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海燕
心理護理對附件炎患者干預效果的影響探討
古海燕
(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婦科,江西 贛州 341000)
目的 探索心理護理用于附件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在婦科門診及住院部收治的附件炎患者中隨機選出82例作為研究對象,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規治療,根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將患者分入到觀察組和對照組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治療效果、護理滿意度等指標值。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100%高于對照組的87.80%,且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7.56%高于對照組的80.4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7 d時的焦慮評分(SAS)、抑郁評分(SDS)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理護理在附件炎患者臨床護理服務中的應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值得推廣應用。
心理護理;附件炎;SAS;SDS;護理滿意度
附件炎指的女性輸卵管、卵巢炎癥疾病,在宮內放置節育器、反復流產、不注重經期衛生等是導致附件炎的主要原因[1],根據炎癥程度的不同患者會表現出不同的臨床癥狀,主要為白帶增多、下腹痛、發熱等[2],嚴重情況下可能出現輸卵管閉鎖現象,而且附件炎容易反復發作,給患者的生活質量帶來較大影響,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3-4]。因此,在附件炎患者的臨床護理干預中,必須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本研究對41例附件炎患者采用心理護理,有效提高了治療效果,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狀況,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在本院婦科門診及住院部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間收治的附件炎患者中選出82例作為研究對象,全部患者均在本院接受常規治療(物理療效、抗生素治療等),根據護理方法的差異進行分組,對照組患者41例,年齡24~45歲,平均(34.8±3.5)歲,病程為6個月~3年,平均(1.87±0.34)年,病情嚴重程度分級上:輕度17例,中度16例,重度8例。觀察組中患者41例,年齡23~48歲,平均(35.6±3.8)歲,病程為4個月~3.4年,平均(1.95±0.32)年,病情嚴重程度分級上:輕度15例,中度19例,重度7例。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也即病情觀察、健康宣教、衛生指導、飲食干預、用藥指導等。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具體措施為:(1)增強患者的自信心。護理人員在了解患者的認知水平和心理障礙后,就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治療方法等進行系統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解釋為什么會反復發作,叮囑患者遵醫囑服藥、接受物理治療等,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個人衛生等,規避誘因,那么就可以有效降低復發率,提高生活質量,增強患者的自信心。(2)情志護理。心理因素對病情的康復具有重要影響性,不良情緒會影響到機體的免疫力,而積極的情緒則有助于病情的康復[5]。對此,護理人員在護理服務中尊重患者的壓抑、緊張等心理,詳細說明配合治療的積極意義,告知患者保持積極的心態對于促進康復的積極意義,同時還可以邀請正在接受治療、心態積極的患者現身說法,向患者傳授保持積極樂觀心態的方法,鼓勵患者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治療。對于過度緊張、焦躁的情緒,請家屬親友等提供精神上的支持,以親情化關懷來減輕不良情緒。還可以采取轉移注意力等方式來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例如:以音樂療法、聊天、社交活動等來轉移患者的注意力。(3)開展集體活動。將患者集合在一起開展集體活動,既可以是簡單的朋友交流活動,也可以是文化娛樂活動,如:跳舞、唱歌、下棋等活動,調節患者的情緒,保持樂觀的心態。(4)個體化的健康咨詢活動。讓患者通過微信、QQ、電子郵箱等方式向醫護人員詢問相關問題,保護好患者的隱私,及時解答患者的疑慮,幫助患者減輕心理負擔。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于護理前、護理7 d后采用SAS、SDS量表進行抑郁、焦慮程度的評估,得分越高表明焦慮、抑郁程度越高)、護理滿意度和治療效果(治愈:患者的白帶異常等癥狀完全消失,且B超檢查顯示附件正常。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明顯緩解,經B超檢查顯示附件的增粗程度減輕,炎癥反應減輕。無效:不符合上述標準者)。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中的計數數據/計量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患者為87.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
2.2 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對比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護理7 d時,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比對照組患者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對比(x±s)
2.3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7.56%比對照組80.49%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
附件炎是病原菌侵入到生殖器官后引起的輸卵管、卵巢感染疾病,其可以分成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附件炎的癥狀明顯,主要表現為發熱、寒戰、下腹痛等[6],而慢性附件炎患者則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小腹墜脹感、白帶增多等癥狀。附件炎的病因較為復雜,個人因素、環境因素、家庭因素等均可能導致疾病的發作,而且附件炎容易反復發作,給患者的生活質量帶來重大影響,進而又影響到患者的心理,患者因病情的反復發作而容易出現沒有自信心、煩躁、自卑、失落等心理障礙,心理障礙又會反應到軀體上,影響到病情的康復[7]。
心理護理是從患者的心理角度出發,結合患者的心理問題采取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措施,幫助患者紓解不良情緒,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接受治療和護理操作[8]。在本研究中,對觀察組患者采用心理護理,通過增強患者的自信心、情志干預、集體活動等使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更低,且治療總有效率和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指出心理護理的應用有助于促進患者的康復。
綜上所述,附件炎患者采用心理護理有助于保持積極的心態,減輕不良情緒,早日康復,值得在臨床護理服務中滲透、推廣應用。
[1] 李艷華,張春華.附件炎患者的心理護理效果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6,3(6):194-195.
[2] 曹瑞芳,廖艷丹,韓慶,等.盆腔炎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比較及其影響因素[J].山東醫藥,2013,53(1):49-50.
[3] 董亞葉,房佩娣,樓萍靜,等.子宮肌瘤術后預防感染的心理干預作用探討[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11):2813-2815.
[4] 譚鳳健,陳秀娟,莫積銘,等.反復發作念珠菌外陰陰道炎給予心理和信息支持的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7): 652-653.
[5] 齊歆,司景革,黃竹,等.護士主導的電話隨訪對陰道炎患者自我效能與疾病復發的影響[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2016,10(5):611-613.
[6] 秦淑蓮,汪小豐.心理護理與健康護理在真菌性陰道炎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探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15):260-261.
[7] 葛銘.380例健康體檢婦女的婦科疾病分析[J].當代醫學, 2013,19(32):162-162.
[8] 周麗華.婦科門診患者的心理特點分析及個體化心理護理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5,28(26):147-14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2.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