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冬梅,陳 偉
銀離子抗菌敷料在壓瘡感染性傷口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歐陽冬梅,陳 偉
(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江西 贛州 341000)
目的 研究分析銀離子抗菌敷料在壓瘡感染性傷口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回顧壓瘡感染性傷口患者94例資料,并根據方法分組,各47例。聚維酮碘組采用傳統清創處理和聚維酮碘紗布敷料治療;銀離子組采用銀離子抗菌敷料。比較兩組患者壓瘡感染性傷口治療效果;感染控制時間、清創時間、愈合指數、平均換藥次數;治療前和治療后患者生存質量、疼痛評分的差異。結果 銀離子組患者壓瘡感染性傷口治療效果顯著比聚維酮碘組高(P<0.05);銀離子組感染控制時間、清創時間、愈合指數、平均換藥次數顯著比聚維酮碘組好(P<0.05);銀離子組治療前和聚維酮碘組在生存質量、疼痛評分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銀離子組患者治療后生存質量、疼痛評分方面均優于聚維酮碘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銀離子抗菌敷料在壓瘡感染性傷口中的應用效果確切,可有效縮短感染控制時間、清創時間,減少換藥次數,改善愈合指數,減輕患者疼痛感,提升患者生存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銀離子抗菌敷料;壓瘡感染性傷口;聚維酮碘;應用效果;疼痛
壓瘡是老年人、長期臥床患者、重病患者、脊髓損傷等患者的常見多發疾病。壓瘡致使患者皮膚完整性受損,導致皮膚的生理屏障功能大大減弱,容易加速致病菌的生長和繁殖,并導致皮膚軟組織出現感染和壞死等不良現象。有研究顯示,嚴重的壓瘡患者如Ⅲ期和Ⅳ期患者,容易出現全身炎癥反應,若處理不及時,常可因并發膿毒性休克而死亡。因此,對于壓瘡感染性傷口的治療需及時,以控制感染進一步發展,加速傷口愈合。本研究就銀離子抗菌敷料在壓瘡感染性傷口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回顧本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期間壓瘡感染性傷口患者94例資料并根據方法分組。所有納入的患者均符合壓瘡感染性傷口診斷標準。聚維酮碘組壓瘡感染性傷口患者47例,男29例,女18例,年齡33~75歲,平均年齡(60.73±12.12)歲。體質量42~82 kg,平均體質量平均(58.35±1.88)kg。銀離子組壓瘡感染性傷口患者47例,男30例,女17例,年齡34~75歲,平均年齡(60.91±12.56)歲。體質量41~82 kg,平均體質量(58.26±1.27)kg。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所有患者給予清創、定期協助患者進行翻身、給予皮膚保護,強化營養攝入和支持,并給予局部減壓等常規治療。
聚維酮碘組采用傳統清創處理和聚維酮碘紗布敷料治療,根據患者壓瘡面積進行敷料裁剪,以大于壓瘡2 cm左右為宜,在外層敷料被滲濕2/3時需更換敷料。
銀離子組采用銀離子抗菌敷料。根據患者壓瘡面積進行敷料裁剪,以大于壓瘡2 cm左右為宜,在外層敷料被滲濕2/3時需更換敷料。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壓瘡感染性傷口治療效果;感染控制時間、清創時間、愈合指數、平均換藥次數;治療前和治療后患者生存質量(SF-36量表)、疼痛評分的差異。愈合指數采用PUSH壓瘡愈合積分表進行評估,總分0~17分,分數越高,癥狀越嚴重[1]。顯效:瘡面完全長出新鮮肉芽組織,干爽且結痂;有效:瘡面面積縮小>50%,有新鮮肉芽組織生長,對瘡面的覆蓋率>70%,分泌物有所減少;無效:未達到顯效和有效的標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2]。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壓瘡感染性傷口治療效果比較 銀離子組患者壓瘡感染性傷口治療效果顯著比聚維酮碘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壓瘡感染性傷口治療效果比較
2.2 感染控制時間、清創時間、愈合指數、平均換藥次數比較 銀離子組感染控制時間、清創時間、愈合指數、平均換藥次數顯著比聚維酮碘組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感染控制時間、清創時間、愈合指數、平均換藥次數比較(x±s)
