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旭紅
摘 要:在新形勢下不斷探索、改進醫學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對于培養出合格的醫學人才、推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具體而言,需要充分發揮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功效,深入剖析、探索能促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蓬勃發展和推動學生順利成長成才的策略方法。
關鍵詞:醫學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6-000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6.001
一、加強醫學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并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這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可以說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會議,它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視程度,將對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對醫學類高校而言,根據教育部、衛生部聯合提出的《關于加強醫學教育工作提高醫學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醫學教育,德育為先,要將德育和職業素質培養列為醫學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可以看出思想道德教育在醫學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對優秀醫學人才的培養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再結合教育部等部門制定的《關于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教育的若干意見》,醫藥類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應該認識到由于醫學專業“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特殊性,醫學類高職院校所要培養的人才必須是專業技術過硬、思想素質可靠的衛生技術人才。這需要高校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進一步重視對醫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核心價值觀教育,加強以醫學職業道德、職業態度和職業價值觀為基本內容的職業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道德責任感,重視倫理問題,使其將預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維護民眾的健康利益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責任。
二、當前醫學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狀分析
(一)從學生素質層面來看,醫學類高職院校學生具有復雜多樣的獨特性
一項調查研究顯示,醫學類高職院校學生大部分思想積極、健康向上,具有高度的政治熱情和追求,但在入黨動機上表現出明顯的功利性傾向,政治思想呈現矛盾性;在價值取向上趨向“自我為中心”的個人本位價值觀,集體主義意識薄弱,普遍受到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想的影響;對專業學習的態度總體較為端正,但部分學生缺乏良好的意志力和自律性;職業發展上,其社會責任意識淡化、職業使命感不強,多數學生存在熱心與冷漠并存、進取與彷徨相伴、認同與失落交錯的矛盾心態。可見,面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醫學類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意識存在多元、多樣、多變的新特點。因此,在當前的社會發展形勢,特別是醫患關系日趨緊張的現狀下,圍繞醫學類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教育和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轉變思想價值觀念,重視他人和集體的利益,勇于肩負起救死扶傷、為病患服務的責任,這是作為未來的醫務工作者成長成才道路上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和積極落實的一項長期任務。
(二)從學校教育層面來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視不夠、成效欠佳
由于高職院校承載著職業教育的使命,加之在當前以就業為導向的形勢下,醫學類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培養教育大多以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為出發點,更注重學生的“一技之長”。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更多以專業教育、技能操作訓練為主,較為忽視對學生思想道德、人文精神的熏陶。此外,就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隊伍而言,也存在著人員單一、師資薄弱等問題。具體來說,基于醫學類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導向,大多數專業課教師認為其任務就是完成專業課程的教學,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涉及甚少。而在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受教師隊伍的理論水平、教育實踐能力等因素的影響,也表現出對學生吸引力不夠的情況,從而導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弱化;另一方面,以高校輔導員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為與學生接觸最多、距離最近的教師,大部分輔導員能根據學生實際需要開展針對性教育,但由于多方面條件的局限,輔導員工作也面臨著諸多困境,總的來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難以達到預期目標。
三、提高醫學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的策略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指出,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則是要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形成教書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長效機制。由此可見,提高醫學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需要充分發揮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功效,并從這三方面深入剖析和探索促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蓬勃發展、推動學生順利成長成才的策略方法。
