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玲
摘 要 注重興趣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心裁的比喻和推理,巧妙的計算方法等。誘發學生強調它在數學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因為興趣是推動求知的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好任何一門學科的內在動力。
關鍵詞 數學 興趣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4-0102-02
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本身的興趣,是推動學生努力學習的內部動力,它可以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極大的熱情,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研究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對提高學生素質的自身教學質量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情感教育喚起學生學習興趣
1.建立和諧師生情感。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成功的教學藝術首先在于用真情感動學生。對學生沒有執著的愛,學生就不會尊敬老師,對老師所教學科不感興趣,學習效果就不好。反之,當教師對學生真誠相愛,處處關心,建立和諧的師生感情,做到言傳身教,可使學生從內心敬仰老師,對老師產生好感和信賴,對學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是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基本保證。
2.加強學習目的教育,利用“需要”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需要不斷地,反復地用生動事例明數學重要性,使學生逐步體會到“數學是自然科學之母”,“數學是鍛煉思維的體操,它能使人頭腦聰明,思維敏捷”。以先進科學和技術為基礎的現代化建設事業需要具有一定的數學知識、能力和素養的人才去高質高效地完成。讓學生認識到學好數學即是發展的需要,又是現實的需要。
3.榜樣效應,增強信心。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學中,可適時介紹數學的發展歷史,有關數學家的光輝事跡,以及中國中學生在世界數學大賽中的輝煌成就,使學生充滿對數學的無限希望,同時又用班級中刻苦學習,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作榜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激發他們的榮譽感和進取心,這樣可使他們樹立遠大理想,激勵他們為現實理想而發奮學習。
二、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用生動語言描述情境。教師作為教學化身,教學語言要通俗易懂、生動活潑、直觀形象,但又要合關教學語言要求,準確無誤,不聊廢話,充分展現教學的精、嚴、美;語調要仰揚頓挫,具有節奏感、音樂性、可促使人愉悅,人靜善思語言具有啟發性,絲絲入扣,娓娓動聽,以激發學生思維。教師生動的語言,可渲染課堂氣氛,把學生設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激發他們對知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用設置問題的方式置情境。教師應深入分析教材,從問題入手,設置懸念,引導驚訝,誘導學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例如,數學"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確定一個圓"時,可先畫一個破輪示意圖,教師提出問題:這是一個破輪子,某自理廠要為客戶加工一個同樣大小的新輪,怎樣才能"破境重圓"呢?當老師告訴學生只需在破圓輪上確定三個點就能加工一個同樣大小的新輪時,學生感到十分驚訝,此時教師順勢導入新課,如此獨特、優美引人,大大激發了學生求知欲望。
三、操作探索,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親自參與掌握知識的愉悅感情,乃是喚起青少年特有對知識興趣的重要條件。針對初中學生好動特點,用直觀操作數學,可誘導學生變枯燥抽象的教學原理學習為生動活潑的知識探索,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變“苦學”為“樂學”。
四、變式訓練,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變式訓練是變更概念中非本質特征,變換問題中的條件或結論:轉換問題形式或內容:配置實際應用的各種情境,使概念或問題的本質不變,簡而言之,就是在變化中求不變,萬變不離其宗。變式可采取“背景復雜化”“結論發散”“條件變化”等方式。變式教學擺脫了“教師師范例題,學生模仿例題”的模式,給開放式教學提供了條件。在變式教學中,可放手讓學生自由地去想象,去琢磨,能較好地增強學生學習興趣,這對鍛煉學生的思維是有重要作用的,并為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造了條件。在數學變式訓練中,可以通過一題多解發散思維的形式,訓練思維的靈活性、激發創新精神,并從“多”中選“優”,比較鑒別,找出最佳解法,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滲透和訓練教學思想方法是培養興趣的根本途徑。數學思想方法是聯系教學中各類知識的紐帶,雖說數學中的具體知識很多,但數學思想方法則是數學中的精華,學生一旦掌握數學思想方法,將終生受益。例如用整體思想去研究部分剪裁內容的變化和聯系,是學習數學的科學方法;用整體思想去掌握知識結構,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增強學習信心,使知識學得扎實牢固,富有系統性;用整體思想尋找解題方法,可以避免繁瑣的運算。教學中若能把握時機,運用得當,可以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