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一些公司的實際案例,探討了設計創意與創新設計之間的關系,從而告訴人們在設計中創意和創意的重要性,只有在設計中注重創意和創新,并努力把其運用到具體實踐中,才能夠真正實現產品的革新,也才能推動我國企業的進步與發展。
【關鍵詞】設計創意;創新設計;企業競爭;未來發展
現如今,大街上隨處可見“中國制造”的標簽,小到一個瓶蓋,大到最新的中國制造的C919飛機,從這些中不難看出中國企業近些年來的成功。根據數據統計來看,設計在其中為企業帶來了不小的利潤。如果你希望成為優秀的設計師,不妨先參照下面所舉例的優秀公司的設計理念。盡管這些公司的經營理念與設計思路不盡相同,所設計的產品也不一樣,但一種不難發現他們都有其共同之處——設計別具匠心,獨樹一幟。
一、企業實例
1.阿迪達斯:用于創新,抓準機遇。重磅產品:ultral boost阿迪達斯boost的系列的橫空出世,徹底顛覆了沉寂已久的跑鞋市場,其特有的緩震科技和外觀造型,瞬間引爆了市場。其在市場上的反響這么強烈的原因就是在于對人體跑步時的形體擺動和各關節的發力點進行了細致入微的研究與調查,通過借用泡沫似得回彈來抵消跑步時消耗的能量。它對其重點的把握恰到好處,從而抓住了boost這個奇特的設計語言,衍生出了一系列boost的運動鞋分支。這也引發了其他運動品牌的強烈關注與爭相模仿,但是阿迪達斯牢牢抓住設計的精髓,采用創新的設計語言與理念,打破了原有對緩震中底的認識,從而獲得了成功。
2.蘋果公司:極簡美學、永遠領先一步。代表設計:iPhone蘋果公司的這款明星產品給人的第一印象無一例外是其驚艷而又完美的工業設計,其充分體現了喬布斯現代極簡主義的設計理念,整個設計精簡到極致。軟件與硬件的完美結合帶給我們了極致的操作體驗,這是iPhone能獨占鰲頭的秘密。雖然在喬布斯去世后庫克率領的蘋果公司在iPhone上的設計語言與在之前的產品有些不同,但依然憑借完美的設計在第一時間抓住了消費者的心,尤其是引領風氣之先的名人圈、時尚界、演藝界人士等,更是蘋果產品的首批購買者。蘋果產品的設計師艾維的工作只有一個——設計出完美的產品,不用考慮其成本因素。
3.三星集團:根據全球的需求而設計。代表設計:電子產品三星的產品幾乎在每個電子消費品都能見到,并且都有所建樹。回想以前,人們對三星的產品的看法就是工藝簡陋、制作粗糙,設計風格也過于單一和本土化。現如今,我們徹底顛覆了對其之前的看法。三星作為家族企業之所以能沖破地區性走向世界,并成長為世界級領導者,原因正是集團董事長李健熙的高瞻遠矚。
二、創新設計的要素
通過上述一些杰出的公司的案例我們可以得出,設計創意的關鍵在于思維創新。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其中的道理很簡單,大家都知道知識是有限的,但想象力確是無限的。擁有了豐富的想象力就可以描繪出世界上的一切,想象力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回到設計中也是如此,創意思考與思維創新是設計藝術最根本的動力,這兩點對于創新設計缺一不可。同時這兩點也是最有效的提升設計者的設計能力的有效方法。作為設計師在創作中,創意就好像是設計的魂,沒了它整個設計作品便會索然無味。創意通過邏輯性思維到形象思維的轉變,使復雜抽象的事物轉化成具體的可以實施的。在設計中創意能力和設計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各種新興技術蓬勃發展的今天,一味只是去做一個所謂工匠的工作是沒有出路的。過去的那些技術注定被淘汰。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更是打破了創意的禁錮,讓以前根本無法想象的事物變得唾手可得。
三、總結
因此在設計創作過程中,要牢牢抓住設計創意與思維創新。創新不僅可以在設計中進行運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啟迪。當某件事行不通,不妨換一種思維去思考去解決。在我們的設計中,我們要不斷地強調創新,加強創新,要不滿于現狀,并努力超越現狀。在創造屬于我們個人的設計風格的同時又要不斷進行創新,盡可能讓自己的思路進行多方位的擴展,思維進行多維度的交叉,努力讓自己的思維超越常態,達到思維與靈感相結合,這樣創作出的作品會是兼顧外在美感和內在意境的綜合體,是作品最完美的體現與表達。創意在當下已經逐漸地形成了產業化,中國的經濟有了巨大的發展,但是我國對創意和創新的認識還存在不足。中國有巨大的市場,必然需要比市場巨大創意創新做支持,只有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會發展。我堅信未來中國將不再滿足于“中國制造”,我們會把目標定格在“中國創造”上。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加大對創意人才的培養,雖然道路會充滿荊棘,但是我們只要不斷去追求、去探索,腳踏實地去對其進行深刻的鉆研與探尋,未來我們的國家會做出更好的設計。因此在設計中要力求合理的創新但不要盲目創作,既凸顯藝術氣息,又豐富設計的內容是我們設計者需要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日]原研哉著。朱鍔:《設計中的設計》,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2]康路:未來設計者_蘋果派[J]。商學院,2007。4
作者簡介:李洋(1991—)男,河南周口人,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碩士,專業:藝術設計,研究方向:視覺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