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玲,李佗弟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急救中心,廣東 湛江 52400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救護理流程的優化效果臨床觀察
李曉玲,李佗弟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急救中心,廣東 湛江 524001)
目的 觀察優化急救護理流程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急診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0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優化急救護理流程,觀察患者的搶救成功率、不良護理事件發生率和護理的滿意度。結果 本組106例患者,搶救成功率為98.11%,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為0.94%,護理滿意度為96.15%。結論 優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救護理流程能夠提高患者搶救成功率,避免不良事件發生,提高護理質量。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救;護理流程;優化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統較常見的急危重癥,具有起病急、出血量大、病情兇險的特點,常見的原因有消化性潰瘍、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賁門黏膜撕裂等[1]。一旦發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短時間內丟失大量血液,發生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搶救中,規范合理的護理流程至關重要。優化急救護理流程,對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搶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義。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急診科2015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82例,女24例,年齡22~80歲,平均(58.3±3.8)歲;所有患者均有活動性出血表現如嘔血及血便,貧血嚴重,存在休克表現,大便潛血實驗陽性;出血原因:消化性潰瘍67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25例,食管及胃惡性腫瘤出血8例,賁門黏膜撕裂癥3例,不明原因出血3例。
1.2 方法
(1)成立優化小組:由科主任、護士長及各級醫師和護理人員組成優化小組。共同梳理既往的搶救流程,(2)護士長負責帶頭護理人員分析以往的護理搶救流程中的不足,征求科室醫師和護理人員的意見,制定搶救流程優化方案。(3)根據改進的搶救流程,實時進行搶救演練,列入對年輕護士的專科知識培訓內容,并融入每月的業務學習內容進行學習。(4)優化具體措施如下。首先,護士發現患者病情加重或患者家屬呼救時,馬上至患者處評估患者病情,觀察患者出血量、出血速度、意識血壓等情況、有無休克表現,并及時通知醫師。另一名護士在接到通知后,立即準備搶救藥品和器材,迅速將搶救車推至床旁,盡快建立靜脈通道,執行擴容、止血等搶救醫囑。其次,盡快將患者轉運至搶救室進行搶救,搶救護理小組成員分工合作,按照搶救流程有序不紊的進行各自的護理工作。一名護理人員保持床邊觀察患者病情,觀察患者的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意識情況等,幫助患者取側臥位,口位于低位,以免引起誤吸窒息。另一名護士負責診療工作,遵醫囑給予患者擴容、輸血、抗休克治療等。兩名護士協同合作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留取血液標本,以完成血常規、配血等檢查。對患者行鼻導管吸氧,遵醫囑給予胃腸減壓、胃腔沖洗,為下一步急診胃鏡檢查創造條件。對于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患者,協助醫師完成三腔二囊管的置入治療。其余護士負責聯系配血、取血,外周通道不能維持血壓時,配合醫生進行中心靜脈置管或股靜脈置管。及時更換患者血液污染的床單、被子等,清潔患者顏面、口腔等。患者出現煩躁不安時,立起床擋,必要時使用約束帶,防止患者出現墜床,醫護人員穿刺針刺傷等。積極和患者及患者家屬溝通,避免患者家屬情緒激動影響搶救流程的順利實施。對于需要轉科治療的患者,詳細與接收科室護理人員交接病情等。第三,嚴密觀察病情,記錄搶救效果。觀察患者有無活動性出血的表現,如嘔鮮血、便血、血壓下降、血紅蛋白進行性下降、呼吸加快、意識模糊、四肢厥冷等,并及時通知醫師處理。第四,各班接班時注意核對,重點交班。所有醫護人員協同合作,各司其職的前提下互相幫助,節省寶貴的搶救時間。
1.3 觀察指標
(1)患者的搶救成功率。(2)不良護理事件發生率。(3)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向患者發放護理調查問卷,并由患者自主填寫。滿分為100分,80分以上為滿意,60~80分為基本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患者數×100%。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表

(本調查表包含10個條目,每個條目按照1~10分評分,護理滿意度為10個條目總分,評分越高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以P<0.0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組106例患者,因病情危重死亡2例,搶救成功104例,其中藥物保守治療成功82例,內鏡治療成功17例,手術治療成功5例,搶救成功率為98.11%。僅1例患者出現誤吸嗆咳,經給予吸氧、吸痰治療后好轉,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為0.94%。搶救成功的患者中,僅有4例患者不滿意,63例患者滿意,37例患者基本滿意,護理滿意度為96.15%。
血患者的搶救成功率明顯提高,同時患者對護理服務的評價明顯提高。誤吸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優化護理搶救流程注意監測患者病情,采取正確體位,減少誤吸的發生。擴容復蘇是搶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手段,且與患者的死亡率明顯相關。優化護理搶救流程后,能夠針對不同情況下快速建立靜脈通道,并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輸血、輸液治療[4]。優化護理搶救流程糾正了護理人員責任劃分不清、搶救忙亂無序低效的現象,使護理人員有章可循,有效避免了搶救時的疏漏和差錯,節省時間和人力成本,爭分奪秒,提升護理配合質量和搶救效果。
綜上所述,優化護理搶救流程能夠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搶救效果,提升護理質量,維護患者生命安全。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出血量大,影響多個器官系統,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快速高效的護理搶救工作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搶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流程流程中仍存在缺陷。缺乏對患者病情的嚴密監測,分工不明確,護理重點不清晰,忽略病情觀察和與患者家屬溝通,從而增加出現治療延誤和醫療糾紛的可能性。因此,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搶救流程的優化成為護理工作者的關注重點[2]。
為了觀察優化護理流程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初步研究。優化護理流程后,急性上消化道出
[1] 張國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與護理干預[J].醫學信息,2014,27(16):320-321.
[2] 李 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內科護理[J].全科護理,2014,12(25):2329-2330.
[3] 王 媛,徐麗瓊,馬慈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診護理探析[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13,16(5):111.
[4] 吳 垠.急救護理流程改造對急危重癥患者搶救效果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1):371.
本文編輯:劉帥帥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optimizing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for 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LI Xiao-ling, LI Tuo-di
(Emergency center; Aff i 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dong Zhanjiang 524001,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optimizing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in 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Methods 106 patients with 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5 to Sept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ive. Optimize the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nursing event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 is 98.11%.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nursing events is 0.94%.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is 96.15%. Conclusion Optimizing the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could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patients, avoid adverse ev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Emergency;Nursing process;Optimizing
R473.5
B
ISSN.2095-8803.2017.07.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