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艷華
【摘要】隨著網絡對人們生活的不斷滲透,新出現的網絡語言對現代漢語形成了巨大沖擊。因此,世界語言學界將現代漢語中新生成分的規范化提上了討論的議程。
【關鍵詞】漢語;新生語言;規范化
一、網絡語言及其使用現狀
語言是人們進行交流溝通的載體,是傳承社會文化的工具。人們在網絡平臺上進行交流時,為了提高輸入內容的速度,會將部分漢語與英語的詞匯改造,將文字、圖像和符號任意地連接與鑲嵌,從而產生適應網絡發展的網絡語言。從語言規范化表達的層面上來看,將漢語拼音文字、數字符號、英語混合應用于網絡語言中,容易產生一系列錯別字、怪字,由這些字詞組成的句子多為病句。然而,網絡語言卻作為網民尤其是青少年網民高度歡迎的正統語言被廣泛使用在網絡平臺上。網絡語言簡單、幽默的特點使其逐漸替代了傳統的現代漢語語言,成為青少年更新微博或進行網絡聊天的重要工具。網絡語言作為一種新潮的語言正逐步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傳播發展的越來越廣快。假若不加強網絡語言的規范性,將會使錯誤的表達潛移默化影響人們的日常語言表達和書面表達。
二、合理進行網絡語言的規范
1.加強網絡道德宣傳與教育
學校是加強網絡道德宣傳與教育的重要場所。學校要引導學生多閱讀經典書籍,對其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行培養,以增強學生書面語言的規范使用能力,對學生任意使用沒有經過國家語言文字相關部門認可的網絡語言進行積極的引導與糾正。將普通話的普及推廣、規范用語的使用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對學生進行教育。社會要通過引起學生的注意增強學生規范語言的使用,使得青少年學生熱愛漢字語言的書寫藝術,以達到現代漢語語言的規范化。網絡道德宣傳與教育,可以提高人們對于漢語規范性的認識,潛意識里規范自己的網絡語言。只有人們從意識上對這一文化現象進行重新認識,才能從根本上加強人們對于漢語言規范化使用的力度,使漢語言的規范性使用達到良好的成效。
2.深入研究網絡語言規范化
對于網絡語言的使用應持辯證的態度,對于網絡上的不規范的粗話要采取堅決反對的態度,但對于不會妨礙到社會進步與發展和現代漢語規范化的能夠表現出網民“個性”的網絡語言則只需對其進行引導,規范其使用方法。網絡語言是在網絡信息時代中發展而成的現代漢語言的變體。必須在了解和研究網絡語言的基礎上對其規律進行探究。在對網絡語言的引導過程中,必須保持嚴謹的態度,對網絡語言進行積極地引導監督,使其逐步向規范的語言靠攏。完全杜絕使用網絡語言是不切實際的,我們只能適當地限制網絡語言的使用,將網絡語言的使用控制在一定的使用范圍內,不要將這種語言的變體影響人們正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在可以使用網絡語言的范圍內,也要規范其使用方法,正確引導人們使用網絡語言進行交流。
3.大力開展漢字錄入軟件的研發
當前,網聊成為青少年進行交際的主要手段,而網絡中內容的輸入通常是通過漢語拼音的拼寫才能夠完成。為了對他人的信息進行更快速地回復,大多數人在漢字錄入的過程中僅追求音同,而不在意字詞是否正確。為此,有關部門必須對網絡文化加強監督管理,應用和改進信息監控系統對網絡上的不良語言進行引導。大力開展漢字錄入軟件的研發,更便捷地錄入軟件能夠提高漢字輸入的速度。對規范的字詞庫進行完善,消除具有迷惑性的不規范的網絡語言的輸入,通過錄入軟件的更新,使得現代漢語逐步規范化。開展漢字錄入軟件的研發,提高自動糾錯的水平,能夠使人們在輸入漢語拼音的時候,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漢字,也就避免過多地出現漢字錄入的錯誤,減少音對字不對現象的出現。
三、網絡語言對現代漢語言的影響
由于微軟操作系統在對智能全拼輸入法進行設計時,沒有根據網絡語言的使用頻率對字詞進行編排,甚至有些字詞缺失,因此網民為了節約時間,在進行漢字的輸入時就大量采用同音字對其進行代替,或者干脆將拼音文字、數學符號、英文字母混雜在一起,任意地連接、鑲嵌而產生新的“非主流”字詞。這樣不僅滿足了表現個性的心理需要,還使其獲得了創造新事物的滿足感,使得網絡逐漸盛行。網絡世界的虛擬性為向往自由的青少年營造了一個相當松泛的討論和傾訴的氛圍,再加上網絡語言具體生動、容易掌握使用,使得青少年群體爭相使用,完全忽視了該語言本來的意思。網絡語言的泛濫,使其幾乎完全背離現代漢語的語言規范,對現代漢語的規范性產生了極大的破壞。部分學生將“造字”作為一種風尚,認為使用發音形同的錯別字、字形相近的錯別字等是理所應當的,使用規范的現代漢語語言反而被認為是“過時”的行為。如果放任構詞不規范的網絡語言隨意泛濫,會造成人們在進行語言交流過程中的混亂,最終導致現代漢語規范的嚴重破壞。
四、總結
語言的規范性是一個語言學家備受關注的問題,尤其是漢語言作為一種具有悠久文化和文化內涵的語言,在發展過程中,經過幾千年的變更與完善,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與發展,在發展過程中,勢必會涌現出一些新的語言成分,我們必須采取辯證的態度,理性對待現代漢語中出現的新生語言成分,規范網絡語言,還網絡一個純凈的環境,加強語言的規范性,將新生語言成分看作是語言和社會發展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