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淄博世紀英才外語學校)
小胡媽媽是學校一年級的一位學生家長。第一次認識她是一年級新生入學不久,她打電話到教務處來表達自己的擔心,擔心孩子所在的班級是所謂的關系孩子集中的班級,老師會厚此薄彼,格外重視有關系的學生,自己的孩子因此受冷落,得不到同樣的機會和重視。我耐心地給她說明了學校分班的原則和學校老師對所有孩子公平公正的規定,經過一再地確認,她才表示放心,決定讓孩子上一段時間再看。
沒過多長時間,班主任就來找我求助,反饋小胡媽媽很難溝通,一點小事就會無限放大去猜測,對老師也是非常地不信任,老師每次和她溝通都非常有壓力,擔心自己哪句話說不好讓她不高興。
一次學校家長會后,小胡媽媽主動留下來等我。剛開始還是欲言又止,說發生了很多事,一句兩句說不清楚,總之自己非常不滿意,正在考慮是不是能給孩子調個班甚至是換個學校。慢慢交流中,她明確地表達了對班主任的不滿,感覺班主任老師對待孩子們標準不一,對有的孩子偏袒,不公正,認為老師偏袒。她說的孩子的名字都是班里幾個比較調皮的孩子,根據我平時對這個班和這位老師的了解,我猜測是老師對于班內幾個調皮的學生的評價標準和一般孩子有所不同,老師的本意應該是想給這幾個孩子設定跳一跳能夠得著的目標,用鼓勵的辦法幫助這幾個孩子不斷進步。從家長的角度認為老師應該對所有的孩子一個標準,對這些孩子應該更嚴厲一些,這樣對其他學生才公平。而且老師很多時間都用在和這幾個調皮的孩子的溝通和關注上,對班里其他的學生自然相對要少,這對其他學生是不公平的。
明白了事情的大致原因后,我又有了新的疑惑:這個問題不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通過老師和家長的溝通應該很容易互相理解,怎么家長會有這么多的不滿、擔心和困擾呢?會不會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呢?
因為能明顯感受到小胡媽媽憤怒背后的渴望和失落,我首先表達了對小胡媽媽的感受和理解,對她認為老師應該公平公正這一觀點的認同。接著還是建議她和班主任直接溝通:
“小胡媽媽,你有沒有和班主任正式交流過你的這些想法和感受?”
“我每次都想跟班主任談,她每次都跟別的家長在交流。”小胡媽媽說。
“是有這種可能,老師提前約了別的家長或別的家長約了她。或者是別的家長早到了,她們已經開始交流,你也可以試試等她交流完或提前和她約見。”我繼續建議。
“我覺得她跟別的家長都有時間,就是跟我沒有時間……我每次見到班主任,她都會笑笑對我說:‘我還有事,我先去處理了。”小胡媽媽氣呼呼地說。“別的老師我都溝通得很好,但和這個班主任總是感覺有距離,無法走近她。”
小胡媽媽的回答讓我終于明白了問題的真正所在。
班主任幾次表達過和小胡媽媽溝通的壓力,從小胡媽媽的描述中也印證了班主任緣于和她溝通的畏難,或者害怕導致誤會而盡量避免去和她溝通,這讓小胡媽媽更為惱火。我的眼前出現了一幅畫面:小胡媽媽在指責,班主任在打岔,而小胡媽媽聯系不到班主任,更加憤怒地指責。
“小胡媽媽,根據我多年的了解,班主任不是一個很善于表達自己的人,我猜可能是你們之間的溝通出了點問題,建議你找她約時間直接溝通。如果你需要我的幫助,我們可以三個人坐下來聊一聊。無論怎樣,關鍵是一定要表達你的感受。還有一點就是她膽子很小,你猜她會不會是有什么擔心啊?”
這句話一下子觸動了小胡媽媽:“你說她不善于表達自己,好像是的。”“她膽子小,好像也是。”“她有擔心……難道她怕我?”“有可能啊!”“我又不是老虎。”她若有所思,一直在自言自語。意識到老師可能是因為怕自己而逃避自己,小胡媽媽的怒氣沒了,反而變得有點不好意思。
在我的鼓勵下,小胡媽媽最后決定還是自己找時間和班主任老師交流,從她平和下來的表情和語氣中,我相信她能和班主任老師做一個很好的溝通。后來從班主任那兒也證實了我的推斷。她們兩人在微信上聊了一個多小時,整個溝通過程很坦誠也順暢,兩個人都表達了自己的感受,都發現了自己的問題,小胡媽媽理解了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想法和做法,班主任也放下了對小胡媽媽的恐懼,小胡媽媽給班主任的最后留言是:“今天晚上做夢都會笑醒的!”
為了幫助班主任對小胡媽媽有更多的理解和懂得,我和她一起融化了家長的冰山。當班主任看到小胡媽媽的應對姿態除了指責還有討好時,她是被觸動的。當她看到小胡媽媽的期待和渴望時,她有了更多的懂得和理解。當她看到小胡媽媽的自我價值很低時,她流露出了更多的心疼,表達出一定會對孩子有更多的關注和呵護,對家長有更多的溝通和理解。這時,從班主任的臉上,我看到的是愿意,而不是必須去做的被迫。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作為一名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需要時時用心覺察,用愛溝通!
編輯 曾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