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湖北隨州萬和鎮中興衛生院,湖北 隨州 441300)
營養護理對產婦產后泌乳效果的影響
王 芳
(湖北隨州萬和鎮中興衛生院,湖北 隨州 441300)
目的 探討分析營養護理對產婦產后泌乳效果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5年11月~2016年6月在我院生產的產婦80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隨機分為營養組與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營養組采用營養護理,實驗結束后,對比分析兩組產婦的產后泌乳開始時間、泌乳量以及產后出血情況。結果 通過對比發現,營養組產婦的產后泌乳開始時間、泌乳量以及產后出血情況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產婦實行營養護理可有效的改善產婦的產后泌乳狀況,減少產后出血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營養護理;產后泌乳;產婦
乳汁是新生兒獲取能量的主要途徑,加強產后乳汁的分泌可有效的保證新生兒營養的攝入,有助于其健康的成長[1]。但是乳汁的分泌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產婦自身營養不良以及乳腺因素都會對產后泌乳造成影響,要想保證產后泌乳,就需要確保產婦加強營養的攝入,所以,對其實行相關的護理干預是非常重要的[2]。為進一步證明營養護理對產婦產后泌乳效果的影響,本次研究主要選取我院生產的產婦80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1月~2016年6月在我院生產的產婦80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隨機分為營養組與對照組,各40例,其中營養組年齡范圍25~34歲,平均年齡(29.5±4.5)歲;孕周范圍:38~41周,平均孕周(39.5±1.5)周;生產方式:24例順產患者,16例剖宮產患者;產婦類型:32例初產婦,8例經產婦。對照組年齡范圍24~33歲,平均年齡(28.5±4.5)歲;孕周范圍:39~40周,平均孕周(39.5±0.5)周;生產方式:26例順產患者,14例剖宮產患者;產婦類型:31例初產婦,9例經產婦。對比兩組產婦的年齡、孕周范圍、生產方式以及產婦類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此次實驗在所有產婦以及監護人知情并簽署同意書的情況下進行。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營養組采用營養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2.1 產前營養攝入:產婦生產之前應該叮囑其每天攝入充足的蛋白質,可通過食用鮮奶、雞蛋以及瘦肉來保證蛋白質的攝入,在妊娠期后期要保證每天100 g的主食攝入,并且在熱量攝入方面還應該較平常多出1256KJ,同時還需要保證維生素的攝入,為胎兒提供充足的營養需求。此外,還應該叮囑產婦加強運動,促進自身血液循環來提高泌乳效果[3]。
1.2.2 產后營養攝入:產婦生產之后應該繼續保持其營養的攝入,可給予產婦鯽魚湯以及雞湯來補充營養,保證脂肪以及蛋白質的攝入,促進產婦盡快泌乳。產婦生產之后3小時可通過吸允攝入營養,待其乳腺以及腸道暢通之后即可進食,還可以根據產婦的具體情況給予其鈣質、熱量以及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叮囑其多進食蔬菜以及瓜果,保證維生素的攝入[4]。
1.3 療效評價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產婦的產后泌乳開始時間、泌乳量以及產后出血情況。
1.4 統計學資料
此次實驗中對數據的分析以及處理均使用軟件SPSS 17.0進行,產后泌乳開始時間、泌乳量以及產后出血情況均為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時認為數據結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產婦產后泌乳開始時間
營養組產婦產后泌乳開始時間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產后泌乳開始時間比較 [n(%)]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產后泌乳量
營養組產婦產后泌乳量大26例(65%),適中13例(32.5%),量小1例(2.5%);對照組產婦產后泌乳量大15例(37.5%),適中17例(42.5%),量小8例(20%),兩組相比有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3 比較兩組患者的產后出血狀況
營養組產后出血2例,產后出血率為5%(2/40);對照組產后出血6例,產后出血率為15%(6/40),兩組相比有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乳汁是新生兒的必需品,更是新生兒的關鍵飲食,為保證產后泌乳的順利進行,首先需要給予產婦充足的營養,母乳中含有較多的糖分、維生素、脂肪以及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給予新生兒母乳喂養可有效的保證其營養的攝入。所以,只有不斷地加強對產婦的營養供給,分泌的乳汁才會有營養,新生兒才會健康,所以,為保證產后泌乳,給予產婦營養護理是非常有必要的[4]。食物是營養攝入的關鍵所在,要想保證產后盡快泌乳以及不斷滿足新生兒的哺乳需求,就需要加強對產婦的營養供給,以此來為產后泌乳做好能量儲存工作。營養護理是保證產婦營養攝入的主要護理方法,通過對產婦進行產前以及產后的護理可有效的保證產婦的營養攝入,護理人員應該幫助產婦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保證產后泌乳的順利進行[5]。
本次研究中,營養組產婦的產后泌乳開始時間、泌乳量以及產后出血情況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對產婦實行營養護理可有效的改善產婦的產后泌乳狀況,減少產后出血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王獻花,孫桂荷.優質護理對母乳喂養的影響[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8(4):90-91.
[2] 李兆蕾,竇 斌,宋全娜,等.心理護理干預對初產婦泌乳及產后出血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8):1791-1792.
[3] 盧保華,況 麗.綜合護理干預預防初產婦產后出血的效果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5):550-551.
[4] 耿 梅.產后出血與泌乳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15):111-112.
[5] 黃文潔.優質護理對產婦產后泌乳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04):66-68.
本文編輯:王 琦
R473.71
B
ISSN.2095-8803.2017.07.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