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蘭,王曉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一濟困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7)
護理組長在實施護理層級管理中作用的探討
李玉蘭,王曉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一濟困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7)
目的 對護理組長在護理層級管理實施操作當中起到的作用進行探討分析。方法 選擇2016年1月~10月期間在我院住院的患者84例,按照患者就診的先后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2例,分別對兩組患者實施專業的護理,對照組的患者實行護士長-責任護士兩級管理的護理層級管理方法,而觀察組的患者則是實行護士長-護理組長-責任護士三級遞增的護理層級管理方式。對比兩組患者在住院治療期間,患者的康復速度,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并在患者出院之時,使用我院自制的表格,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服務滿意度進行對比調查分析。結果 觀察組的患者住院康復的速度,住院時間等均要明顯少于對照組當中的患者,而且通過對比分析,觀察組的患者對于我院的醫生服務滿意度評分、護理服務滿意度評分均要優于對照組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護理層級管理模式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護理管理;護理組長;實施;作用;研究;層級管理
護理工作是整個醫療活動當中的重要的一環,是更好的保障患者疾病康復的手段。隨著現代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1],人們對醫療技術水平和護理質量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不僅要求護理人員擁有更高更好的專業水平和專業知識,同時也要求對患者給予更多的人文關懷。因此,在實際的護理工作當中我們就需要有更加規范的、更加精細化的護理模式,也要求護理人員素質不斷提高,護理工作做的更細更好。但由于臨床護士水平高低不同,臨床專業知識、臨床經驗的不同,傳統的護理模式并不能充分發揮高年資護士實際工作能力,因此需要建立一種更加有效的護理管理體系,以最大限度體現資深護士潛能。現對我院住院患者實施護士長-護理組長-責任護士的護理層級管理模式后取得的臨床效果進行如下的總結。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10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84例,按照患者就診的先后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2例,觀察組男24例,女18例;年齡38~65歲,平均年齡(48.5±1.5)歲;患者出現高血壓的患者有17例,糖尿病患者7例,心臟病患者5例,呼吸系統疾病患者13例;患者患病的時間為7天~10年,平均時間為5.5年±1月;對照組的患者當中男25例,女17例;年齡38~65歲,平均年齡(48.5±1.4)歲;患者出現高血壓患者有18例,糖尿病患者8例,心臟病患者6例,呼吸系統疾病患者12例;患者患病的時間為7天~10年,平均時間為5.5年±1月。
1.2 護理方法
分別對兩組患者實施專業的護理,其中觀察組實施護士長-護理組長-責任護士的護理層級管理模式;對照組實施護士長-責任護士的護理層級管理模式。具體實施方法,在患者入院時,對患者的健康狀態進行正確評估后,根據患者疾病的狀態和嚴重程度等,為患者擬定一個合理的護理方案。護理小組成員由護士長、資深的老護士任護理組長、責任護士組成,每天的交班后,組員向護士長匯報患者當天的護理情況和健康狀態,以及患者的治療、護理措施情況落實。及時處理患者特殊異常的狀態[2]。之后,護士長擬定接下來一天患者的護理要求和方法,并將任務布置給護理組長,由護理組長做好工作的安排和實施人員的調動,建立好完整的患者護理鏈條。護理組長要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巡視,保證常規使用物品和搶救藥品的完備,并保持病房的整潔干凈,做好書面報告的交接工作,實施醫囑等。而責任護士,則是這個護理管理當中最底層也是最重要的一環,直接與患者進行接觸,也是護理和治療實施的直接操作者,對護理質量的高低有著直接的影響和關系。不僅需要完成對患者生活的護理,疾病的護理,同時還要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對照組則少了護理組長督導這一環節,直接由護士長安排、管理、指導責任護士具體工作。
觀察組的患者住院康復的速度,住院的時間等均要明顯少于對照組當中的患者,而且通過對比分析,觀察組的患者對于我院的醫生服務滿意度評分分,護理服務滿意度評分等均要優于對照組的患者,兩組數據結果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分析見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結果對比
隨著現代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人們對醫療技術水平和護理質量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我院實施了層級護理,力求提高醫院的護理質量,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層級護理以患者為中心,再根據護士工作年限、職稱、學歷等特點,做到了分工明確、積極配合、協同管理,使護理人力資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同時也調動了護士的積極性,提升了護理內涵。另外,每個班次都有新老搭配,使低年資護士形成了更加安全、規范、輕松的心態[3]。護理組長負責制有效鍛煉了護士們的管理能力,更有利于護理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
總之,在醫院護理管理工作中開展分層級管理,有助于促進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提升醫院整體護理水平;有助于患者的身體恢復及精神健康,改善護患、醫患關系,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因此,值得臨床上實施使用。
[1] 孫鳳英,覃惠英,辛明珠.護理質量管理方法研究及發展預測[J].中國護理管理,2013.09(02):334-336.
[2] 王愛華,溫詠珊,鄭美春,馮惠霞;臨床專科護士工作職責與工作模式的調查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4,09(03):112-115.
[3] 王正英,劉曉芳.層級全責護理模式對基礎護理質量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8,23(11):7-9.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
B
ISSN.2095-8803.2017.07.1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