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瑜
國產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抗病毒療效分析
盧瑜
目的探究國產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抗病毒的治療效果。方法512例乙型肝炎患者, 采用隨機數字法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每組256例。實驗組采用國產恩替卡韋進行治療,對照組采用阿德福韋酯片進行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用藥24周以及48周谷丙轉氨酶(ALT)、乙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和藥物不良反應。結果治療后, 實驗組患者ALT水平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HBV-DNA水平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73%,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6.64%,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國產恩替卡韋在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抗病毒療中取得了良好地效果, 就有較高的安全性, 應在臨床的實踐中積極推廣。
恩替卡韋;慢性乙型肝炎;早期抗病毒;國產
在臨床醫學中, 慢性乙型肝炎就是指乙肝病毒檢測為陽性, 并且不明確具體的發病日期且伴有慢性肝炎臨床表現特征, 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惡心、腹脹以及肝區疼痛等。在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過程中, 主要就是最大限度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 使患者干細胞炎癥壞死以及肝纖維化的程度減輕, 同時緩解肝硬化、肝細胞癌以及并發癥的發生。臨床中,經常使用的藥物有阿德福韋、拉米夫定等, 但是這些藥物在治療的過程中, 往往會使患者產生耐藥性, 因此, 對恩替卡韋的使用成為當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焦點話題。為此, 將對選取2013年1月~2016年2月在本院進行治療乙型肝炎的患者512例進行探究, 現將探究的結果進行如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6年2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512例乙型肝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數字法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各256例。實驗組中, 男144例, 女112例,平均年齡(50.22±0.21)歲, 平均體重(60.62±2.26)k g;對照組中, 男140例, 女116例, 平均年齡(52.52±1.68)歲, 平均體重(63.28±3.39)k g。兩組患者性別、年齡以及體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實驗組患者采用恩替卡韋分散片進行治療, 口服, 1次/d, 需要連續服用48周;對照組患者采用阿德福韋酯片進行治療, 口服, 1次/d, 連續服用48周。兩組患者在進行不同用藥的基礎上, 均口服抗肝炎病毒的藥物進行治療,還需要使用還原型谷胱甘肽以及水飛薊素對患者進行保肝治療, 治療的過程中, 患者不能夠私自停藥, 需要根據醫囑進行增減藥量, 防止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用藥24周以及48周A L T、H B V-D N A水平和藥物不良反應。患者的不良反應根據患者是否發生惡心、嘔吐以及頭暈等臨床癥狀進行判斷。患者的A L T、H B V-D N A水平根據患者的化驗結果進行判定。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 P S S 17.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A L T水平比較 治療24、48周后, 實驗組患者A L T水平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H B V-D N A水平比較 治療24、48周后, 實驗組患者H B V-D N A水平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73%,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6.64%,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治療24、48周后A L T水平比較, U/L)

表1 兩組患者治療24、48周后A L T水平比較, U/L)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時間實驗組(n=256)對照組(n=256)tP 24周42.36±2.36a45.36±3.6810.9800.00048周40.08±1.27a42.88±2.8914.1920.000
表2 兩組患者治療24、48周后H B V-D N A水平比較, ×102c o p i e s/m l)

表2 兩組患者治療24、48周后H B V-D N A水平比較, ×102c o p i e s/m l)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時間實驗組(n=256)對照組(n=256) 24周5.0±0.1a5.4±0.148周4.8±0.1a5.0±0.1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n(%)]
