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磊
摘 要 抓好學校工作管理,構建和諧校園已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學校也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加強文化建設,創建具有獨特魅力的校園文化,堅持以人為本,努力構建和諧校園,促進學校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學校管理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6-0128-01
學校是社會的一部分,是國家各項事業接班人的培養基地,是先進文化重要的創造和傳播基地。在九年義務教育新課標不斷改革的新形勢下,如何管理好農村小學,探索出一條適合農村小學管理的新路子,是當今農村小學管理研究的新課題。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雖然農村教育狀況有了明顯改善,但仍存在著諸多問題,結合我們學校的教育現狀來看,農村教育的整體發展水平低,與城鄉教育存在著巨大差別,師資力量薄弱,學生基礎差,學生家長的教育觀念不強。
一、加強和改善農村小學學校管理工作
人民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學校的好壞和校長最有關系……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蘇霍姆林斯基曾有個著名的觀點論及校長領導的藝術:“領導學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的確,校長的整體素質如何,將決定一所學校的興衰;管理的成功與否,決定一所學校的生存與發展。校長既是學校的組織者、教育者、管理者,也是學校的領導者。“有什么樣的校長,就有什么樣的學校”“校興我榮,校衰我恥”,這說明校長在學校管理和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功能。一位真正好的學校校長,不僅要有管理意識,更要有正確的領導意識,更要具備公仆意識。這是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構建和諧校園的關鍵。作為一名小學校長,首先要懂領導,其次善領導,再次更要具備領導的意識。在學校中,學生與學生之間,同事和同事之間,難免會產生一些這樣那樣的矛盾,這就需要學校領導去做好協調工作,做好同事之間的溝通和協調,把一切矛盾消除在萌芽狀態。作為學校的一校之長,必須堅持依法治校,規范辦學行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同時也作為學校的領導者和管理者,應具備現代化的管理理念。
二、堅持“以人為本”為辦學理念
現在的教育是以孩子為中心,同時現在學校的管理更是以教師、學生為主題,也就是說以人為本。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是建立在平等、互利、信任的基礎之上。學校管理的對象是人,應該由人出發,以人為本。作為現代管理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思想,人本管理就是使每個人體充分施展才能,通過雙方的配合,將組織中的成員培養成技術管理型人才。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更是學校管理中的“題中應有之意”。按照現在的教育理念,關注師生的需要,把師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極大地激發全校師生參和學校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除加強對師生日常行為的規范,還要加強對教學環境的改善。學校管理要在細節上下功夫,在日常管理中要注重管理策略的選擇和運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要想實現管理的績效,就必須關注人的發展,將學校的發展目標和教師、學生的發展目標進行有效的整合。
三、學校的制度建設
俗話說:“不成規矩,不成方圓”,學校制度是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框架內制定的,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必須堅持依法治校、依法治理的原則,建立健全必要的、可行的、操作性強的管理體系。學校的制度建設要體現以激勵為本的教師理念。學校教育質量的高低,從根本上講,取決于教師隊伍素質的高低和教師投入的多少,在教育體制創新過程中,既要堅持從嚴治理教師的日常行為規范,又要堅持以人為本,重在激勵,制度約束只是基本要求,激勵人才是最高目的,約束機制拉不開教師發展的檔次,而激勵機制更能發揮出人的全部潛能。學校的制度建設,要讓每個崗位都是必需的,每個崗位上都有最合適的人,每個人都在最適合的崗位上,每個上崗的教職員工都有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
四、管理者要排除心理雜念
放下架子,放下成見,虛心學習,坦誠待人,做個開放的管理者,與學校同在,才能徹底走出學校與個人的發展誤區。如果我們不能發揮基中層管理應有的作用,就會對學校的管理決策的執行帶來很大的阻礙,另外在我們的工作中出現信息的扭曲和失真,學校的發展也將會面臨很大問題。我們要正確進行自我認知,才能擔當起中堅力量的角色。
總之,做好表率,作為管理者,必須以身作則,說到做到,只有這樣才能上行下效,我們的團隊才是一支具有執行力的團隊。否則“上梁不正下梁歪”,并會在整個團隊當中制造消極悲觀的氣氛,帶來我們不想見到的結果。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