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第七中學 張朝清
用活網絡大數據,科學進行數學試卷分析與講評
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第七中學 張朝清
對試卷進行科學有效的分析和講評,是形成知識網絡的有效手段,對發現和彌補數學遺漏知識,提高解題思路和能力,積累豐富的數學學習活動經驗有很大的幫助。在當前網絡評卷的背景下,相關智考平臺中網絡生成了大量的考試相關數據,為教師開展多維度的學情分析提供了有利條件。借助網絡平臺的相關數據,教師不僅能清楚地了解到學生各塊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能進行有針對性、實效性的講評。
網絡大數據;學情分析;試卷講評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指出: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與發展,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要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開發并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在當前信息技術大爆炸的今天,教師要善于利用網絡大數據改進學情分析方法,科學有效地進行試卷講評。
長期以來,考試作為定量評價的一種有效方式,其結果是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情況,調整教師自身教學策略的重要依據。對試卷進行科學有效的分析和講評,是形成知識網絡的有效手段,對發現和彌補數學遺漏知識,提高解題思路和能力,積累豐富的數學學習活動經驗有很大的幫助。在當前網絡評卷的背景下,相關智考平臺中網絡生成了大量的考試相關數據,為教師開展多維度的學情分析提供了有利條件。借助網絡平臺的相關數據,教師不僅能清楚地了解到學生各塊知識的掌握情況,智學網還專門開辟了試卷講評專欄,可直接在網頁上進行講評,針對每小題的得分及解題情況,為試卷講評做出了科學全面的分析。下面,筆者就本地區的中考模擬卷,結合智學網的相關分析,就做好數學試卷的分析與講評談一些認識。
一張試卷就是一面鏡子,照射出各種各樣的學情,通過這面鏡子,教師能夠了解到各層次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和學習狀態,發現教師自身教學存在的問題。在網絡評卷的大背景下,教師若能通過相關網絡提供的數據認真分析,發現優劣勢,分析知識的薄弱點、知識的掌握情況、解題的習慣,對后續學習矯正有很大的幫助。
數據1:班級成績數據分析。進入網絡平臺,智學網根據批改情況已自動生成如下數據:班級成績,包括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最高分、最低分、各分數段人數,標準差,優良、合格、不合格占比等一目了然。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橫縱向對比,能清楚分析出教學班級整體學情,對教師和學生進行教與學的反思提供依據。如:各分段人數與平行班的對比,即可看出本班優劣勢在哪,如果平均分、優秀率低于總體平均,說明在優生培養方面有欠缺,需要進一步提高。
數據2:試卷整體分析數據。智學網根據批改情況生成了本次考試的難度、信度和區分度,對教師更好地分析試卷提供數據依據。傳統分析試卷時,教師要花大量的時間對各知識板塊的掌握情況、各知識點的得分情況、各小題的得分率等逐一進行統計分析并記錄,耗費了大量的人力。而今智學網給了我們一個完整的分析,包含考查知識點,知識點的權重,平均得分率等,教師只需根據其分析,調整教學策略,為試題講解提供數據支持,節省了大量的分析時間。根據每個知識塊的得分情況,教師在整體上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為編寫講評教案提供了依據。對于具體的錯題,教師應以當事人的心態,分析造成這樣錯誤的原因是什么,是知識有缺漏還是解題中忽略了什么條件,或有什么隱含條件未挖掘,有沒有多種可能等。另外,學生出錯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相近知識點的混淆,對概念理解不是很到位等。從錯題中要和學生一起分析原因,分析考查的知識點和數學思想,考查的意圖等等。
數據3:對數學思想和解題能力的統計。主要為學生對各考題所涉及的數學思想、數學思考、應用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進行梳理統計。這些方面,智學網沒有具體給出相關數據,要教師全面閱卷后分析匯總,然后予以分析。數學中考試題或模擬題特別重視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抽象能力、分類討論、模型思想等數學能力和數學思想的考查,注重數學素養的形成,收集這些信息,有利于試題講評時做到心中有數學,為試卷講評提供理論支持。