(一)發動全員育人,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協同育人的有效合力
1.調動專業課教師的積極性,使每一位教師成為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一員。在他們中強化教書育人的教育理念,將專業教育與思想教育融合于日常教學之中。特別是基于醫學類專業“高標準、嚴要求”的特點,教師如果能發揮其自身的教育引導作用,學生一定能“親其師而行其道“,在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質上得到有力提升。
2.發揮主渠道教師隊伍的正面教育作用。首先,對傳統課堂的思想政治教育課進行改革與創新,對 “抬頭率”不高、“人到心未到”等普遍問題進行反思,結合醫學類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特點,改變以往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努力提升課程的親和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加強對輔導員、班主任隊伍的建設,注重培養其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專業技能,促進其職業能力的發展與提升,力爭建立一支政治素質過硬、工作能力扎實的高素質學生工作隊伍,在管理與服務中育人。
3.將學生家長納入全員育人隊伍。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雖然大學生都已是成年人,但其思想意識和價值觀仍處于進一步構建并趨于穩定的階段,在這個重要的時期依然需要學校和家庭進行正向引導。為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加強學校和家庭的溝通聯系,借助學生家長的積極教育影響,促進相關工作開展,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達到協同育人的良好成效。
(二)重視全過程育人,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覆蓋廣泛的貫穿力
醫學類高職院校與一般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相同,學制為三年,前兩年時間用于學生進行在校專業理論和技能的學習,一年時間用于完成實習頂崗和就業工作。基于醫學專業學生的嚴格培養標準和培養模式,要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的提升,可以說時間緊、任務重, 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要把握好每一階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運用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提升工作效果。
1.以入學教育為契機,做好新生的思想引領工作。在每年的新生入學教育活動中,積極關注學生的思想狀態和心理需求,通過專業認知教育、心理適應教育等內容,幫助學生盡快了解和融入大學生活,降低焦慮、緊張等不適感。在這一階段,將加強醫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工作,通過入黨啟蒙、醫學生宣誓等活動形式,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人道主義精神,增強他們為發展祖國衛生事業和保障人類身心健康作貢獻的使命感。
2.把握在校學習時期,深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堅持“醫學教育,德育為先”的培養理念,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榮辱觀。這一時期,在以多種形式為載體的教育工作中,要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結合、政治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等原則,促進學生成為品德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醫療人才。
3.加強實訓實習過程中的思想道德教育。與本科高校相比,醫學類高職院校人文素養培育的優勢主要在于學生的動手實踐優勢,因此,醫學類高職院校應當利用學生參與實習、實訓的機會,加強以醫學職業道德、職業態度和職業價值觀為基本內容的職業素質教育,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穩扎實干、敬畏生命的道德品質和道德責任感,使其將預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維護民眾的健康利益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責任。
(三)實施全方位育人,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入腦入心的長期影響力
1.營造豐富的校園精神文化氛圍,以多種形式開展文化素質教育。積極結合醫學類高職院校的特點和學生的精神需求,通過主題演講、知識競賽、風采大賽等多樣化的活動形式,打造校園活動品牌,不斷開展校園文化創新。學生能在積極向上、文明和諧的校園人文環境中,展示自己、鍛煉能力,實現自我教育、自我成長。
2.引導學生開展各項實踐活動。首先,注重專業理論教育、政治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通過貼近社會、貼近生活的教育內容幫助醫學類高職院校學生深入認知國情、了解醫療衛生事業的現狀;其次,支持學生參與各項志愿服務和公益活動,鼓勵學生參加暑期實踐、社會調查等活動,多提供機會讓學生真正走進群眾、接觸病患,在實踐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這一過程中,強化對學生人際溝通能力和人文關懷精神的培養,幫助學生養成關愛病人、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職業操守。
3.借助新媒體新技術開展育人工作。網絡環境的發展和變化是把“雙刃劍”,這一發展和變化曾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不少困惑,不少教育工作者“談網色變”。但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學生的思想和關注點在哪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應該指向哪里。在新形勢下,應該積極拓寬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途徑,充分借助新媒體、新技術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建設,優化網絡環境,以網絡為平臺,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促進與學生的交流互動,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入腦入心,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滲透力和影響力。
參考文獻:
[1] 宋蘇英. 加強醫學類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J]. 衛生職業教育,2010(9):23-25.
[2] 方秋蘭.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醫學類高職教育全過程的思考[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4):84-85.
[3] 熊梅,姚小波. 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J]. 西昌學院學報,2016(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