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利
(西安一四一醫院心血管內科,陜西 西安 710089)
老年慢性心衰護理中舒適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
張宏利
(西安一四一醫院心血管內科,陜西 西安 710089)
目的 觀察老年慢性心衰護理中舒適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100例,經隨機平行方式,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接受舒適護理干預,對照組接受干預,對比兩組。結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4%,明顯優于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7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焦慮和抑郁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舒適護理,應用于老年慢性心衰護理中,可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并改善患者的焦慮心理,值得臨床方面廣泛應用和推廣。
老年慢性心衰;舒適護理;護理效果
慢性心力衰竭,也可以叫做慢性心力衰竭,病癥產生的原因為心臟排血量較低,導致患者的機體代謝不能滿足。慢性心力衰竭,為進行性加重綜合征。相關數據顯示[1],慢性心理衰竭病癥主要發病的人群為老年。因為我國老齡化趨勢日益嚴重,導致慢性心衰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不斷發展。老年人群因自身年齡所致,導致患者需長時間臥床休息,這也是促使血流流動速度較慢的主要原因,還會發生較多的并發癥情況。為此,本次研究,選取近年來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奶奶慢性心衰患者,觀察其接受舒適護理干預的效果,現進行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近年來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所有患者均通過病癥的診斷標準[2]。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男、女分別為32例、18例;年齡區間62~82歲,平均年齡(72.3±4.3)歲。NYHA分級中,Ⅱ級、Ⅲ級、IV級各15例、21例、14例;并發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瓣膜病、擴張型心肌病、高血壓心臟病者分別為:12例、5例、16例、17例。對照組男、女各30例、20例;年齡區間64~82歲,平均年齡(73.2±4.4)歲。NYHA分級中,Ⅱ級、Ⅲ級、IV級各16例、20例、14例;并發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瓣膜病、擴張型心肌病、高血壓心臟病者分別為:13例、4例、18例、15例。兩組性別、年齡、NYHA分級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行常規護理干預,平時主動和患者溝通,拉近彼此距離,進而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1.2.1 心理護理
因為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病程較長,需要長時間經藥物治療。這時,患者需要多次住院,或是住院的時間較長。這時,患者易于產生焦慮、不安和恐慌等心理。所以,護理人員需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理解和支持,以便幫助患者樹立治療的自信,改善患者的負性心理,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1.2.2 體位護理
結合患者的病情變化,選擇舒適體位。如水腫者、氣喘者,可取患者的半坐臥位,合理的調整床頭的高度、病房的溫濕度。可在病床間,設置隔簾,以確?;颊叩牟》堪察o、舒適,定期還需做好病房的消毒和通風工作,合理的調節病房內的溫度、濕度。
1.2.3 吸氧舒適護理
吸氧過程,應合理的調整氧流量,如存在肺心病者,應以持續低流量吸氧,并提前告知患者吸氧的方法、需要注意事項,禁止私自調整氧流量,且每日定時更換濕化瓶,以做好患者的感染預防工作,防止感染情況的出現。
1.2.4 輸液舒適護理
做好輸液速率的控制工作,防止速度過快,加重患者前負荷驟增引發心衰病情。然后,結合患者的具體狀況,采取靜脈留置針的方式輸液,防止反復穿刺,加重患者的痛苦。此外,還需嚴格監測患者的病情、生命體征,以便發現異常,及時上報主治醫生進行個體化處理。
1.3 療效標準
經焦慮和抑郁量表,對兩組患者焦慮、抑郁情況實行評判,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
經SPSS 13.0統計學軟件實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通過“±s”表示,組間比較通過t檢驗;計數資料采取例數(n)代表,計數資料組間率(%)比較經x2檢驗;P<0.05,即為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滿意度的對比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94%,明顯優于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7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的對比 [n(%)]
2.2 兩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的對比
護理后,兩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進行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的對比(±s)

表2 兩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的對比(±s)
組別 焦慮評分 抑郁評分觀察組 5.29±1.22 7.89±1.21對照組 13.45±4.33 17.66±5.64 t 12.826 11.976 P 0.001 0.001
當前,慢性心衰病癥的發病率呈上升的趨勢不斷發展,且病死率較高。相關數據顯示,慢性心衰病癥的主要發病人群均為老年。因為患者的年齡所致,使得患者的機體代謝、重要器官和生理功能均發生退化情況。這也導致患者實際治療的時間較長,且會影響到患者功能恢復的時間。所以,老年患者需經較長時間治療,這時患者的心理、生理、精神方面均會受到不良影響,進而威脅到患者的臨床效果。慢性心衰的出現,與慢性心臟病變、長時間心室負荷過重有關,進而使得心肌收縮減退。同時,還會產生新血液排出困難的情況。這時,靜脈系統發生淤血現象,動脈系統搏出量發生較大改變不能滿足組織代謝需求,為心臟病征之一。相關報道顯示[3],舒適護理應用于老年慢性心衰護理中,可提高患者的舒適感。為此,本次研究,在老年慢性心衰護理中,實行舒適護理干預。舒適護理,主要以患者的舒適度為主,進而能夠滿足患者身體和心理的需求。結合患者的具體狀況,制定系統化、連續性、整體性較強的舒適護理方案,提高患者的舒適感。舒適護理和常規護理干預比較,舒適護理模式,更加注重患者舒適度,主要經心理護理、體位護理、吸氧舒適護理、輸液舒適護理等,開展舒適護理工作。這種護理模式的實施,構建了較好的護患關系,并能促使患者的身心保持在舒適的狀態,滿足了患者的生理、心理各方面需求,還可減輕患者的病癥疼痛[4]。需要注意的是,平時應加強和患者間的溝通,多站在患者的角度出發。對患者的病癥產生原因實行分析,制定舒適護理方案后,應在患者、患者家屬知情并同意的前提下實施。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而觀察組的焦慮、抑郁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由此能夠看出,舒適護理干預應用于老年慢性心衰護理中,可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并改善患者的焦慮心理、抑郁心理。
總之,老年慢性心衰護理中,應用舒適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并能改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心理,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1] 朱 玲.舒適護理干預在老年慢性心衰護理中的觀察與體會[J].醫學美學美容旬刊,2015,24(6):386.
[2] 韋亞楠.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21):155.
[3] 高 娃.蒙醫辨證護理干預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21):187-188.
[4] 楊 麗,商克勇,張艷芹,等.舒適護理干預應用于慢性心衰的療效評價[J].河北醫藥,2015,37(12):1904-1906.
本文編輯:王 琦
R473.5
B
ISSN.2095-8803.2017.07.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