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云
(山東省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供應室,山東 濟寧 272000)
品管圈在降低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手衛生不規范率的影響研究
高雪云
(山東省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供應室,山東 濟寧 272000)
目的 在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工作中應用品管圈活動,研究其對降低護理人員手衛生不規范率的影響。方法 利用主題選取、目標設定、對策擬定、效果確定等程序在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期間實施消毒供應室實施品管圈活動,探析護理人員手衛生不規范率后將消毒供應室在2014年11月~2015年10月間未實施品管圈活動時護理人員手衛生不規范率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品管圈活動后護理人員手衛生不規范率顯著低于活動前,組間數據對比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在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工作中應用品管圈活動可顯著降低護理人員手衛生不規范率。
消毒供應室;品管圈活動;手衛生不規范率
為了進一步探析在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工作中應用品管圈活動對降低護理人員手衛生不規范率的影響,我院選取了15名醫護人員參與本次探究并作如下結果報道。
1.1 一般資料
本院消毒供應室護理工作者的14名組成成員和1名小組組長自發組成品管圈小組,小組組長是業務骨干且具有較為豐富的護理經驗,組成成員是各個層級的護理工作者,負責各個分管項目的實施:主題選擇、擬定活動計劃書、目標設定以及相關對策擬定,同時探討品管圈活動對策實施具體辦法,進行實施效果確定以及措施改進。
1.2 方法
消毒供應室所有組成人員提出幾個待選主題后利用主題評價辦法給予活動主題確定,主題內容是:降低護理人員手衛生不規范率;制定本次品管圈活動周期為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并明確每個小組成員在各個階段的工作職責;在進行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手衛生現狀檢查時需要委派小組成員進行全面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匯總成表后找到引發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手衛生不規范率較高的因素所在;在進行問題解析時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施:人員、物品以及管理等,對引發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手衛生缺失的主要原因進行有效甄別并深入分析問題發生原因,對結果進行深入分析后發現以下幾個因素可以導致護理人員手衛生不規范率增加:手消毒劑放置不合理、對手衛生不夠重視、對手衛生未能及時嚴格督查、手衛生產品缺失時未能及時補充、手消劑標識不明顯以及未樹立學習榜樣等。
發現問題后提出如下對策:組織手衛生相關性知識學習和培訓以及增加一些方便手衛生清潔設施,在醒目位置張貼手衛生標識來促進護理人員手衛生不規范率降低,選出手衛生形象大使并做好帶頭模范作用,及時和充足補充手衛生用品,在繁忙階段,增加后續護理人員支持并設計出醒目的手消劑標識來有效降低護理人員手衛生不規范率,將品管圈小組成員定義為衛生監督者并規范化實施品管圈活動。
對策擬定后將任務委派給小組成員并制定出詳細和嚴謹的實施計劃,促使流程標準化,依據對策的有效性來形成消毒供應室手衛生培訓流程以及物品領用制度,對放置流程和質量控制流程進行規范以期顯著降低護理人員手衛生不規范率。
對品管圈活動中每一個環節中所發現缺點和優點進行評論并為今后活動持續實施起到參考性作用,每月實施一次工作總結并在總結會議上實施難點問題探討,每月進行一次手衛生抽查并公布手衛生抽查結果,實施規范化獎懲制度來促進手衛生不規范率有效降低。
1.3 觀察指標
將消毒供應室實施品管圈活動前后護理人員手衛生不規范率進行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將消毒供應室實施品管圈活動前后護理人員手衛生不規范率進行對比分析后發現:品管圈活動后護理人員手衛生不規范率顯著更低,對比活動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消毒供應室實施品管圈活動前后護理人員手衛生不規范率對比
品管圈活動臨床應用范圍較為廣泛,其本質是實現企業對基層員工有效自主管理和質量持續改進[1],屬于管理活動,可由相同、相近或者互補的人員組成[2],自動自發組成的小圈群體可以通過實施全體合作和集思廣益等辦法來促進工作現場、管理等方面問題的有效解決[3],對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進行進一步提升。在消毒供應室中應用品管圈活動,可有效改善護理人員手衛生情況并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建立和諧護患關系并顯著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
據相關性文獻報道,手衛生管理作為醫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有效降低醫院感染,這是由于醫院感染致病原因多數為致病菌在患者與患者、患者與醫護人員之間發生交叉傳播引發的[4],且主要傳播媒介就是醫護人員的手,因此,醫護人員必須做好自身手衛生清潔和管理,才能有效降低醫院感染。
本次探究中,實施品管圈活動后,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手衛生不規范率是0.00%,充分說明了在消毒供應室實施品管圈活動對顯著降低護理人員手衛生不規范率存在積極作用,可顯著提升護理人員手衛生依從性,提高護理人員工作責任心的同時提高小組成員解決問題和工作積極性,增加人際關系和諧度并促進和諧護患關系建立,臨床應用范圍較為廣泛。
綜合以上理論得出,在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工作中應用品管圈活動可顯著降低護理人員手衛生不規范率,促進消毒供應室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進一步提升,值得將其作為有效管理辦法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
[1] 石書珍,徐菊香,趙 蕾,等.品管圈管理工具對消毒供應室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的效果分析[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6,24(11):170-172,173.
[2] 宣 鋒.PDCA循環在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4):95-96.
[3] 李 榮,杜廣哲,張 萍,等.基層醫院消毒供應室手衛生管理現狀分析及對策[J].醫療裝備,2015,28(6):78,79.
[5] 蔣紅蕾.消毒供應室人員手衛生狀況調查與干預效果[J].現代養生(下半月版),2016,32(9):273.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
B
ISSN.2095-8803.2017.07.145.02
高雪云(1974-),女,山東濟寧市汶上縣人,本科,護師,研究方向:內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