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摘 要: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成就教育的重要因素。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應該從教師做起,尊敬學生,熱愛學生,善待每一個學生。只有教師熱愛學生,學生才會熱愛教師;教師理解學生,師生才會產生共鳴;只有師生關系和諧,教育教學才能進入最佳境界。
關鍵詞:尊重學生;建立同理心;鼓勵
在我國,不同時期對師生關系的解讀是有所不同的。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認為老師亦是朋友。荀子說:“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認為學生高于老師。20世紀七十年代,恢復體罰,又過于強調了老師的主導作用。
現在的師生關系應該是什么樣的呢?不能以老師為中心,也不該以學生為中心。真正的師生關系應該是一個充滿和諧、民主、平等氣氛的關系。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呢?下面是我的幾點淺見,與大家分享。
一、尊重是處理好師生關系的前提
尊重不是尊重少數學生,而應該尊重每一個學生。很多時候,由于考試機制的影響,老師往往會偏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造成成績好的學生“唯我獨尊”的想法,導致大多數學生產生失落情緒,對成績好的學生產生疏離感,對學習產生厭煩,對老師產生反感。
作為一名老師,我們不應該對任何一個學生有親疏區別,不該戴著有色眼鏡看人,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我們應該看到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不偏不向,公平平等地給予每個學生表現優點的機會,這才是尊重學生,也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
尊重不等于認同,不等于不得罪。學生來學校是為了接受教育,塑造高尚人格,改掉身上的壞毛病,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所以老師不能因為“尊重”就放任學生,為了不讓師生之間產生矛盾,就不“得罪”學生。
學生有自己的是非觀,在學生心里,一味附和學生、放任學生的老師,是不負責任的老師;反而,嚴格的老師,只要發自真心、在愛的基礎上的任何批評教育,學生都會理解和感激,這樣的老師才是值得尊重的。
二、同理心的建立是拉近師生關系的有利條件
我認為,同理心就是能站在對方的立場理解對方,能深入地了解導致某種情況發生的因素,能把這種為對方設身處地的關心讓對方知道。
沒有同理心的老師,不能真正讓學生接納,遇到問題只是唯結果論,要么各打五十大板,要么先入為主,無法給學生提出有益的批評和建議,不能做出正確的引導和糾正。學生會覺得老師不理解自己,進而覺得不關心自己,導致對老師的信任度降低,不再愿意和老師敞開心扉。而能擁有同理心的老師,會設身處地地站在對方角度看問題,深挖根源,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對癥下藥,才能藥到病除。
但是,我們很多時候會把同理心誤認為是同情心、憐憫心,其實并不是。同情和憐憫會讓我們不自覺地站在制高點上,用一種居高臨下的姿勢表示“我有資格”。這樣不僅不會對師生關系產生好的影響,反而會增加學生的自卑心、自憐心,對溝通有害無益。
三、鼓勵與批評的把握是改善師生關系的重要因素
有的學校、老師對學生好壞衡量標準的單一,導致很多學習不好的學生產生了自我否定的情緒,從而產生自卑心理,最終導致與教師、同學之間的對立,逆反心理加重,不利于師生關系的培養。
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好好利用“鼓勵”,多鼓勵、多表揚,發掘學生的閃光點,對因為學習成績差而已經產生自卑心理的學生應該放大他的優點,使其建立起自信心,進而對學習產生興趣。
一味的批評又會使學生自卑,而一味的鼓勵、表揚又會使學生自負、自傲。所以,批評與表揚相結合,才是真正的教育之道。這樣,鼓勵和批評的拿捏就很重要,在公眾面前的批評其實對學生的傷害很大。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有這種情緒,就是過于看重自己,認為每一句別人對自己當眾的評價都會被別人在意,會被記住,雖然別人事后未必記得,但當事人卻會覺得所有人都跟自己一樣在意。
因此,老師有些過于嚴厲的當眾批評,就很容易導致學生有心理陰影,感覺自己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有的甚至會記恨老師;而當眾表揚容易讓學生建立起自信,更容易對老師產生好感。
四、良好的班級環境是培養師生關系的沃土
每個學生和老師,一天中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的,所以一個好的班級環境,對學生性格的養成是至關重要的。
一個有愛、正氣的班級環境,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會因為學習成績好就覺得高人一等,也不會因為成績差而被人嘲笑,真正值得尊重的人是能夠幫助別人的人,自私是可恥的,是對社會無用的。只有這樣的班級風氣,才能讓每一個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同學關系、師生關系才會和諧。
五、教師的德才是學生尊敬老師的源泉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么人,自己就應當是什么人。”是的,要想學生成為一個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人,那自己首先就要學會尊重學生,尊重教師這個職業。
愛因斯坦也曾說過,使學生對教師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師的德與才。一個傲慢的老師,很難培養出一個謙卑的學生;一個撒謊的老師,也很難培養出一個誠信的學生。要學生做到的事,老師首先做到;要學生學的知識,老師首先學會;要學生守的規則,老師首先遵守……這才是新型師生關系建立起來的基礎和源泉。
要想贏得學生的尊重,就要有值得學生欽佩和崇拜的資本,提高師德修養,以德為師,以身示范,這才是一名老師應有的素養。
總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成就教育的重要因素。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應該從老師做起,尊敬學生,熱愛學生,善待每一個學生。只有熱愛學生,學生才會熱愛老師;老師理解學生,師生才會產生共鳴;只有師生關系和諧,教育教學才能進入最佳境界。
有時,老師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表情,都可能給學生造成深刻的影響,或正面、或負面。所以,以上的幾點不是處理好師生關系的全部,師生關系的處理是多元的,今后還應不斷實踐和總結,以期取得更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