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茜茜
(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中心小學)
摘 要:小學班級管理工作千頭萬緒,班主任應該是一名優(yōu)秀的組織管理者。在教師的組織協(xié)調(diào)下,建立完善的班級規(guī)章制度,深入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耐心聆聽,學會接納,努力營造互助互愛、民主和諧、健康向上的集體氛圍,營造好的學習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
我們班是一個由寄宿體制向托管體制轉變的重要班級,中飯與晚飯都在學校就餐,它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共同體,中隊文化建設對學生的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借此契機,我決定對中隊顯性文化進行“價值重建”。
一、形象標志的創(chuàng)設
自從有了“班徽”之后,我一直致力于讓學生自己動手設計,起草班名、班徽以及班歌等中隊形象標志。由于一年級學生對設計還不知所云。到了二年級上冊,我便將班徽的設計交給學生,學生通過集合、比賽、選拔等活動積極參與。中隊形象標志的產(chǎn)生,有助于學生對中隊產(chǎn)生認同感和自豪感;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的設計活動有助于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合作力,加強中隊的凝聚力。比如班徽的設計,在美術老師的帶領下,利用美術課先讓學生鑒賞一些別具特色的班徽后,再請他們根據(jù)班名設計自己心目中的班徽;美術老師和我一同挑選出12幅優(yōu)秀作品粘貼于黑板上,邀請作者即興演講作品含義,學生舉手投票,在民主篩選中得票數(shù)最多的作品成為我們班級的班徽。“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發(fā)揮學生的各種潛能和主人翁精神。
二、文化環(huán)境的創(chuàng)建
杜威曾說過:“要想改變一個人,必須先改變其環(huán)境,環(huán)境改變了,人也會隨之而改變。”古時的“孟母三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今天的“環(huán)境出人才”,無不證明了環(huán)境文化的重要性。
1.利用教室墻壁,建立中隊文化墻
讓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每一面墻的展示功能不一,具體展示有中隊“全家福”、中隊簡介、中隊活動風采照,代表中隊形象的隊徽、隊歌、隊規(guī)。任務驅動責任墻上有“本草綱目”“中國經(jīng)典”“Happy Birthday”“作品展示臺”“甲骨文”“走遍中國”“走遍世界”“識字報”“繪本日記”“本草小圃”等內(nèi)容。在墻面上以隊為單位,展示學生的各種作品,給每一個學生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引以為豪。教室的內(nèi)外墻面、柱子、門框都可成為物質文化建設的一個展示臺、一道風景線。總之,我們要把教室定位成“學生成功的學園、開心的樂園和溫馨的家園”。
2.建立中隊、家庭圖書角和讀書角
在教室,建立中隊圖書角,為一年級學生準備合適的繪本;在家庭,建立家庭讀書角,請家長為孩子準備合適的書籍,或者向圖書館、同學借閱圖書并進行家庭圖書角評比。
3.關注生命,建立中隊“生物角”
建立“養(yǎng)花、養(yǎng)魚”生命課程。教室外布置“本草小圃”,種植學生自己尋找到的本草,進行悉心呵護與照顧。與此同時,學生利用春天蝌蚪較多之時養(yǎng)蝌蚪,觀察生命的變化。富有生命力的各色花草讓教室充滿生機,游弋的金魚、爬行的烏龜讓教室充滿活力。生命課程讓學生體驗生命的存在與價值,并讓每位學生愛護自己的和同學們的“寵物”,不僅關注了生命的成長過程,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耐心與責任心。
三、制度文化的建設
中隊管理是直接關系到中隊中每個學生是否健康快樂成長的大事。因此,中隊制度文化建設在中隊文化建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責任崗位各領風騷——“集體好幫手任務驅動”
愛默生說:“一個人蘊藏的力量是新奇的,如果不去嘗試,沒有人甚至是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可以。”那么,對于一年級的學生而言,我們就需要給予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嘗試,讓他們展示。
中隊的每個學生都有義務承擔集體的事務,每個學生都要具有做好集體事務的能力,引導學生自主管理,讓學生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他們提供更多的自我表現(xiàn)、體驗成功的機會,鍛煉和培養(yǎng)各個方面的能力。
每個學生每周輪到一個任務驅動,成為任務驅動小隊員,比如:衛(wèi)生值日,領讀,領做眼保健操,擦黑板,擦講臺桌,擦墻壁,擦欄桿,擦杯柜,整理工具柜,整理圖書柜,開關電風扇、電腦、投影儀、電燈,收發(fā)作業(yè)本,收發(fā)工具,檢查準備工作,養(yǎng)花,養(yǎng)魚,小醫(yī)生,衛(wèi)生小衛(wèi)士……除此之外,成立“任務驅動小隊長”,管理任務驅動小隊員是否認真完成任務。這樣讓中隊人人有事做,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上崗服務同學、鍛煉自己、提高自己。激發(fā)濃厚的服務管理熱情,做到小小工作崗,大大凝聚力。
2.激勵獎章備受青睞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勵。”我為中隊學生設計雕刻了幾個特色獎章,分別為“小小中醫(yī)章”(本草綱目)“考古專家章”(甲骨文)“中國經(jīng)典章”(中國經(jīng)典)“課堂明星章”“繪本作家章”“小小吟誦家章”“小小實踐家章”“任務完成章”“小小勞模章”……誰在某方面表現(xiàn)佳,誰就可蓋得一個獎章。每周末積累五個獎章者可領到一份小禮物,有文具、食品等。
總之,班主任要想把班級管理工作做得有條不紊,就必須以學生為主體,掌握管理藝術,發(fā)揮中隊價值,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里取得更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雷麗麗.小學班級自主教育管理初探[J].教書育人,2013(34).
[2]程遠.論小學的班級管理[J].群文天地,2012(18).
編輯 張 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