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鳳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4-0050-02
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對象是小學生,由于小學生特定的思維能力發展水平,小學語文教學有它的獨特之處。在教學中盡量設法引起小學生對語言文字及其所表達的內容的興趣,恰如其分地利用孩子們的情感,才能夠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創建和諧愉悅的教學情境
1.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師生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心理障礙,教師唯我獨尊,高高在上,對完不成任務的或沒有按自己意圖辦事的學生便進行體罰或變相體罰,這樣使學生心靈得不到安慰,心理緊張,從而使厭學情緒嚴重,這種教師只是管教、學生只是被管教的局面打不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發揮不出來。因此,教師應當樹立師生平等的教學理念,有了這種理念,我們就應在教學中放下架子,與學生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學習、教學相長,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融洽師生間的感情,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自已的主體地位,從而努力發揮其主體性,提高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2.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是新課改的內在要求,這就要求師生之間的教與學應當是一種活潑與愉悅的過程。當我們采用新穎有趣、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在整堂課始終保持興奮的狀態,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發他們更高水平的求知欲,在不可以不斷地引起學生的探究活動,鍛煉他們提出、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3.鼓勵學生有自己的見解。很多語文問題具有開放性,有著多種解決方案。在創設情境過程中,教師應努力開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對有獨到見解的學生多給予鼓勵與肯定,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尊重學生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活動方式,形成學生自我組織和相互啟發,互相促進的多向交流關系,通過創造活動,使學生勇于探索,敢于標新立異,從而讓學生不斷去拓寬思路,開創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去獲得創新成果。
二、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
課堂要以學為主,教師的“教”只是引導學生怎樣去“學”?!皩W”的能力很重要,在每節課時,每位老師都要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而培養這種能力,關鍵是引導他們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在課堂上給學生提出問題的時間,在所學層次上去發現問題。怎樣去解答心中的疑惑呢?讓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行歸納,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1)查找資料;(2)向別人請教;(3)聯系上下文,這是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并在制定過程中告訴學生3種自學方法。接著,學生按方案討論、交流,教師進一步疏導、啟發。這一做法因為教師應在體現學生主體性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看法而不盲目,他們的點滴收獲并將一定的學習方法悄悄地引入心中,做到主體與主導的有機統一。
三、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那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來說,無疑是很有幫助的,而多媒體課件,就能達到這一點。
利用多媒體來上課,學生們出于對多媒體的好奇,熱情本來就比常規課堂高出很多。可以說話,也可以展示出美麗的圖畫,很能調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再枯燥呆板,而是妙趣橫生,學生的興趣也很快被激發起來,產生學習的欲望,進而達到學習的目的,同時提高了教學效率。
四、加強朗讀訓練,從朗讀中學知識
語文這門學科不像其它科目,它必須立足于教材,每一篇文章涵蓋的知識面很廣,可開挖的資源很多,所以朗讀非常重要。古人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比绻麑W生連課文都讀不通,怎么能理解課文里面的內容呢?通過朗讀課文,可以發現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能迅速找出字義,理解課文大意。從朗讀中受到課文內容感染,獲得知識??梢哉n前范讀,等學生理解課文后再讓他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終使學生明白很多道理。同時,朗讀課文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保持學生的精神面貌。
五、讓學生在課堂上善于“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是一種傳授知識的過程,更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課堂上,我們應該引導他們去體驗,去探索,去感悟,去盡情地展示自己!指導學生自己通過課外書、網絡等多種途徑搜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資料,讓他們有成就感,這樣,無論是在課內還是課外,他們都表現得十分積極,而且極大的豐富了知識的儲備量。孩子的創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所以我們要多聽聽他們的想法,讓他們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這樣既有利于孩子們的發展也對教學效率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六、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思路清晰
初上講臺的老師,往往抓不住重點和難點,胡子眉毛一把抓,平均使用筆墨,一課上下來,什么都講了,學生什么也沒聽懂,這就需要老師先要讀懂課本,把握住課文的重點和難點,還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確定哪些話詳講,哪些話略講,學生會提出什么樣的問題,有時還要抓住重點語段引導學生去探究,師生共同解決疑難,力求重點突出,難點突破,當然講課時思路要清晰,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榔頭。因此,教師在講課前一定要制訂一份思路清晰的教案,這樣才能講好一節語文課。
七、提問要有針對性,面向全體學生
教師應該善于從文中找出一些關鍵性的語句讓學生分析理解,逐步引入主題,把大問題分成若干個小問題讓學生去探究,我們提出的問題就能讓學生通過思考和討論后作出正確的回答。所以我們提問要有針對性,不能過大、偏難。同時,提問時不要只面向幾個尖子生,總讓他們回答問題,甚至只對他們提問題,避免出現兩極分化。我們在提問時,要面向全體學生,盡量讓那些從未回答問題又想回答問題的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還要提出一些較簡單的問題讓學困生回答,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有一種成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