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小組合作、競爭方面結合教學實踐來闡述如何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優化閱讀教學。
關鍵詞:興趣;合作;閱讀;競爭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教師只有不斷更新觀念,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展現課堂魅力,才能優化課堂教學。筆者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通過激發興趣、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與競爭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效率,優化了課堂教學。現把自己的一些做法與大家一起互相交流、共同切磋。
一、課前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們教師要做到:課開始,興趣生;課進行,興趣濃;課結束,興趣存。課堂教學的有效導入可以瞬間吸引學生注意,讓學生產生直接的興趣,并帶著高漲的情緒進行課文閱讀。例如,在學習Go for it!(九年級)Unit 6 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這篇閱讀課時,我用簡單易懂的英語講述姚明的傳記來導入新課:Yao Ming was born on September 12,1980,in Shanghai,China.Yao Ming started playing basketball at an early age. He joined 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 at the age of 13... 學生對姚明充滿了好奇,立即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這時進行閱讀教學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巧用小組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要求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在課堂上互動交流,使教學生動化,讓學生在合作討論中提高閱讀能力,掌握閱讀技巧。在合作學習中,我首先根據我班學生的性別、性格、學習成績、學習能力和興趣愛好方面的差異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每組6人),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不同層次的前置作業或課堂活動,然后將準備好的閱讀任務分給每小組,學生須根據老師的要求,在組內分工合作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教師在活動中進行巡視指導。這樣,學困生得到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在完成學習任務中,體驗到自己的力量,優秀生通過幫助學困生,也提高了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然后,教師根據各小組的展示結果,采用多種評價激勵手段來鼓勵學生,培養學生的平等合作意識。例如,在學困生完成活動任務時,除了使用激勵性語言進行鼓勵、肯定外,對他們所在小組的加分、獎品都要及時兌現,即根據學生的特點(學困生、中層生、優秀生的任務及各小組的任務都是不同的),給出不同層次的獎勵和激勵措施(如:獎分、獎品等),如學困生完成任務后獎分可加6分,中層生4分,優秀生2分,他們所獲得的分數加入所在的小組。這樣,可以增強學困生的自信心,形成積極的英語合作學習態度,激發學習興趣,又能使中層生、優秀生不甘落后,形成你追我趕的競爭局面,讓優等生得到了發展,中等生得到了鍛煉,學困生得到了幫助和提高,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達到最好的學習效率。最后,根據各小組合作展示的獎分進行統計排名次,同時選出最積極發言、表現最好或正確率最高的小組或個人(如:學困生、中層生、優秀生)并對獲獎的小組和個人進行獎勵。
三、善于運用競爭
競爭永遠是一劑課堂興奮劑。形式多樣的競爭比賽是活躍課堂氣氛行之有效的方法。爭強好勝的心理驅使學生滿腔熱情地參加比賽活動,課堂氣氛空前高漲。我在九年級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最常用PK方式。每單元的閱讀課文,我都要求學生分組準備,然后進行PK,有朗讀PK,有歸納文段大意和復述PK,還有圍繞3A和Reading設置學生個人的“鈔票”的PK等等,這樣,參與面更廣,競爭更激烈,獲勝人數更多,學生又能賽出基礎,賽出能力,又使學生越賽越有興致。最后根據比賽結果排出名次,進行獎勵。運用這種競賽,能使小組形成一股凝聚力、向心力,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和集體主義意識,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使他們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
實踐證明,我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實踐活動的做法符合名家教育理論,是一種切實可行的閱讀教學方法,能切實提高教學效果,深受學生的歡迎和喜愛。
參考文獻:
高翠萍.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落實學生主體地位[J].新課程(中旬),2013(2).
基金項目:2016年廣東省教育發展專項基金——“強師工程”方向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計劃資助項目。
注:本文為2016年廣東省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計劃項目課題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鄧秀紅,女,英語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