通過智學網的這些大數據,經過分析比較,教師可以預設試卷講評課的課堂教學重點,抓住共性薄弱知識點,突出知識盲區,突顯大數據的價值,顯著提升試卷講評課的教學效率,大幅度提升了試卷講評的針對性,實現精準教學,大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在充分分析該次試卷智學網的大數據的前提下,詳實分析各題的答題情況及反映的具體問題,對學生和試卷有了一個較全面的認識,對各知識塊的掌握情況,特別是各題的典型錯誤有了較全面的把握。在有限的時間內,要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不能平均用力,從一而終地講肯定浪費時間,所以精選典型試題進行講評是高效的關鍵。教師要具體分析知識和思維方面的薄弱環節,從中找出帶有普遍性的試題,重點進行講解。試卷講評的內容選擇應參照地區“考試說明”和“數學課程標準”,結合本班學生實際,立足于“三基”,側重解決考試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列舉典型問題師生共同分析,充分發揮典型問題解法的示范性,對該題的出題意圖、考查知識點和能力要求、典型錯誤做法進行分析,對一題多解等情況備好課,對于一些綜合性較高的題型,教師應著力挖掘題中所涉及的知識內涵,注重知識間的縱橫聯系,注重學習方向,數學思考等能力培養,分析關鍵詞句,理清思路,找出解題的關鍵,積極滲透轉化、分類討論等等數學思想方法,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總結解決類似問題的規律,反思解題的思路,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
例如,在本次中考模擬數學卷中第16題(填空題),從智學網反饋的信息顯示,本題的得分率只有20.4%,平均得分只有0.8。在充分分析試卷的情況下,我把本題作為一個典型講題,對學生解題中出現的問題做出分析:本題重點考查反比例函數的圖象及其性質,結合圓的對稱性以及扇形面積的求法,以旋轉為基本思路,即可得到陰影部分面積,繼而求出題中的a,進一步能求出k的值。產生錯誤的原因是不會用轉化的思想解決問題,將不規則圖形的面積轉化為規則圖形,求出扇形面積就能逆向求出圓的半徑,然后構建以OP為斜邊的直角三角形求解。

答案:12。
這是一道填空題,講題時可以展示智學網提供的本題的各種錯誤類型,選取比較有代表性的錯解進行辨析。由于填空題無法看出學生的解題過程,對一些錯誤的做法,可以請相應學生說出其解題的思路,其余學生做大眾評審,發現問題的癥結所在,在大家的幫助下得到修正。這樣既能發現問題,又能較大程度地提高所有學生的參與熱情,還能得到不同的解題思路,碰撞出數學思維的火花。
講題反思:遇到不規則圖形需想辦法轉化為規則圖形,求反比例函數常求其一點坐標或構建直角三角形或矩形,用其面積求解,若用面積求k,還特別需要觀察圖象在哪個象限,以確定k的符號。
試卷講評的目的在于梳理考試中出現的問題,雖然問題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知識點存在缺漏,審題不清造成錯誤,分析不到位等,歸根結底要通過講題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通過講評,學生要對錯題進行客觀的分析,查找錯誤的根源是什么,對該塊知識進行適當的補充落實,尤其對錯題要進行訂正,這既是講評課的延伸,也是保證講評效果得以展現的關鍵一環。智學網閱卷存在的唯一不足是不能像人工閱卷一樣指出錯誤點在哪里,教師講評時可以讓學生用紅筆找出錯點,并在試卷答題卡上訂正。而“錯題集”是糾錯反思的重要方法,在數學學科上其作用尤其明顯。具體做法是,先將錯題及錯解或空解部分呈現在錯題集上,用不同顏色的筆將錯點圈出并在旁邊標記錯誤原因,是知識點缺漏還是思維角度出錯,然后給出標準的做法,參照標準答案,學生可以反向理解為什么這題要這樣分析,有沒有別的更好的方法。要求學生寫出整體的思路、知識點、蘊含的數學思想。除此以外,反思錯題也是錯題集的重要一環,簡明地理清自己思維能力還存在哪些不足,哪些知識點還存在缺漏,有哪些環節做得還不夠好,從錯題的研究中收獲了哪些經驗和技巧等。堅持做好“錯題集”,常反思,常思考,類似的錯誤會大大減少,大大地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如上面提到的填空題,有一同學做了如下的錯題集。
【錯誤原因】對圓和反比例圖象的對稱性沒有很好掌握。本題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數圖象的對稱性,正確根據對稱性求得圓的半徑是解題的關鍵。


總的說來,試卷講評作為教學的重要一環,對于全面了解學生對數學知識和方法的掌握情況,調整改進教學有很大幫助。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開發并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進教與學的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在當前信息技術大發展的背景下,用好智學網網絡平臺,科學進行學情分析和試卷講評,課堂講評效率必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