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兆忠
摘 要:生活情境教學法可以幫助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多樣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情,通過這種方式,老師能夠更好地將要講授的內容通過情境法來展示,以形象的、生動的、具體的情境來引起學生的態度體驗,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教材,還能使學生的學習方法得到有效的發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問題進行詳細的探究,在課堂上通過適當的方法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使學生主觀上愿意學、想學。通過情境進行教學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幫助學生發現其內在潛力,開發學生的智力、想象力、創新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情境法;教學;分析
為了充分利用教學場景,讓學生開展有效的學習,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些場景的特點,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數學來源于生活實際,它是對現實生活里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抽象,是超越生活實際的概括;現實生活里有許多數學現象或數學內容,它是數學在生活里的原始模型,是形成數學的背景資料。教學中的許多問題在生活中都可以得到有效的運用,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問題,發現問題,從而使學生了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就數學情境教學提幾點對策,希望有所幫助。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應經常整理日常生活中所出現的各類數學問題,并恰當地運用在課堂情境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對所學的數學知識有熟悉感,引起學生興趣,再講解數學知識,引導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中的難題,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潛能,使學生加深對所學數學知識的印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生活實際與數學理論知識的結合教學,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例如,學習“統計”這一數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創設一個商店里買東西的生活情境,教師將不同的商品擺放在講臺,讓學生扮演商店老板和買東西的顧客,商店有紅、黃、綠三種顏色的筆各五支,顧客會買三只相同顏色的筆概率多大?如果每支筆兩塊錢,買三支筆要多少錢?扮演老板的學生應學會計算他所賣出的商品與收回的錢是否對等;而顧客的扮演者應該根據所買商品的單價和數量計算出應支付的總價。生活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加深了對統計基礎知識的初步了解,并且學會了怎樣在生活中運用數學。
二、將實物運用于情境教學
將實物運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是情境教學中一種有效的辦法,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同時學生有了參照物,對課堂所學知識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教學圓錐的面積與體積的計算方式時,由于小學生對圓錐的認知不深,空間想象存在一定的困難,就難以理解正確的計算公式,但如果教師將圓錐體帶入課堂,在課堂上將圓錐體打開,我們就能發現,它實質是一個扇形,所以面積直接運用扇形計算公式即可。通過展示實物的教學方式,學生就能夠對知識有更清晰的理解,同時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三、聯系實際生活創設問題情境
創設問題情境作為一種能有效促進教學活動和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教學方式,受到了教育理論者和一線教師的普遍關注和認同。愛玩游戲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我們可以帶著學生在玩樂中認識事物,吸取數學知識和經驗,并應用于實際生活。比如,在教學“元、角、分的認識”時,我們可以假設,小朋友幫媽媽做家務,媽媽會獎勵,比如掃地五角錢,倒垃圾兩毛五分錢,洗碗摘菜一塊錢,一周小紅幫媽媽掃地三次,倒垃圾五次,洗碗摘菜共四次,可以獎勵多少錢?在游戲中使學生加深對人民幣的認知,體驗成功的快樂。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尤其是學習素材的選取與呈現以及活動的安排都應該充分考慮到趣味性和學生的生活背景,盡可能為學生創設一些具體、有趣并富有一定啟發性的問題情境游戲,讓學生感悟到學習是一件有樂趣的事情。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比如,有一天,小明不小心把小芳的作業本帶回了家,而小芳急著要用,那么小芳怎樣才能拿到自己的作業本?學生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形成了三種方案:小明送到小芳家;小芳到小明家拿;兩人電話約定沿同一條路相向而行,小明送,小芳接。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和學生一起探索學習的奧秘,學習知識。
情境教學對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學生的思維狀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情境教學的方式,發散學生的思維,在生活情境中學習更有利于學生解決實際的問題,學生通過觀察、思考等方式引入新的教學理念,教材中的很多例子都是來源于生活,讓學生從情境中感受到學習的氛圍與樂趣。
參考文獻:
[1]趙明.淺析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
[2]孫萍萍.如何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中外企業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