言講述自己看到的菊花,家長語言提示、完善幼兒的表述,讓幼兒充分感受語言的美,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繪畫的過程中,家長時而語言提示引導、時而提醒幼兒構圖的布局、時而引導幼兒均勻涂色。雖然孩子的筆法稚拙,但充滿童趣。這樣的形式,會讓幼兒主動地關注生活中的美,并用畫筆記錄下來。
三、材料搜集,環境先行
家長配合:提供各種各樣的樹葉、秋天的圖書、菊花的圖片或菊花的實物。
在實施過程中,往往需要有一定的物質材料的支持與準備,比如一些圖片,知識資料,以及與相關的材料等。光靠教師一人收集往往是十分有限的,只有我們平時重視家長工作,努力做好家長工作,動員家長和孩子一起收集,才能使我們的活動開展得更加生動。和幼兒一起搜集材料的過程也是非常有趣的。尤其是撿樹葉,孩子們紛紛帶來了和爸爸媽媽一起撿的落葉,自豪地向自己的小伙伴介紹“這是我和XX一起撿的樹葉,XX說這是什么樹的樹葉。這片樹葉是什么形狀的”。因為前期的經驗,幼兒主動地與同伴講述樹葉的特征、分享自己撿樹葉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孩子始終是主動地表現,這是孩子經驗的體現,也是自信心的體現。將孩子們帶來的樹葉投放在“探索區”,自主性游戲時,幼兒進行樹葉的特征分類。
由此可見,藝術中,家園合作通過多種形式實現經驗前置策略,不僅可以讓家長全面地了解幼兒園教育的目標和內容,主動配合其中,又充分地豐富幼兒的前期經驗,激發幼兒參與的積極性。為活動的開展做好了充分的前期鋪墊。
(責任編輯 李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