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紅飛,趙玉芳*
(江蘇盛澤醫院新生兒科,江蘇 蘇州 215222)
系統化干預在NICU住院患兒母乳喂養中的效果觀察
沈紅飛,趙玉芳*
(江蘇盛澤醫院新生兒科,江蘇 蘇州 215222)
目的 探討系統化干預對NICU住院患兒母乳喂養率的影響,提高我院NICU住院患兒母乳喂養率。方法 選取2016年4~6月干預前我科住院患兒86名,及2016年8~10月干預后我科住院患兒102名作為研究對象,比較系統化干預前后我科住院患兒母乳喂養率。結果 干預后住院患兒母乳喂養率提高,有統計學意義(P<0.05),住院患兒中早產兒母乳喂養率提高,但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系統化干預提高了家長對母乳喂養的重視,對促進母乳喂養有積極作用。
系統化干預;NICU;母乳喂養
母乳喂養是指用母親用乳汁喂養嬰兒的方式,這是一種最自然、最本能的喂養方式。國際衛生組織機構包括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兒科學會和歐洲兒科胃腸、肝病和營養學會等,積極提倡在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NICU)進行母乳喂養,特別對于早產兒而言,母乳喂養可減少喂養不耐受、敗血癥、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等疾病的發生,還可促進神經系統發育[1]。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為了實現最佳生長、發育和健康,嬰兒在生命的最初6個月應接受純母乳喂養。但NICU實施無陪護制度,住院患兒與母親分離,造成母乳喂養困難。本研究通過實施系統化干預,探討系統化干預是否為提高住院患兒母乳喂養率的有效方法,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4~6月收住的86名患兒(干預前)及8~10月收住的102名患兒(干預后)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干預前男嬰32名,女嬰54名,自然分娩42例,剖宮產44例,早產兒11例;干預后男嬰42名,女嬰60名,自然分娩54例,剖宮產48例,早產兒16例,兩組患兒在性別、胎齡、出生時間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無差異。
1.2 方法
1.2.1 干預前
實施常規母乳喂養宣教,入院時進行口頭宣教。
1.2.2 干預后
①實施系統化干預,成立科室母乳喂養監管小組;②系統化分析科室母乳喂養存在問題:如無宣傳資料;護士母乳喂養宣教方法、技巧不到位;家長對母乳喂養知識掌握不全、不夠重視,;家里離醫院較遠不方便;母嬰分離后母親情緒受影響,泌乳量下降;科室缺乏母乳喂養相應的規范,如母乳接收、儲存、加熱、喂養等;③根據存在問題提出相應措施:母乳喂養監管小組成員制定計劃,對全科護士進行母乳喂養知識培訓,使其掌握母乳喂養相關知識及母乳喂養宣教技巧;制定母乳喂養宣教資料,患兒入院時發放資料,做好家長宣教工作,提高家長對母乳喂養的認識與重視;每次探視時耐心向家屬介紹患兒在監護室的生活情況及病情變化,減輕家屬分離后焦慮的情緒;教會家長擠奶方法,告知擠奶的頻率及奶液存放標準;制定母乳接收、存放、加熱、喂養流程等;④由母乳喂養監管小組監督科內護理人員對母乳喂養知識掌握情況、對家長宣教工作是否到位、科內母乳喂養情況,發現問題及時予以處理。
1.3 統計學分析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兒母乳喂養率比較(表1)。干預前86名患兒,母乳喂養29名,母乳喂養率33.72%;干預后102名患兒,母乳喂養53名,母乳喂養率51.9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兒母乳喂養率比較
兩組患兒中早產兒母乳喂養率比較(表2)。干預前患兒中早產兒11例,實施母乳喂養者5例,母乳喂養率為45.45%;干預后患兒中早產兒16例,其中實施母乳喂養者8例,母乳喂養率為5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兒中早產兒母乳喂養率比較
3.1 NICU母乳喂養面臨的問題
目前國內外積極倡導NICU提供母乳喂養,但NICU的無陪制度給母乳喂養造成困難。有研究顯示N ICU早產兒配方奶喂養率高達77.0%[2],因此提高新生兒監護病房母乳喂養率是所有新生兒監護室工作人員的共同目標和任務。
3.2 系統化干預提高母乳喂養率的可行性
Underwood 指出健康教育是促進母乳喂養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3],因此NICU醫護人員需全面掌握母乳喂養知識,作為健康宣教的最佳管理者,應竭盡全力做好患兒家屬的宣教工作,使其充分了解母乳喂養的好處。在母乳喂養過程中,臺灣一項母乳喂養體驗的研究[4]顯示健康教育不能僅針對母親,家庭其他成員特別是父親也非常重要,旨在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我科通過系統化干預措施,對母乳喂養進行多方位管理,使護士全面掌握母乳喂養的相關知識及宣教技巧,并制定了宣教資料,教會家屬正確使用電動吸奶器,在母嬰分離期間正確擠奶,掌握擠奶間隔時間、母乳的儲存、運送方式及注意事項,提高家屬母乳喂養的意識,增強母乳喂養的信心。母乳喂養監管小組對科內母乳喂養負責質量監控,科內制定了母乳喂養相關規定,使母乳的收取、存放、加熱、喂養更規范化,提高母乳喂養安全性。系統化干預不僅使家屬重視母乳喂養,也使我科護士更重視母乳喂養,從而提高了住院患兒母乳喂養率。可見系統化干預在提高NICU住院患兒母乳喂養率方面切實可行,值得推廣。
3.3 不足
我科住院患兒整體母乳喂養率提高了,但早產兒的母乳喂養率提高不明顯,可能是由于早產兒母親本身泌乳量少,早產兒入住NICU與母親分離、本身病情不穩定,母乳管理困難等原因[5],接下來我們將會重點關注早產兒的母乳喂養率,加強與家屬的信息溝通,做好宣教工作。
母乳是新生兒最理想的食物,但目前NICU母乳喂養問題仍十分嚴峻,護理工作者在這項工作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應繼續實施系統化干預,同時不斷加強多渠道母乳喂養宣教工作,不斷提高住院患兒母乳喂養率,特別是早產兒母乳喂養率,促進母嬰健康,最終達到增強國民素質的目的。
[1] Meier PP,Engstrom JL, Patel AL, et al. Improving the use of human milk during and after the NICU stay[J]. Clin Perinatoi,2010,37(1):217-245.
[2] 早產兒營養調查協作組.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中早產兒營養相關狀況多中心調查974例報告[J].中華兒科雜志,2009,47(1):12-17.
[3] Underwood MA.Human milk for the premature infant[J].Pediatr Clin North Am ,2013,(60):189-207.
[4] Lee TY,Lee TT,Kuo SC.The experiences of mothers in breastfeeding their very low berth weight infants [J].J Adv Nurs,2009,65(12):2523-2531.
[5] 連冬梅.NICU中早產兒母乳喂養的實施體會[J].護理學報,2013,20(18):52-54.
本文編輯:王 琦
R473.72
B
ISSN.2095-8803.2017.07.115.02
趙玉芳,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