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腦動脈瘤顯微手術治療的應用與臨床觀察
王瑞
目的分析腦動脈瘤顯微手術治療的臨床價值。方法72例腦動脈瘤患者, 按治療方式不同分為顯微組與常規組, 各36例。顯微組采用顯微手術夾閉治療的方式進行治療, 常規組采用血管栓塞術進行治療, 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花費、術后恢復時間以及治療效果。結果顯微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花費以及術后恢復時間均顯著優于常規組患者,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顯微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7.22%, 高于常規組患者的83.3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腦動脈瘤顯微手術治療的價值突出, 手術時間與住院花費相對較少, 臨床治療效果顯著, 且患者術后恢復時間較快。
腦動脈瘤;顯微手術;血管栓塞術
腦動脈瘤屬于臨床顱內腫瘤中較為常見的疾病類型, 且易于引發蛛網膜下腔出血, 病死率與致殘率相對較高[1]。傳統的手術治療中, 多采用血管造影或者對癥治療的方式, 但是實際的治療效果不夠理想[2]。文章將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36例腦動脈瘤患者作為分析對象, 分析顯微手術在腦動脈瘤治療中應用的價值, 現總結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72例腦動脈瘤患者作為分析對象, 按治療方式不同分為顯微組與常規組, 各36例。顯微組患者男20例, 女16例, 年齡42~76歲, 平均年齡(58.71±6.65)歲。常規組患者男20例,女16例, 年齡42~76歲, 平均年齡(58.71±6.6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術前實施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或者腦血管CT成像檢查, 常規組采用血管栓塞術治療, 頸項全身麻醉, 經動脈穿刺插管, 基于患者動脈瘤體以及相關情況實施造影,術后常規尼莫地平對腦血管進行控制以及抗凝治療等[3,4]。顯微組采用顯微手術夾閉治療的方式治療, 全身麻醉, 翼點入路, 顯微鏡下側裂分離, 腦脊液排放后, 全面展現動脈瘤并夾閉治療[5]。術后預防性應用法舒地爾以及尼莫地平治療。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花費、術后恢復時間。統計兩組治療效果, 療效評價標準[6]:治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 動脈瘤消失;好轉:患者臨床癥狀改善, 動脈瘤體積縮小>50%;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總有效率=治愈率+好轉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比較 顯微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花費以及術后恢復時間均顯著優于常規組患者,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顯微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7.22%, 高于常規組患者的83.3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比較
注:與常規組比較,aP<0.05
組別例數手術時間(m i n)術后恢復時間(d)住院花費(元)顯微組3661.28±4.11a14.28±1.49a10430.45±1657.87a常規組3685.07±5.4128.07±0.3850764.48±1076.28 t 21.0153.81122.44 P <0.05<0.05<0.05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
血管栓塞術是當前臨床治療腦動脈瘤的常用方式, 多在患者病情穩定后實施血管栓塞治療[7]。但是基于大量的臨床治療研究結果來看, 患者的治療效果不夠理想, 且治療后腦水腫、腦痙攣等并發癥發生率相對較高[8]。
隨著現代微創技術的快速發展, 顯微手術逐漸在腦動脈瘤治療中得到推廣應用。顯微手術治療的方式不但能夠預防患者病情的進一步發展, 同時能夠全面清除處于蛛網膜下腔的積血以及腦內血腫等, 降低繼發性腦血管痙攣、腦動脈瘤破裂等不良問題的發生率[9,10]。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顯微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花費以及術后恢復時間均顯著優于常規組患者,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顯微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7.22%, 高于常規組患者的83.3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顯微手術治療腦動脈瘤的重要價值, 臨床應用的可行性較高。
綜上所述, 腦動脈瘤顯微手術治療的價值突出, 手術時間與住院花費相對較少, 臨床治療總有效率較高, 且患者術后恢復時間較快。
[1] 曹勇, 鄭慧軍, 范魯鼎, 等.早期顯微手術夾閉瘤頸治療腦動脈瘤破裂出血的方法及臨床效果.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 6(12):17-18.
[2] 朱迪, 杜任飛, 梁旭光.顯微手術夾閉及血管栓塞術在腦動脈瘤患者中的治療療效分析.中外醫療, 2015, 9(23):99-100.
[3] 連澤豪.顯微手術夾閉與血管栓塞術治療腦動脈瘤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5, 9(14):66-67.
[4] 曹彥鵬.血管栓塞術及顯微手術夾閉術治療腦動脈瘤的療效和安全性.中國醫藥科學, 2016, 22(19):160-162.
[5] 朱軍武, 高永峰, 周國勝.早期顯微手術夾閉瘤頸治療腦動脈瘤破裂出血的療效分析.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6, 23(21): 113-114.
[6] 吳珂.顱內動脈瘤破裂早期顯微手術與血管內栓塞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中外醫療, 2014, 8(16):19-21.
[7] 趙暉, 張紫寅, 唐建建, 等.血管內治療和顯微手術治療急性期顱內動脈瘤破裂的療效對比觀察.浙江臨床醫學, 2013(5): 626-628.
[8] 韋樹德, 韋廷求, 肖泉, 等.腦動脈瘤破裂的早期顯微手術治療臨床觀察.右江醫學, 2014, 42(5):576-578.
[9] 葉遠良, 陳勇, 羅毅, 等.翼點“鎖孔”入路顯微手術治療前循環動脈瘤的臨床研究.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 2013, 35(1):34-35.
[10] 仇振巍.顯微手術夾閉方法應用于腦動脈瘤的治療效果分析.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5, 21(21):3161-316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4.018
2017-04-25]
112000 鐵嶺縣中心醫院神經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