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鳳娟 司徒瑞儒 張曉媚 何卓雄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藥敏分析
庾鳳娟 司徒瑞儒 張曉媚 何卓雄
目的探討尿毒癥維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藥性, 為該類患者臨床用藥提供指導。方法回顧性分析180例尿毒癥MHD患者的臨床資料, 采用VITEK-2微生物鑒定及藥敏分析儀進行細菌的鑒定及藥敏分析。結果180例MHD患者中95例患者出現感染, 感染部位依次為:肺部感染39例(41.1%)、創口感染25例(26.3%)、尿路感染17例(17.9%)、血液感染14例(14.7%)。95例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主要有:鮑曼不動桿菌、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奇異變形桿菌、金黃色葡萄球、真菌等。真菌對兩性霉素、氟胞嘧啶耐藥率為0;檢出的革蘭陰性桿菌對喹諾酮類耐藥率較高;革蘭陽性球菌耐藥現象均比較嚴重, 青霉素、紅霉素、磺胺類、阿奇霉素均有菌株表現為高度耐藥, 萬古霉素敏感。結論尿毒癥MHD患者的感染以革蘭陰性菌株感染為主, 且對常用抗菌藥物比較敏感, 但是革蘭陽性球菌對常用抗菌藥物耐藥性偏高, 應根據藥敏試驗結果合理用藥。
維持性血液透析;感染;藥敏
有研究指出, 隨著人口老齡化進展, 慢性腎臟病(CKD)發病率呈逐年上升, 導致終末期腎病(ESRD)的發病率也大大增加[1,2], MHD是治療ESRD患者的基本治療手段,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 MHD者的療效不斷增高, 患者生存期得以延長, 但是MHD患者的細胞免疫功能以及體液免疫功能受到嚴重的損害[3], 往往容易導致感染, 有相關研究證實, 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實施MHD)感染率僅次于心血管感染[4],同時也是致死的重要原因, 因此, 科學的掌握MHD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藥敏結果, 以便指導臨床防治工作, 從而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5]。本次調查以本院2014年2 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180例MHD患者為研究對象, 分析MHD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藥敏, 作出如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7年3月在本院治療的M H D患者180例作為研究對象, 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1.2 方法 采用V I T E K-2微生物鑒定及藥敏分析儀進行細菌的鑒定及藥敏分析。
2.1 感染部位 180例M H D患者中95例患者出現感染,感染部位依次為:肺部感染39例(41.1%)、創口感染25例(26.3%)、尿路感染17例(17.9%)、血液感染14例(14.7%)。
2.2 感染病原菌分布情況 95例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主要有:鮑曼不動桿菌、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奇異變形桿菌、金黃色葡萄球、真菌等。見表1。
2.3 95例主要病原菌藥敏結果 真菌對兩性霉素、氟胞嘧啶耐藥率為0;檢出的革蘭陰性桿菌對喹諾酮類耐藥率較高;革蘭陽性球菌耐藥現象均比較嚴重, 青霉素、紅霉素、磺胺類、阿奇霉素均有菌株表現為高度耐藥, 萬古霉素敏感。見表2,表3, 表4。

表1 95例感染患者主要病原菌分布情況分析(n, %)

表2 4例真菌的耐藥情況分析(%)

表3 主要革蘭陰性桿菌耐藥情況分析(%)

