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艷
(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第五中學)
摘 要:生物教學中應嚴格遵循科學原則,并根據學生情況為其提供合理、高效的學習方式,以提高學習效果。隨著近年教學改革的深入,合作學習策略問世,將其用于生物教學中,不但能改變生物教學面貌,還能提高生物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生物;合作學習;策略;效果
一、合作學習策略概述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以來,我國各種先進性的教學理念被引入教育領域,合作學習策略最為突出。合作學習策略基礎是分析教學結構,也就是從學生的學習動機出發,通過和相關理論知識的結合,全面分析學生的學習合作性,在學習目標基礎上開展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合作學習策略應用期間,首先應了解學生情況,并將其作為基礎分組,然后組織小組共同合作、學習,這樣能提高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二、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的應用
1.突出學生的課堂地位
合作學習策略的應用,象征著生物教學理念的轉變,學生課堂地位的明確。高中生物教學中將學生作為重點,圍繞學生開展教學活動。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的應用,首先需轉變角色,突出學生主體,轉變相對傳統的教學模式,保證學生成為生物課堂的教學主體,這樣能緩解教學壓力,提高教學結果。一般來講,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承擔著監控、輔助的職責,以組織者的方式將學生分成各個小組,并將教學任務發布給各小組,然后輔導每個小組的學習活動,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給予針對性的幫助,從而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策略的作用。另外,在合作學習策略應用的過程中,教師還應明確自身職責,在學生現有知識基礎上開展教學活動,保證高中生物教學按照規定進行。
2.確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指標,也是改變教學方向的關鍵。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策略時,若能準確定位教學目標,將提高教學效果。生物教學活動的開展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知識、技能設定相對明確的教學目標:首先,根據生物教學需求,將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作為生物教學目標,從而為日后的生物教學奠定基礎;其次,將學生的操作技能作為生物教學目標,所有的教學活動均圍繞該目標開展。合作學習最為主要的任務是教師設定教學目標時,不但要充分考慮教學效果,還應根據學生情況設定,只有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才能更好培養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合理分組
分組是合作學習的主要環節,若分組中出現不合理現象,不僅不會滿足教學需求,還會使學生產生諸多矛盾,影響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為保證分組的科學性、合理性,教師應根據學生水平、教學內容,借助互補的方式分組,或讓學生自行組合,保證生物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4.明確小組任務
合作學習策略實施期間,每個小組都應有自己的任務,并由各小組成員分配任務。合作學習策略應用之前,教師需要全面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水平,并了解學生的薄弱環節,制定針對性的學習任務。小組學習任務制定過程中應讓每位學生參與其中,便于更好地培養學生。比如,生物實驗中,教師需將學習任務分配給各個小組,從小組中挑選成績優異者擔任組長,讓每個成員根據自己擅長的領域擔任相應職務,為學生提供自我能力的展示機會。
三、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的應用效果
1.提高學生成績
高中生物教學中,將合作學習策略引入其中,不但能提高各小組的競爭意識,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拉近學生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同時,通過各學習小組的相互交流,能提高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為日后的生物實驗提供基礎,提高學生生物成績。
2.培養團隊精神
生物是動手能力比較強的學科,課堂教學中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能形成互相幫助的良好局面。學習期間,當小組成員意見不同時,可通過日后的不斷交流、溝通解決,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對于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意義重大。
3.培養創新精神
創新是每位學生必不可少的能力,對于高中生物教學來講,生物教學面向的是學生群體,培養對象也是學生群體。故而,學生在生物課堂中有著一定的自主權,能用自己的方式解決生物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此外,教師在發布學習任務時,學生通常會和小組成員交流,該過程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空間。
綜上所述,和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合作學習更加民主、自由,無論是教學效率,還是教學效果,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策略,不但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平臺,還能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生物教學中。因此,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轉變教學模式、教學策略,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以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岑如婕.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應用及效果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52).
[2]何華.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應用及效果探析[J].新課程導學,2017(2).
[3]宋永剛.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應用及效果探析[J].新課程(下旬),2014(12).
[4]魯菲.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應用及效果探析[J].神州(中旬刊),2016(26).
編輯 李 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