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秋吟
(貴州省人民醫院,貴州 貴陽 550000)
·專利之窗·
自制嬰幼兒氣管內套管清洗具在臨床工作中的應用
潘秋吟
(貴州省人民醫院,貴州 貴陽 550000)
目的 國內關于嬰幼兒氣管內套管清洗工具的報道較少,探討自制嬰幼兒氣管內套管清洗具的科學性和可行性。方法 按照隨機原則分成實驗組(采用自制嬰幼兒氣管內套管清潔具進行清潔)和對照組(采用常規清潔內套管工具進行清潔)來比較嬰幼兒氣管內套管清洗具的臨床運用。結果 采用自制嬰幼兒氣管內套管清潔具進行氣管內套管的清潔,清潔效果理想、耗時短且費用低,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經前期臨床使用后,痰痂脫落堵塞氣道的危險明顯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并發癥有效減少,有效的控制了氣管切開插管患兒的感染率和死亡率。
氣管內套管;自制清洗工具;清潔效果
氣管切開術是切開頸氣管段前壁插入氣管套管,使病人解除呼吸道梗阻,直接經套管呼吸的急救技術,是臨床搶救和挽救患者生命,解除呼吸道嚴重梗阻的重要方法之一。嬰幼兒上呼吸道較狹窄,喉軟骨軟而薄,易變形,這些特征容易導致氣道堵塞。所以徹底清潔嬰幼兒氣管內套管是嬰幼兒氣管切開患兒護理的關鍵環節。本研究旨在探討自制嬰幼兒氣管內套管清洗具的科學性及可行性,并在此基礎上研制專門的嬰幼兒氣管內套管清洗具效果。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象為2015年2月~10月在某三級甲等醫院兒科病房和耳鼻喉科病房行氣管切開的住院1~3歲的患兒。納入標準:(1)、行氣管切開術后帶金屬氣管內套管。(2)、氣管套管型號為4~6號。(3)、征得家屬同意參加本研究的患兒。排除標準:(1)、特殊菌群感染合并有其他嚴重軀體疾病的患兒。(2)、不愿參加本研究。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在規定時間段內住院的40例符合納入標準的氣管切開的患兒設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來比較嬰幼兒氣管內套管清洗具的臨床運用。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均將氣管內套管于溫水中浸泡10分鐘后,實驗組:剪去一次性靜脈頭皮針兩端,把3M醫用膠布固定在頭皮針軟管中段貫通,順應氣管內套管的弧度,通過3M膠帶與氣管內壁緊密貼合,反復牽拉摩擦來清潔套管內壁污垢;對照組:用棉簽、紗布或毛球等常規清潔工具來清潔套管內壁污垢。
1.2.2 觀察指標和判斷標準(1)清洗時間。兩組氣管內套管按上述兩種方法分別進行清潔,記錄兩組內套管的清潔耗時。(2)細菌菌落數。醫療器械、器具的消毒技術規范中指出,接觸皮膚、粘膜的醫療器械、器具必須達到消毒水平,消毒后的物品,細菌總數≤20cfu/件,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檢出[2]。具體做法如下,戴口罩、帽子,無菌手套,將氣管內套管從外套管中取出,用無菌棉簽直接取氣管內套管管壁上的分泌物放入盛有10毫升生理鹽水的無菌罐內送檢。兩組氣管內套管按不同的方法清洗后分別進行采樣,消毒后再采樣一次,做好記錄登記,分別送微生物實驗室檢測。微生物實驗室采用賽默飛世爾生物化學制品有限公司的真菌培養基,各取10微升標本,用操作槍打到培養基上,再采用接種環分區劃線,培養5天,觀察氣管內套管管壁的細菌菌落數(3)痰液的粘附度[3]Ⅰ度:痰液粘附面積不超過內壁的1/4;Ⅱ度:痰液粘附面積超過內壁1/4但不超過內壁1/2;Ⅲ度:痰液粘附面積超過內壁1/2但不超過內壁3/4;Ⅳ度:痰液粘附面積超過內壁3/4。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清洗嬰幼兒氣管內套管管壁的細菌菌落數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清洗嬰幼兒氣管內套管管壁的細菌菌落比較(±s,cfu/mL)

表1 兩組清洗嬰幼兒氣管內套管管壁的細菌菌落比較(±s,cfu/mL)
注:P>0.05
組別 n 清洗后細菌菌落數 消毒后細菌菌落數 致病菌實驗組 20 1745.68±1986.67 1.19±4.65 未檢出對照組 20 1632.45±1710.68 2.57±5.18 未檢出
2.2 兩組清洗時間、目測合格率的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清洗時間、目測合格率的比較
研究結果顯示,清洗前、后及消毒后的細菌菌落數無明顯差異,均達到消毒水平,均未檢出致病菌(P>0.05);實驗組護理人員清洗嬰幼兒氣管內套管的耗時明顯優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目測有無肉眼可見的痰液、血痂等分泌物,對照組有4例未清潔干凈,發現套管內壁上附著有痰痂,目測為Ⅰ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采用自制簡易嬰幼兒氣管內套管清潔具進行氣管內套管的清潔,清潔效果理想、耗時短且費用低,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
氣管切開削弱了咳嗽反射和粘膜纖毛運動,破壞了呼吸道正常的粘膜屏障,細菌容易進入支氣管發生肺部感染[5],而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分泌物被患兒誤吸所致,有文獻報道0.01 mL的口咽分泌物中含有106~108細菌[6],因此采用一種科學有效的清潔工具是預防嬰幼兒氣管切開術后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護理措施及關鍵。
我科采用自制清洗具后,既節省了清洗內套管耗費的水電、棉簽等材料,又降低了人力成本,還節省了護理人員的時間,充分體現了優質護理中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病人的護理宗旨。同時,清洗具制作簡單,可就地取材,并且頭皮針軟管的韌度適中,能讓清洗具更容易在彎曲狹小的內套管中自由穿梭,加上3 M膠帶的纏繞讓清洗具與氣管內套管管壁更好契合,更加便于痰痂等分泌物的清潔。本次研究的患兒僅40例,屬于小樣本的實驗研究,由于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導致本次研究所選的樣本量不大,但是自制嬰幼兒氣管內套管清洗具已在臨床護理工作產生實效。通過開展該項研究,希望能進一步提高嬰幼兒氣管切開患兒的護理,并為嬰幼兒氣管內套管的清洗工作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1] 許妮娜,高壓蒸汽消毒金屬內套管間隔更換時間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22):2071-2072.
[2] 李小寒,尙少美.基礎護理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2012,8.
[3] 許妮娜.高壓蒸汽消毒金屬內套管間隔更換時間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22):2071-2072.
[4] 何 倩,王 靜,朱 玉.高額大額住院費用相關因素及其統計分析方法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院統計,2010,1(3):253-257.
[5] 蓬 勃.氣管切開患者氣道細菌培養及消毒方法相關因素的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8,14(14):1544-1546.
[6] 朱蘭蘭.氣管切開術后繼發性出血的原因及護理對策[J].北方醫學,2011,36(3):178-179.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37
B
ISSN.2095-8803.2017.07.176.02
本研究為貴州省貴陽市科技計劃項目,筑科合同[20141001]5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