表4 主要革蘭陽性球菌耐藥情況分析(%)
MHD會嚴重破壞人體局部皮膚防御屏障功能, 并且大多數的MHD患者伴隨營養不良、貧血等癥狀[6], 自身免疫功能低下, 在細胞免疫及體液免疫功能差或者喪失的狀態下,容易發生各種各樣的感染, 而且感染的部位主要集中在人體的肺部、泌尿道、血液、創口等, 本次調查結果證實了這一點。根據MHD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 需要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老年患者更加容易發生肺部感染, 這與患者年齡升高后, 機體抵抗能力下降, 同時基礎疾病發生率及嚴重程度相對更高有關[7,8]。因此, 對于此類MHD患者有必要進行基礎疾病的有效控制和提高機體抵抗能力輔助治療[9];由于糖尿病腎病患者和高血壓腎病患者的感染率相對較高, 此類患者需要在MHD同時, 注意對患者血糖和血壓的有效控制[10]。結果顯示, 感染的病原菌分布:革蘭陰性桿菌占65.3%, 革蘭陽性球菌占11.6%, 真菌占4.2%, 這與國內其他學者的報道相符[11]。革蘭陰性桿菌中前四位的細菌是:鮑曼不動桿菌、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革蘭陽性球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革蘭陰性桿菌多屬條件致病菌, 與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機體正常菌群失衡、免疫力低下有關[12]。藥敏結果顯示:MHD患者感染病原菌對各種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藥現象, 革蘭陰性桿菌對喹諾酮類耐藥率較高,鮑曼不動桿菌近年的感染率出現上升, 且表現為多重耐藥,有研究資料顯示, 其易造成重癥監護室的爆發性流行, 值得臨床關注[13,14]。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對革蘭陰性桿菌比較敏感。革蘭陽性球菌中臨床常用的抗生素耐藥現象均比較嚴重,青霉素、紅霉素、磺胺類、阿奇霉素均有菌株表現為高度耐藥, 對萬古霉素敏感。透析患者感染的耐藥菌呈逐年增加趨勢, 深究其原因, 不難發現, 與臨床上抗生素的使用有著密切的關系, 腎臟科平時避免應用有腎毒性的抗生素如氨基糖苷類、利福平、萬古霉素、亞胺培南、美洛配能, 其耐藥率較低, 而較多應用的腎毒性較小的抗生素如大環內酯類、喹諾酮類, 則耐藥率普遍較高, 另外, 耐藥菌中多重耐藥菌所占比例較高, 95例細菌中有21例為多重耐藥菌(MDROS), 占22.1%, 這也與國外報道相符[2]?;颊甙l生肺部感染后, 進行細菌培養和敏感性試驗, 合理用藥。
[1] 伊雙艷, 付士輝, 肖鐵卉,等.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腎臟病發病狀況及其對遠期預后的影響.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 2013, 5(2):130-133.
[2] Letsios A.The effect of the expenditure increase in the morbidity and the 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end stage renal disease: the USA case.Hippokratia, 2011, 15(1):16-21.
[3] 賈麗芳, 馮悅民, 王甲正,等.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臨床特點及相關因素分析.山西醫科大學學報, 2014, 45(1):47-49.
[4] 陳嘉.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特點及意義.中國血液凈化, 2013, 12(5):282-286.
[5] 陳玉強, 盛曉華, 汪年松,等.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型病毒性肝炎150個月隨訪研究.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 2012, 13(2):134-137.
[6] 壽苗林, 楊愛華, 孟祥磊.透析頻率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影響研究.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4, 24(13):3248-3249.
[7] 錢曉惠, 邵紅瑛.血液透析患者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與對策.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0, 20(24):3910-3911.
[8] 郭淑霞.血液透析耗材消毒與血液透析室復用間空氣污染關系的對照研究.國際移植與血液凈化雜志, 2011, 9(5):32-35.
[9] 金曉冰, 朱臘榮.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危險因素.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11, 10(1):61-62.
[10] 徐麗云, 林荷芹, 徐光標,等.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 2010, 11(2): 159-160.
[11] 彭建華, 楊波, 潘健濤.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特點及藥敏分析.醫學臨床研究, 2007, 24(4):647-649.
[12] 馬冬梅, 陶慶春, 齊宏偉,等.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中國預防醫學雜志, 2012, 52(3):67-69.
[13] 王偉華, 鄭逸華.危重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07, 17(2):227-229.
[14] 楊慧,向平超,郭偉安,等.RICU多重耐藥菌的耐藥及危險因素分析.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雜志,2010,9(1):19-2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4.040
2017-05-15]
510220 廣州市海珠區中醫醫院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