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萍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課堂已悄然發(fā)生著變化。信息技術的大量運用,增強了教學內(nèi)容的表現(xiàn)力與感染力,模擬創(chuàng)造了英語學習的真實氛圍,延展了英語課堂的容量;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優(yōu)化其思維方式,從而有效提高學生接受新知的效率。結合實際的英語教學,從三個角度談談信息技術對學生學習效率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英語;學習效率
興趣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和有效學習的一個內(nèi)在動機。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利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抓住學生學習的興趣,輔助以信息技術,將英語課堂變得“靈動”有趣,能讓學生更快地進入角色,提升其參與的興趣,使他們處于主動地位,在輕松愉快中習得新知。針對這一目標,我試著就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而言,做了如下的思考與努力。
一、“有聲有色”,從探索研究中獲得知識
信息技術輔助小學英語教學,能以其生動形象的手段呈現(xiàn)教育信息,全方位、多角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從感官上給學生以刺激,使學生主動投入到英語學習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牛津小學英語1A Unit 10 What colour?就以What colour?Its...作為課文重點句型,向?qū)W生介紹了單詞red,green,blue,yellow和brown。針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單純記憶和拼讀這些新詞匯、新句型是比較困難的,能否利用更直觀的方式,幫助孩子們接受新知,提高上課效率呢?我就想到了信息技術!通過制作Flash,讓學生成為小畫家,利用不同顏色的混合,教授不同的單詞。比如,在學習了yellow和green之后,我將這兩種顏色混合,慢慢blue就呈現(xiàn)在孩子們的面前,孩子們在發(fā)出一聲聲驚嘆的同時,他們也牢牢記住了這幾個單詞的讀法,比單從視覺或是聽覺教授新知來得更有效。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類似的英語課外探索研究活動是學生充分運用英語進行交際,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火花的重要途徑,也是課堂活動的有效延伸,使英語常規(guī)教學變得豐富多彩,教師和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互相受益。
二、“有情有境”,從教材重塑中深化理解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的開始,其導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diào)。而多媒體的運用,就像是在課堂這個有限的空間內(nèi),創(chuàng)設結合課本內(nèi)容的真實英語學習環(huán)境,優(yōu)化課堂教學,讓學生一下子沉浸其中。
牛津小學英語4A Unit 9 Whats the matter?一課中,利用多媒體播放學生喜愛的動畫片《愛探險的朵拉》,引出小老虎找媽媽的故事,通過一系列的設計,重點練習了Whats the matter?Im tired/ hot/ thirsty/ hungry/ ill/ cold. Here is/ are...for you.經(jīng)過事先的鋪墊與導入,學生再回歸課本,對于對話的理解、單詞和句型的掌握就比較容易上手。
從中我也感悟頗多:在上述活動中,基于多媒體的合理使用,教師與學生的角色不再是簡單的output與input的關系,教師與學生可以達到共同合作的關系,而學生一旦成為學習的主導,你會發(fā)現(xiàn)其智慧之火的噴發(fā)遠甚于教師。課外活動伴以音樂、視頻、圖片,會以其先進性、生動性、直觀性等特點為活動帶來了質(zhì)的飛躍,促使學生更快地進入角色,提高了參與的興趣,更能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
三、“有靜有動”,從社會實踐中開拓思維
有效的課外活動,能將教學內(nèi)容融于其中,讓學生在活動中鞏固知識,寓教于樂。同時,也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其好奇心與求知欲,對提高學習效率有促進作用。那么,利用信息技術,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學生能將課本所學知識結合到課外去運用,增加趣味性的同時鞏固相關語言知識,可謂“一舉多得”。
譯林版牛津小學英語6A Unit 7以Protect the Earth為主題,重點描寫了我們周遭生存環(huán)境的現(xiàn)狀,引入環(huán)境保護的話題與相關單詞句型。環(huán)境保護可以說是近幾年很流行的話題,如何結合英語教學開展有效而又創(chuàng)新的教學呢?利用周末,我設計了一項“親子活動”:學生與家長可以去太湖濕地公園,白塘濕地公園以及郊外的水稻田等記錄下他們的所見所聞,影像與文字資料都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將這些多媒體資料整理并制作成一份報告。通過此類形式的活動,反映出學生對于身邊生態(tài)小環(huán)境的關注,進而培養(yǎng)他們留心周圍生存環(huán)境現(xiàn)狀的意識,更是一次很好的環(huán)境保護教育,而這樣的效果是單純的“靜態(tài)”英語課堂教學所達不到的。
從這樣的活動中,我也意識到:學生是富有潛能的生命個體,他們猶如一塊塊烏黑閃光的煤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由于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學生多渠道地加深并拓展學科知識,而非單一地被動接受知識,在與家人享受周末的親子時光,更是助其自我感知到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做到“滲于課內(nèi),寓于課外”。
結合信息技術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教學活動,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有助于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等,突出“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信息技術能將課堂教學進行有效補充與延伸,將英語教學靈動起來,體現(xiàn)人文主義情懷,幫助學生接受新知,提高上課效率。當學生的思想不再固化于課本,教師會發(fā)現(xiàn)他們一個個都是飛揚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