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燕
(德州市禹城安仁衛生院,山東 德州 251200)
個體化延續護理對改善高血壓患者生存質量的效果
劉海燕
(德州市禹城安仁衛生院,山東 德州 251200)
目的 探討個體化延續護理對改善高血壓患者生存質量的效果。方法 此次實驗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高血壓患者120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選擇常規護理,觀察組選擇個體化延續護理;比較兩組患者各項實驗數據。結果 觀察組患者生存質量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選擇個體化延續護理模式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護理效果顯著,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高血壓患者;個體化延續護理;生存質量
臨床上對高血壓患者進行治療時應選擇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模式,確保患者病情得以有效控制,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遠期預后與生存質量。此次實驗中對照組選擇常規護理,觀察組選擇個體化延續護理,現將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此次實驗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高血壓患者120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組患者60例;患者經臨床病理學診斷均確診為高血壓;對照組60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齡43~75歲,平均年齡(59.31±4.57)歲;患者病程均于4~18年之間,平均病程為(10.48±5.16)年。觀察組60例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患者年齡均于45~79歲,平均年齡為(61.04±4.38)歲;患者病程均于3~21年之間,平均病程為(10.72±5.34)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選擇常規護理,給予患者各項基礎護理,包括常規檢查、入院指導、定時巡房、用藥指導等方面內容。
1.2.2 觀察組
觀察組選擇個體化延續護理,具體護理內容包括建立延續護理小組、健康宣教、延續護理實施等方面內容。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變化情況與護理效果。
1.4 效果判定標準
顯效為患者護理后病情顯著改善;有效為患者護理后病情稍有改善;無效為患者護理后病情無改善。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變化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變化情況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變化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變化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變化情況比較(±s)
組別 n 時間 生理功能 身體疼痛 情感職能 心理健康觀察組 60 護理前 58.3±8.7 60.5±11.3 58.7±10.5 58.2±13.4護理后 88.5±11.4 93.1±5.2 95.3±4.6 86.5±12.1對照組 60 護理前 58.2±8.5 60.7±11.2 59.3±10.1 58.4±13.0護理后 75.1±11.3 73.4±8.7 81.9±10.7 74.3±9.5 t - - 5.1073 11.6217 6.8261 3.7458 P - - <0.05 <0.05 <0.05 <0.05
2.2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
觀察組護理效果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護理效果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 [n(%)]
高血壓是指人體血壓持續過高,此癥極易引起中風或是心血管類疾病,嚴重時會造成腎衰竭,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脅,治療時要選擇科學合理的護理模式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幫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
延續護理強調以患者為中心展開的各項護理服務,此次實驗中對照組選擇常規護理,觀察組選擇個體化延續護理,具體護理內容為:(1)建立延續護理小組。科室中的護士長為組長,選擇6名專科護理人員與1名醫生。小組中的成員均應具有5年以上的工作經驗與臨床護理經驗,再根據實際情況為組員培訓高血壓個體化延續護理,內容要包括溝通技巧、心理學知識與專科知識;(2)健康宣教[1]。院方應根據實際情況設立健康教育中心,根據患者病情制定一對一的護理措施,為患者詳細講解疾病相關知識,讓患者明白高血壓發病機制與治療內容,指導患者學會相應的日常防護措施;(3)延續護理實施。延續護理實施包括:①隨訪。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填寫評估表,為患者行常規出院指導,再根據患者的健康評估結果為患者制定一對一的延續護理措施。要保留患者的聯系方式,比如微信、QQ、電話號碼,待患者出院2天后進行隨訪,及時了解到患者延續護理方案的執行情況,如果患者有什么異常情況則應及時指導。待患者出院10天后行家庭訪視,攜帶簡單的測量儀器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再根據訪視結果調整患者的延續護理方案。家庭訪視隔3~5天之后再對患者電話隨訪,掌握患者延續護理方案執行情況與身體恢復情況,以此方式隨訪至患者復診期為止。②心理護理。高血壓患者均需長期用藥控制病情,患者會因此產生焦慮、抑郁的不良情緒,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隨訪時要高度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況,如果患者有不良情緒,則要給予患者相應的心理疏導,幫助患者緩解/消除焦慮、抑郁情緒,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并叮囑患者家屬要對給予患者關懷,讓家庭溫馨的氛圍幫助患者恢復病情。③飲食/用藥護理。叮囑患者均衡飲食,多喝水、多食水果蔬菜、戒煙戒酒。叮囑患者遵醫囑用藥,不可擅自增減藥量,或是更換藥物[2]。
綜上所述,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變化情況優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效果優于對照組;可見選擇個體化延續護理模式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護理效果顯著,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1] 余利娜.個體化延續護理應用于改善高血壓患者生存質量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5(10):122-123.
[2] 朱秋霞.個體化延續護理對改善高血壓患者生存質量的效果[J].中國醫學指南,2016,14(8):255-258.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37.5
B
ISSN.2095-8803.2017.07.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