2.3 治療前后患者生存質量、疼痛評分比較 銀離子組治療前和聚維酮碘組在生存質量、疼痛評分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銀離子組患者治療后生存質量、疼痛評分方面均優于聚維酮碘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患者生存質量、疼痛評分比較(x±s,分)
壓瘡的出現和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迫,阻斷血液循環,引發組織缺血缺氧壞死相關,在身體受壓部位發生率高,如足跟部、髖部以及骶尾部。壓瘡感染性傷口出現后,因皮膚有大量細菌生長,可在傷口大量繁殖而引發炎癥反應[3-4]。
目前,對于壓瘡感染性傷口的治療首要步驟在于清創,以去除炎癥物質,并對傷口膿液進行及時引流,以減輕炎癥反應。但在保守清創處理后,仍存在部分壞死組織,需給予進一步治療[5-6]。
銀離子是廣譜抗菌劑之一,其抗菌的主要機制在于對細菌DNA復制進行阻斷,破壞細菌正常生化代謝過程。有研究顯示,銀離子對銅綠假單胞菌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抑菌作用良好,可有效殺滅創面的致病菌,控制創面感染,預防創面組織壞死。銀離子抗菌敷料是高效抗菌劑銀離子和愛康膚銀纖維組成的敷料,吸收作用良好,敷料具有非常小的腔隙,可對滲液進行快速吸收,在吸收之后其可形成凝膠,并將滲液鎖定,避免滲液進一步擴散而加重病情,敷料可緊密接觸創面,可減少死腔形成,并在傷口基底面附著,有利于清除壞死組織,并為傷口愈合創造濕性環境,有利于上皮修復和傷口愈合速度的加快。除此之外,銀離子抗菌敷料還可封閉細菌,形成抗菌性屏障,有效控制局部感染。銀離子抗菌敷料無需每天換藥,其在傷口處可持續7天有效釋放銀離子,可減少換藥次數,減輕工作人員負擔[7-8]。
本研究中,聚維酮碘組采用傳統清創處理和聚維酮碘紗布敷料治療;銀離子組采用銀離子抗菌敷料。結果顯示,銀離子組患者壓瘡感染性傷口治療效果顯著比聚維酮碘組高(P<0.05);銀離子組感染控制時間、清創時間、愈合指數、平均換藥次數顯著比聚維酮碘組好(P<0.05);銀離子組治療前和聚維酮碘組在生存質量、疼痛評分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銀離子組患者治療后生存質量、疼痛評分方面均優于聚維酮碘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銀離子抗菌敷料在壓瘡感染性傷口中的應用效果確切,可有效縮短感染控制時間、清創時間,減少換藥次數,改善愈合指數,減輕患者疼痛感,提升患者生存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1] 徐云俠.銀離子抗菌敷料在感染性壓瘡護理中的應用[J].安徽醫學,2011,32(7):1010-1012.
[2] 劉萬霞.銀離子抗菌敷料在感染性壓瘡護理中的應用[J].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5,24(6):21-22.
[3] 吳玉琴,盧姝姝,金磊磊,等.銀離子抗菌敷料在壓瘡感染性傷口中的應用與效果觀察[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 (9):2079-2081.
[4] 史迅,崔正軍,楊高遠,等.銀離子抗菌凝膠用于Ⅱ度燒傷創面的療效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14,23(13):1045-1048.
[5] 施冰芳,周玲麗,鄭漫艷,等.銀離子抗菌敷料治療PICC置管穿刺點感染的療效[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7):528-529.
[6] 馬春霞.活性銀離子抗菌液應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護理[J].護理學雜志,2014,29(9):43-44.
[7] 唐瓊芳,戴薇薇,田含章,等.171例創傷門診慢性傷口分泌物病原菌培養及耐藥性分析[J].當代醫學,2016,22(22):3-5.
[8] 沙玲,沈小芳.腦卒中失禁患者應用活性銀離子抗菌液的效果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9):790-79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