恩替卡韋分散片是一種鳥嘌呤核苷類似物, 主要是能夠對乙肝病毒多聚酶起到抑制作用, 具有起效快、耐藥性低等特點, 是目前我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首選藥物。本藥物在使用的過程中, 需要嚴格按照醫囑進行服用, 不能夠盲目進行服藥。腎功能不全的患者的需要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服用[1]。阿德福韋酯片是一種常用于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藥物, 具有耐藥性低的特點, 但是起效速度比較慢。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 需要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服用。
通常情況下,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人體的肝部受到病毒的感染所導致。病毒主要是通過T細胞在對人體機體產生細胞免疫時, 損傷人體的肝細胞[2]。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較強的傳染性、致病率高、傳播形式不固定以及治療周期長等特點。在臨床的治療中, 通常使用阿德福韋酯片、拉米夫定、以及恩替卡韋分散片、替諾福韋進行治療, 但是替比夫定, 阿德福韋, 具有起效慢的特點, 在患者長期的治療中, 病毒具有較高的耐藥性, 最終的治療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同時這兩種藥物安全性較低[3-5]。就作者多年的從業經驗來看, 在患者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過程中, 不應該把重點都放在乙型肝炎病毒的對抗治療中, 應在治療的同時, 關注對肝臟的保護, 只有將兩個部分結合到一起才能夠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恩替卡韋是新研發的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藥物, 也是治療乙肝慢性病毒的一線藥物, 與其他兩組藥物相比, 具有血藥濃度相對較高、耐藥性較低的特點, 同時在抗病毒方面, 效果也比較好[6,7]。
恩替卡韋在阻止患者的血清轉氨酶持續增高方面, 能夠起到顯著效果;通過藥物的治療, 恩替卡韋能夠有效地抑制HBV病毒的復制和繁殖, 治療的效果明顯要比阿德福韋要有優勢[8,9]。從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來看, 恩替卡韋具有更高低安全性。在兩組患者治療的過程中, 需要嚴格按照醫囑進行服藥, 切不可私自停藥, 需要患者家屬共同督促患者進行服藥, 防止患者私自停藥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10]。
綜上所述, 國產恩替卡韋在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抗病毒療中取得了良好地效果, 國產恩替卡韋能夠降低ALT指數, 同時也能夠降低患者的HVB-DNA, 并具有較低的耐藥性以及較高的安全性, 應在臨床的實踐中積極推廣。
[1] 姚光弼, 朱玫, 王宇明, 等.恩替卡韋與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隨機、雙盲、雙模擬對照研究.中華內科雜志, 2016, 45(11):891-895.
[2] 尤紅, 吳曉寧, 王倩怡, 等.恩替卡韋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償期和失代償期的2年抗病毒療效比較.首都醫科大學學報, 2015, 31(5):563-565.
[3] 劉碧霞, 張倫理, 李小鵬, 等.慢性乙型肝炎不規范停用恩替卡韋復發后再次恩替卡韋治療的效果.廣東醫學, 2015, 26(8): 1263-1265.
[4] 徐京杭, 于巖巖, 斯崇文, 等.馬來酸恩替卡韋片治療HBeAg陰性慢性乙型肝炎的隨機、雙盲、雙模擬對照、多中心臨床研究48周結果.中華肝臟病雜志, 2015, 20(7):512-516.
[5] 肖寒, 馬陳斌, 張利霞, 等.恩替卡韋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載量與TGF-β1的影響.南方醫科大學學報, 2016, 32(4):589-592.
[6] 喻劍華, 施軍平, 武靜, 等.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韋酯初始聯合與恩替卡韋單藥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和安全性比較.中華肝臟病雜志, 2016, 19(2):88-92.
[7] 張弦, 蔣偉, 甘建和, 等.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及其對外周血調節性T細胞水平的影響.山東醫藥, 2016, 56(34):42-44.
[8] 鄭人源, 張琴, 高勇, 等.國產恩替卡韋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的Meta分析.世界華人消化雜志, 2014(14):2028-2033.
[9] 郭立杰, 王艷, 王敏, 等.國產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抗病毒療效觀察.實用肝臟病雜志, 2017, 20(2):226-227.
[10] 閔文.恩替卡韋聯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療慢性乙型肝炎132例療效分析.中國醫藥指南, 2013(16):571-57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4.062
2017-05-04]
518020 深圳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